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15-11-06何子英
何子英
刚编发完这期稿子,我便去到海边休假。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内陆的人,每次见到浩瀚的大海,总是夹杂着激动与敬畏的复杂心绪,在大海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微!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给人带来的不只是震撼,还有启示。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杂志《长江文艺》,作为一家具有66年办刊历史的文学刊物,它一直是中国文学的重镇,为新中国文坛输送了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和全国许多家文学杂志一样,遭遇到困境,苦苦坚持了多年后,我们还是选择了改革。2012年,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出任杂志社社长主编,她提出了开放、包容、坚持、尊重的八字办刊理念。改版三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按照这个思路组编稿件,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包容各种风格的作品,支持原创性,鼓励作家的探索之作,对于名家新人一视同仁。我们打破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大块编排结构,细分专栏,丰富了杂志的形式与内容。仅就小说一项,除了固定的“小说坊”专栏,改版之初我们还开设了“悦然阅”专栏,邀请80后青年作家张悦然主持专栏,推荐年轻作家富有探索性的风格强烈的小说。2013年至今,我们开设了“新推荐”专栏,也重在推荐面目新颖的作品。今年,我们又邀请著名评论家王干主持专栏,专门推荐80后作家、作品。我们尽力敞开胸怀拥抱一切富有活力和挑战性的作品,以不辜负这本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学杂志。
本期发表的小说好似无意中诠释着我们的办刊理念。首先我们推出了残雪老师的短篇新作《非洲历险》。残雪是当代中国实验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以探索性的写作姿态特立独行,她的探索和执著精神令人尊敬。也因此,她获得了国际上的赞誉,她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在今年5月份刚刚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小说奖,她个人也入围号称“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我知道,评介残雪的创作是冒险的,因为她的丰富与深邃,超验与想象。我不敢肯定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她的作品。常规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分析评价体系、美学标准和生活逻辑在残雪这里都行不通,她的小说更多的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的思考和表达,但是又有具体的现实生活细节的呈现,她具有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所以她不像现代或者后现代作家那样去刻意追求文本形式的标新立异,她强调自己的实验性和想象力,强调对于人性本质中精神与欲望矛盾的关注和深层剖析。残雪曾经说过,她的每一篇小说“都要达到一种极致体验,要不就不写”。并且宣称“每个角色都是隐喻的”,《非洲历险》体现了她的这种文学观。从字面看,《非洲历险》的情节很简单,在珠宝公司工作的雨田厌倦了日常生活,一心想去非洲,而在非洲,他的遭遇传奇而冒险,差点丢掉性命。但雨田究竟为什么想去非洲,要去非洲的哪个国家的什么地方,他都不清楚,作家也没有明确交代或者说是故意地模糊,所以小说一开始便带有一种神秘色彩。雨田在非洲期间,妻子小蔓断断续续的电话,像巫师一样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带有强烈的暗示性和预言性。而雨田的上级、岳父、非洲神秘的开车人、船主和黑人大妈,还有诸如非正常速度行驶的小船,船主的装满钻石的皮袋子,以及雨田与船主、小蔓、黑人大妈不无玄机的对话,好像都是各种隐喻和意象……小说中的场景、人物、情节、对话如梦似幻 ,令读者如坠云雾,分不清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在雨田的潜意识里,他渴望改变现状,想去非洲冒险,可是他在非洲的处境却危机四伏,暗流涌动,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现实与理想永远是那么遥远,欲望、恐惧、贪婪交织,人性的困境无法突围。但毕竟雨田尝试过了,他在非洲的每一次困境都是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而读者也跟随雨田经历了一次极富刺激性的精神冒险,这可能就是作家期望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残雪的文本形式简单纯净,字面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词句,语言、画面富有质感,但是她小说的精神是读者所难以把握的,那些跳跃性的虚实难辨的情节,梦呓般的对话,奇幻的场景,对读者的心智和审美力都是一种考验。残雪具有将超验的精神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的神奇能力,这是一种想象力与表现力的结合,也可能是天生的一种灵异禀赋,她无疑是属于飞鸟类的作家,她以飞翔的姿态俯瞰众生,读者很难到达她的边界。
而另一类则是匍匐大地、紧接地气的作家。他们的文学版图是从描画日常生活开始。本期推出的一组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学生的作品即属此列。王安忆老师亲自为这组作品写了推荐语,题为“学步者的脚印”,寄情深厚。
作家能否在大学培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的中文教育。我们80年代读大学中文系时,老师告诫我们说,中文系不是专门培养作家诗人的,那个时候大学注重基础教育,似乎认为作家是不可培养的。但是在我大三的时候,母校武汉大学开创性地招收了第一批作家班学员,当时很多已成名的作家进入武大进行系统地学习。其实在国外的大学里,早就开设有培养作家的创意写作专业。《赎罪》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麦克·尤恩就是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学生。严歌苓也曾在美国的创意写作班学习过。他(她)们似乎证明着,写作起码是可以进行技术训练的,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天赋加上训练,有可能会成就一个作家。复旦大学最早在国内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为大学文学教育和作家的成长培养拓展了一种新的空间。从复旦创意写作班这四篇作品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作者的人生阅历虽然简单,但是他们学会了用文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具备了从有限的日常生活中提炼文学元素的能力。华沁的《老根的风花雪月》是四篇中较为成熟的作品,对一个中年男性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性格把握从容自如,情节亦周全流畅。《和音》与《龙凤》有作者个人生活的印记和情感体验,所以有它们的独特性和原创性,表达了年轻人成长的困惑,实现理想的艰辛,生长环境对于个体生命的影响,以及复杂的亲情纠结。《枯枝败叶》正如王安忆老师指出的,虽然头绪纷乱,人物驳杂,但作者于这万般头绪中,描画出了当下农村一种原汁原味的可以触摸的生活,乡村伦理的溃败,家族的聚散与衰落,商品经济对于人情人性的侵蚀等等。有的作品可能还显稚嫩,但稚嫩中有股子生气,他们写的都是自己真实的体验和观察。我们经常读到一些面目模糊的作品,属于从阅读出发的模仿性的写作,它们缺乏个体生命真实独特的体验,可能沦为别人的复制品。创意写作这种重视原创性的训练,对刚刚起步的作者是非常有益的,犹如素描对于绘画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轻盈地飞翔。
本期的小说,我们做了一个反差较大的拼盘,口味趋向两个极端,希望读者接纳和喜欢。我们希望《长江文艺》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能够成为文艺的长江,不择细流,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