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绽放的青春花朵

2015-11-07王韵

青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台儿庄回家

王韵

2012年7月7日,距离卢沟桥畔的枪声,整整过去了75年。

有乡亲自湖南来,自故乡来,带来了故乡的泥土和清泉。

在江苏徐州市柳新镇陈塘村,刚没脚踝的玉米覆盖四野,一座坟隆起在葱绿的玉米地中,坟边一棵大柳树像是怕沉睡的她被日晒雨淋,忠实地撑起浓密的伞盖为她遮阳挡雨。

人们在坟前撒泥土,扬清泉。亮晶晶的泉水清冽甘甜,浸湿了地面,渗入了泥土,她也一定喝到了,像儿时俯下身子并拢双手,掬一口一饮而尽,回味不尽绵绵的甘甜。这是来自故乡的泥土和泉水。

她上路了,一路被捧着、搀着,走在回家路上。

那年,她18岁;今天,她仍然18岁。

她像蝴蝶流连花朵一样,眷恋着自己的18岁,薄亮的翅膀停留在了18岁上,永远,一直,不朽。

在常德市新兴乡军刘村,唢呐吹响,鞭炮齐鸣,香烛点燃,纸钱纷飞。她的母校长沙稻田中学的学生,手捧她的遗像走在最前头。像中的她眉宇端庄清秀,掩藏不住英气和坚毅,留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发型。她侧身斜躺在草地上,这是她暂时宁静的校园,身后是一棵雪松,再往后是一堵围墙。她清澈恬淡的双眸凝视着前方,那儿有如花似玉的原野,有缠绵轻盈的炊烟,有她和妹妹承欢膝前的咯咯笑声,也有渐渐沦陷堕入黑夜的土地……

一双纯净美丽的眼睛,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此刻,她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们靠拢着她,拥抱着她,他们可以感受到她吹气如兰的青春气息,扑面涌来她萋萋芳草的盎然生机。曾经,她和他们一样年轻,光彩照人;如今,却阴阳两隔,生死孤悬。

少先队员齐刷刷地举手致礼,她的族人——军刘村全体刘姓村民磕头跪拜,以迎迓至亲和英雄的礼仪,一路恭迎她回家。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气吞山河的旋律骤然响起,如滔滔河水冲决涌出一泻千里,永远18岁的她一步一步地走在回家路上,走在她曾经熟悉的这片土地上,走在泪水的白色火焰和纸钱的黑色灰烬中……

她叫刘守玟。

家道殷实、蔚为一方大户人家的刘父精通文墨,面对呱呱落地的她,好生欢喜,为之赐名“守玟”。

玟乃玉之纹理。他是期许与热望爱女一生沿着玉美丽绚烂的花纹,守望自己怒放的生命,温润高贵,平安幸福。

玉贯串和连缀了她短短的一生。

1935年,时年15岁的少女刘守玟考取“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这所30年前由革命教育家朱剑凡创办的学校,是湖南省最早的一所女子中学,向警予、杨开慧、蔡畅、丁玲等著名革命志士都曾求学于此。这儿是女性解放的乐园,更是先进知识分子的摇篮,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在校内活跃地开展革命工作,后来很多学生在老师们的引导和鼓励下,悄悄地离开学校,奔赴陕北革命根据地,投身革命事业。

如果不是因为那场挥舞东洋刀切向中华民族腹部的战争,刘守玟也许会像她的父母亲期望的那样,顺利地读完学业,然后嫁一个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度过幸福美满的一生;如果她愿意远离战争,逃脱战火纷飞的故国,她富足的家庭同样有条件帮助她轻而易举地远渡重洋。然而?1937年那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温婉如玉的女子,却多了一个永远不屈的战士。是啊,当偌大的祖国竟然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时,怀揣一腔热血的青年们,又有谁会甘心蜗居于象牙塔间和温柔乡里做亡国奴呢?

1937年8月,刘守玟攥着家里给的伙食费,来到学校报到后,毅然放弃毕业,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她的同乡丁玲女士率领的女学生战地救护队,开赴上海淞沪战场,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她进入高中第一学期学校就开设了“护士训练课”,此时恰好派上了用场。

刘守玟所服务的湘军第22军在激烈的淞沪战役中损失惨重,初上战场就频繁地深入阵地救护伤员的她,作为幸存者,随军撤回湖南后,转到了第50师。

经过战争血雨腥风的洗礼,曾经稚气未脱的刘守玟成熟了,眉宇之间愈显刚毅与坚强,一股浩然英气悄悄地在她体内萌生扎根了。她回忆着战场上经历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壮怀激荡如巨石相撞,内心汹涌澎湃起来。

重新回到三湘大地,离故乡已经很近了,自开赴上海她就与家里断了音信,此刻她正好可以请上几天假,回家看看因惦念她而五内俱焚的父母亲。但是她不能,她清楚自己回家也许就回不来了,再说在这危急关头她也不能轻易请假离开她的队伍,那样无异于一个逃兵,她是多么渴望在战场上做一个战士,一个真正的战士,哪怕最终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她拿出钢笔,就着昏黄如豆的灯光,开始写那封思忖已久打了无数遍腹稿的家书:“敬爱的父母大人:你们好!女儿已离校参军,事前没告知父母大人,叫父母大人挂怀了,很对不住你们。但值此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女儿就不能忠孝两全了……”

这时行军号嘹亮地吹响了,她拧上钢笔,收好纸张,快步冲出帐篷……

1938年5月,中日双方集结大量兵力,血战于台儿庄地区。刘守玟随第50师卫生队,加入鲁南兵团孙连仲部开赴前线。5月10日将士们进入阵地后,即与日军发生激烈战斗。将士们五天五夜没合眼,有力地阻击了日军矶谷师团南下合围,掩护了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

趁着难得的战争间隙,在浓重硝烟的笼罩下,刘守玟继续趴在那儿写那封家书:“作为堂堂一中华青年,女儿自有自己无法逃避的责任,我愿‘生在湖南,死在山东!台儿庄一战之惨烈,实在惊天地、泣鬼神,现在女儿随时都有可能身死他乡,望父母大人不要悲伤。现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在校时的一张照片寄回留作纪念……”

刘守玟所在连队在台儿庄东18里处遭遇日军袭击,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战士们死意已决,纷纷与日寇拼起了刺刀。一位连长中弹倒在血泊中,刘守玟见状前去抢救,却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没等她起身,一个日本兵突然冲了上来,端起刺刀嗷嗷叫唤着残忍地刺中了连长的心脏。

刹那间,平素在学校不大爱讲话、性格温和的刘守玟被激怒了,她奋力举起那块石头,向那个日本兵砸去,日本兵没想到这个柔弱女子身上竟然蓄积着如此大的力量,心中竟然埋藏着如此深的仇恨,猝不及防地被当场砸倒了,刘守玟又抱起石头连砸数下,把他的脑浆都砸了出来。不料她刚站起来,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她的左胸……

刘守玟身负重伤,被抬到当地一位老乡家里治疗。她穿着崭新的军装,没戴军帽,乌黑的头发纷披如云,一张看不到血色的圆脸,被鲜血浸透的胸脯激烈地喘息着,像一座时起时伏的山峰。她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世,微微睁开眼睛,攒了好半天劲,吃力地从衣兜里掏出染血的家书、两块大洋和那张她在学校时的照片,嘱托女房东想办法帮她转交远在湖南的家人。

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家乡的山、水和稻田,她的哥哥领着她和妹妹在田埂上扑蜻蜓,那些蜻蜓真淘气啊,她明明蹑手蹑脚地已经接近栖息在水稻上的它们了,可等她探出手去,它们却跟她捉迷藏似的,一挣身就飞到了不远处的另一株水稻上;那些蜻蜓真红啊,就像她最爱吃的朝天椒,千万只它们一齐飞起来,将整个天空撞成了一片红彤彤的火烧云。这时妈妈唤他们回家吃饭的声音响起了……

她的眼角流出了一滴滴清亮的泪水,洗亮了母亲因日夜思念她而憔悴的面容和单薄的背影,她声音微弱地抽泣着:“妈妈,妈妈,想妈妈,想妈妈,回家,回家……”

缓缓地,阖上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

18岁,一个人成人的年龄,一个敢叫皎月苍白的年龄,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灿烂怒放的年龄。她的成人礼刚刚开始,却被死神伸腿绊住戛然止步了,像一根猝然断裂的琴弦。

余音仍不甘心地萦绕在台儿庄上空。

那晚,天幕低垂,残阳如血。

时隔74年,经过有心人的反复奔波和寻找,刘守玟——这位被誉为“中国抗战最美的女兵”,终于回家了,回到了生她养她的三湘大地!

一名战士归来了!一个女儿回家了!

在距离台儿庄不远的那个接纳过她的小山村,她曾经的坟头依然年年柳色青青,而她已踏上回家之路,许多人目送着她永远年轻的背影,将定格在黑白光影中的她永远地珍藏在了心间。从徐州到长沙,从运河到湘江,载着她的车子一路驰骋,跋山涉水,人们像当年那场全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战一样,穿过大半个中国,以最广阔的故乡最厚重的泥土,深情地安葬自己勇敢地担当民族大义责任的战士。

“送战友,踏征程……”《送战友》苍凉悲壮的歌声激荡在灵堂内,四下一片哭声,一路送她进入湖南革命陵园雄魂阁的长安苑内。

都说湘人尚武,湘女多情,身为湘女的刘守玟肯定是多情的,她也有着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热切期待,但在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口,她像她的那些男同胞一样投笔从戎,决然走进硝烟和战火,不再回头。

1938年,台儿庄,在那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的战争中,有一朵自由之花永远地绽放在了她含苞初放的18岁。

作为女儿,她是一朵百合;而作为一名战士,她应当是一朵咬破自己血管将一腔沸腾热血洒向大地的凌霄。

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是一块美玉,在一刹那,愤怒的她高举起自己,用力掷向大地,粉身碎骨地守住了一种精神,一种品格。

责任编辑◎青鸟

猜你喜欢

台儿庄回家
又见菜花黄
——忆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赋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没命回家等
台儿庄大捷后盲目决战谁担其咎?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