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调查研究

2015-11-06张小林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苗寨湘西民族

张小林 孙 玮 刘 兰

(吉首大学,吉首·湖南 416000)

德夯苗寨是湘西典型生态苗族聚居区,2014年被评为“2014年湖南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列入国家民委2014年重点支持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村寨”,目前其所在德夯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德夯苗寨民俗体育和户外运动等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密集且丰富独特,独特的民族文化塑造了苗鼓、上刀梯、苗狮、板鞋、秋千、苗拳等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以及“百狮会”、“苗鼓王大赛”、“赶秋”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节会,千姿百态的地理生态造就了其优异的户外运动资源。体育文化因其独特的体验性、健身性、娱乐性乃至观赏性价值而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因此如何在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合理与创新性开发其优势体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相关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湘西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现状

(一)湘西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项目内容

目前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处于不断挖掘、整理、成型阶段,在原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塑体育旅游资源形象等方法进行创意开发。目前其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的内容多姿多彩,涵盖了自然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如表1)。具体而言大致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颇具特色的户外运动和大型体育赛事资源;其次是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第三是以百狮会为代表的民族体育节庆资源。百狮会是湘西苗族人们在春节期间开展的以区域村寨舞龙舞狮表演和竞技为核心的系列活动的总称,其中有舞狮、武术、上刀梯、苗鼓、吹唢呐等多种项目。苗家百狮会是苗族人民的舞狮玩年的民族传统节庆风俗,现代“百狮会”在活动中不断融入了新闻媒体、表演艺术及广告等相关创意产业融入活动当中,这样既凸显了百狮会强大的传统文化魅力,又促进了德夯苗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

表1 湘西德夯苗寨丰富独特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二)德夯苗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内容及创意点

1.德夯苗寨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项目创意开发内容与创意点

德夯苗寨的民族体育文化大多是基于生产生活需要,是苗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其民族特色鲜明,内容多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民族风格。其民族体育旅游的创意开发主要体现在舞台艺术表演上,利用现代的舞台装备及效果展现了项目的原生态,创造性地对湘西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其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有接龙、舞狮、苗族鼓舞、上刀梯、八人秋、苗拳等项目(详见表2),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有的形成于民族的祭祀活动,有的为庆祝丰收的喜悦等,其苗族鼓舞和百狮会已独具较大的发展规模,当地群众及四省边区人们积极的参与到这种体育民俗活动中去,并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民俗体育赛事,为德夯苗寨体育旅游业乃至整个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2 湘西德夯苗寨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及创意点

2.德夯苗寨户外体育旅游赛事资源创意开发内容及创意点

德夯苗寨不仅是国内外旅游者的爱好向往之地,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德夯苗寨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一系列国内外重大的创意体育旅游赛事在德夯苗寨举办(见表3),使德夯苗寨体育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靓丽。

表3 湘西德夯苗寨代表性体育赛事创意开发内容及创意点

二、湘西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的不足之处

(一)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缺乏科学指导与合理规划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周边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和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1]。德夯苗寨由于受限于湘西滞后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区位交通条件,导致其当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在项目和形式上过于单一。当地政府及旅游部门缺乏对矮寨悬索大桥、德夯苗寨以及矮寨公路奇观等景区的有效整合与规划,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文化产业链,难以形成知名品牌。其开发大多强调景点、景区的建设,忽视了其科学规划和指导,缺乏标新立异的创意建设方案,产品质量不高,甚至破坏了整个大峡谷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开发重视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1世纪的人们对旅游及体育旅游的要求和向往越来越高,他们不单单是为了游山玩水的乐趣,更多地是倾向于了解旅游地的独特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这不仅促进了他们相互了解、学习和沟通,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广博见识和文化素养。因此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和独特的开发价值。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在德夯苗寨的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过程中,大多是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发体育项目,而忽视了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特别是内涵丰富和民族代表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乏体育旅游创意品牌,绿色旅游产品、民族特色工艺产品等文化产品不突出,大多文化旅游企业和商品基本上还存在“散、小、差、劣”的状况,不利于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良性发展。另外景区如果一味地强调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的开发,这不仅会造成景区生态资源的破坏,也会使景区缺乏深度和创意开发形式的雷同,并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参与其中,最终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的综合效应,达到最好的综合效益。

(三)体育旅游宣传薄弱,品牌意识不强

为了推动变德夯苗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及当地旅游公司等策划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和极限运动等户外体育创意活动,充分展现了德夯苗寨独特的地理风貌及民俗风情,蹦极、走钢丝、跳伞等高难度、高刺激的体育旅游创意项目的开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但调查显示,大部分只吸引了周边以及本地的游客,且他们对体育旅游创意项目了解不深,因此使德夯苗寨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由此可推断德夯苗寨体育旅游创意开发仍存在很大缺陷,宣传力度不够。另外在体育旅游创意品牌建设过程中,缺乏高层次、高品位的体育旅游创意品牌,相对于张家界周边著名景区举办的穿越天门山的创意飞行、滑翔运动,其体育旅游创意项目在小规模、低水平上运行,品牌效应不突出。因此,要积极利用文化宣传创意打造文化旅游创意品牌,通过各种途径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的构建造势[2]。

(四)体育旅游创意开发意识薄弱,影响体育旅游资源的创新发展

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湘西体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接受新事物及创新的意识较弱,造成体育旅游创意开发的意识薄弱。一是旅游休闲观念的落后,他们认为体育旅游就是简单地吃喝玩乐,追求身体上的享受和娱乐,没有意识到体育旅游中文化及精神旅游的重要性;二是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观念落后,当地政府及相关决策者对体育旅游的创意开发认识较为浅薄,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大多只注重商业利益,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旅游资源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不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限制了整个区域旅游文化资源的良性开发。

三、湘西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路径

(一)立足时代审美和时尚,开发喜闻乐见特色体育旅游创意产品链

在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游客需求差异,形成准确的市场开发定位,使游客既能亲身体会到体育旅游活动的经历,强健了体魄,又能休闲娱乐,满足体育旅游的心理需求,如结合当前时尚和审美需要,积极开发各种户外体验、苗鼓演艺、苗鼓饰品、刀梯工艺品等。其次,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消费,开发雅俗共赏的体育文化产品。在开展节庆、民俗休闲等体育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及游客的文化消费意识,极大拓展了湘西体育旅游文化市场。尤其是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本真性,使游客感受到真实的民族文化与良好生态,同时也能激起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豪感[3]。

(二)以“湘西德夯国际鼓王大赛”为突破口,打造湘西区域体育文化旅游创意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之一。要促进德夯苗寨体育旅游创意开发首先要树立一定的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文化。德夯苗寨不仅具有原生态的体育自然旅游资源,更具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同时开发中应突出体育旅游项目重点,如德夯苗鼓文化是当地最具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渊源,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源泉和创新点。尤其是目前颇具影响力的“湘西德夯国际鼓王大赛”,应该作为重点突破口加以强化和塑造,使之成为德夯苗寨乃至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的精品和品牌。

(三)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加强体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结合文化创业产业来发展体育旅游业将成为德夯苗寨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经济、社会及文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其中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湘西需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及实际情况来培养一批优秀的体育文化创意人才。首先是政府要制定积极政策,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只有政府提供相应的经济社会保障,完善人才的引进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旅游资源的创意开发,解决其遇到的瓶颈问题。其次是加强当前高校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当地政府可加强与吉首大学等单位的人才联合培养力度,通过特定专业调整、课程设置以及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相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四)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德夯苗寨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和传播

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始终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才能促进整个体育旅游业的产业不断升级。同时新媒体的发展给德夯苗寨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结合这些新媒体对德夯体育旅游进行营销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在其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拍摄体育旅游宣传片及大型赛事的直播,发挥媒体的传播力量来发展体育旅游,使更多的人在电脑、电视面前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利用网上视频、游戏等优势来动态地传播体育旅游项目及文化,图文结合,更生动形象地展现苗鼓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贴近每个居民及游客的生活,另外发挥新媒体的直播优势,提高时效性。

(五)加强与影视艺术合作,在影视鼓舞产品中强化区域体育元素的创意嵌入与结合

影视艺术作品开发与重新构建,可以向人们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升民族文化持有者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也将提升文化创意开发的广度与深度。湘西德夯苗寨地理位置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是相关影视艺术作品取景、拍摄的最佳选择。明星效应和电影节目的播放可以灵活地展现湘西独特的旅游特色,并把湘西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灵活带到全国各地观众面前。影视旅游是随着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是影视旅游的核心和灵魂[5]。因此,在湘西德夯苗寨的体育旅游创意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影视艺术产品等创意形式的开发,在影视艺术作品中不断融入体育的元素,如苗鼓、上刀梯、百狮会等大型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及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题材,从而在影视艺术产品中嵌入丰富体育文化元素推动双方良性互动。

[1]王兆峰.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06):98-100.

[2]秦齐文,王兆峰,雷丽蓉.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研究,2010,(01):46-47.

[3]张 萍,王 溯.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4):123-128.

[4]史修永,张慧捷.民族文化的想象与再生产——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花腰新娘》与《寻找刘三姐》的文化诉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5):113-118.

[5]余永霞.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6):97-100.

猜你喜欢

苗寨湘西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西江苗寨
欢乐湘西
苗寨小记
多元民族
走进湘西凤凰城
千户苗寨的早市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