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2015-11-07桂委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免疫性难治性单抗

桂委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桂委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激素治疗无效或者复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参考组仅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及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参考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情况均更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减少,促进患者康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的I中,是因为自身抗体致敏造成单核巨噬细胞对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1],糖皮质激素为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当治疗效果较差时多采用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或者脾切除治疗[2]。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为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能够诱导血小板生成[3]。为探讨其在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治疗效果,我院对8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展开临床随机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经激素治疗无效或者复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2.32±3.45)岁,患者血清ALT、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及AST水平均大于(等于)正常值上限的1.5倍,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年中国专家共识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哺乳、妊娠、血栓病史、心肺功能有严重异常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参考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基础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5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给予14d治疗,若其血小板计数为100×109/L,或更高,或相较于治疗前50×109/L增加时降药停用,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第1周、2周、3周、4周的第一天给药。参考组患者近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两组患者至少需要住院治疗22天,治疗期间出现明显出血倾向患者,则给予血小板输注,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每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心电图、大便常规、尿常规等,及时记录不良反应并给予针对性处理。

1.4 疗效判定 参考2011年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拟定的关于血小板减少症的评价标准。完全反应: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至少达到100×109/L,患者未出现出血现象;有效: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为30×109/L-100×109/L,且与基础血小板计数比较至少增加两倍,患者未出现出血现象;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加在30×109/L。在对完全反应及有效进行检测时,最少进行2次检测,两次检测期间至少间隔1周。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完全反应、有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2.2 治疗前观察组与参考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天、3天、5天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比较分析(×109/L)

2.3 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为:观察组乏力3例,发生率为7.5%,且未经特殊处理,患者该整治自行消失;参考组无1例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症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有报道发现每年成人发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概率为1.6-3.9/100000,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4]、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广泛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出现障及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等[5],以往多认为抗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自身抗体如GPII b/111a和GP I b/Ⅸ复合物介导血小板破坏是导致本病发生主要原因,然而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众多研究人员发现,巨核细胞异常、血小板生成受损是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以往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主要采用免疫调节及免疫抑制等方法进行治疗,然而效果并不显著,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血小板生成素受体进行调节,从而有效促进巨核细胞的生成,促进血小板数量的增加[6]。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能够结合血小板生成受体,对STAT及JAK通路进行激活,从而促进血小板生成及巨核细胞的成熟,为巨核细胞生长的内源性生长因子,对血浆内血小板计数进行调节。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参考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情况均更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从中可见,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能够对血小板减少进行抑制,同时安全性高,患者可耐受,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1]刘先桃.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学杂志,2014,46(10):1189-1191.

[2]计成阜,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6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3789.

[3]顾史洋.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观察 [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 (10):883.

[4]殷献录,李静,姚伟,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2015,33(1):10-11.

[5]毛丹,周泽平,张铀.改良联合免疫抑制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J].重庆医药,2014,43(27):3641-3643.

[6]郑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5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02):393.

R558+.2

A

猜你喜欢

免疫性难治性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