APP下载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素瘤一例

2015-11-07冯育洁王安利李月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黑素瘤鼻翼异形

冯育洁 王安利 李月梅

·病例报告·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素瘤一例

冯育洁 王安利 李月梅

患者男,68岁,右鼻翼皮损2年,于2014年9月22日就诊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患者2年前发现其右侧鼻翼部位皮肤米粒大小浅红色丘疹,之后缓慢增大,1年半前发现丘疹边缘出现黑褐色色素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无破溃、出血,未予重视。近半年来,皮损迅速生长,色素斑明显扩大。否认局部外伤史,无外用药物史及无放射线接触史,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鼻翼1.1 cm×1.6 cm黑色斑片,形状不规则,色素不均匀,边缘欠整齐;中央偏下可见一0.6 cm×0.8 cm红色肿物,表面粗糙不平,可见多数扩张毛细血管,无破溃、出血,皮肤温度正常,无压痛(图1)。初诊为恶性黑素瘤。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肿瘤标记物均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轻度角化过度,表皮增生,基底层可见异形黑素细胞,细胞大小不一,部分细胞核深染,形状不规则,呈多角状,胞质透明;真皮浅层有一窄无浸润带,其下至真皮下层可见一瘤体,由梭形瘤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呈席纹状,瘤细胞多呈轻至中度异形性,少数细胞异形明显,瘤细胞间可见明显的间质性纤维化和玻璃样变,瘤体内未及色素,瘤细胞未侵及肌层。免疫组化:S100阳性,HMB45表皮阳性、真皮阴性,Ki-67 30%~40%阳性,角蛋白阳性,CD68部分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病理诊断: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素瘤(图2)。因患者拒绝系统检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无法准确进行分期。

治疗:患者转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议手术切除,患者拒绝治疗。2015年4月11日随访,患者目前情况良好,皮损较前略增大,无破溃出血,无明显自觉症状,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证据。

讨论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素瘤(desmoplastic melanoma),又称结缔组织增生性恶性黑素瘤,是一种浸润性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罕见亚型,约占所有恶性黑素瘤的4%,好发于任何年龄,老年多见,平均年龄66岁,男性多于女性(1.75∶1)。慢性光线性损伤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好发于头颈暴露部位(约51%),亦可发生于躯干(约17%)、四肢(约30%),少数发生于黏膜部位,如,上腭、牙龈、嘴唇、眼结膜、外阴、肛门[1-2]。由于病理学特征非常轻微,且临床上多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的、硬结样斑块或结节,超过50%无色素[3],因而该病易发生误诊。该患者临床治疗需手术扩大切除,常规手术切缘至少在2 cm以上,同时行相应淋巴引流区的淋巴结切除术。但由于其病变部位较为特殊,患者及家属对美容方面有较多顾虑,因此放弃治疗,目前随访中。

图1 患者右鼻翼1.1 cm×1.6 cm类椭圆形黑色斑片,中央偏下0.6 cm×0.8 cm红色肿物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表皮轻度增生,基底层可见异形黑素细胞,细胞呈多角状,胞质透明;瘤细胞呈梭形,席纹状排列,多呈轻至中度异形性(2A:HE×40;2B:HE×400)

志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高子芬教授

[1]Chen LL,Jaimes N,Barker CA,et al.Desmoplastic melanoma:a review[J].J Am Acad Dermatol,2013,68(5):825-833.

[2]Feng Z,Wu X,Chen V,et al.Incidence and survival of desmoplastic mela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1992-2007[J].J Cutan Pathol,2011,38:616-624.

[3]张芳芳,刘辉,史晓蔚,等.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素瘤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7):524-525.

作者单位:037008山西,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2015-04-29)

(本文编辑:吴晓初)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12.018

冯育洁,Email:fyjnzy@126.com

猜你喜欢

黑素瘤鼻翼异形
儿童黑素瘤诊断进展
鼻翼肥大的分类及临床治疗进展
鼻翼过宽整形的研究进展
水晶异形卡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水晶异形卡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水晶异形卡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水晶异形卡 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黑素瘤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淋巴结观察的最终对照研究报告
单克隆抗体在黑素瘤诊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