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有颗甜牙

2015-11-06思郁编辑赵立

人物 2015年6期
关键词:尤恩情报局麦克

文|思郁 编辑|赵立

文学有颗甜牙

文|思郁 编辑|赵立

甜牙的英文表述为sweet tooth,意为喜好甜食。

《甜牙》的最后有一个致谢和参考书单,提到《谁付钱给风笛手?——中央情报局和文化冷战》、《英国秘密宣传战:1948-1977》、《中央情报局,英国左翼和冷战:定调?》,从中可以探究到这部小说的主题:文化冷战。

麦克尤恩很少采用这种直接带入历史的方式。这说明他正在极力拓展写作疆域,也不难窥得其写作上的野心。

麦克尤恩是在写完以1960年代为背景的《在切瑟尔海滩上》之后,才想起要写一本关于1970年代的书,同时他恰好又对“《邂逅》事件”感兴趣。

1967年5月8日,《纽约时报》头版发表报道“斯蒂芬·斯彭德离任《邂逅》”,文中引用这位英国著名诗人和杂志编辑的原话,证明这家创刊于1950年代、在人文学术圈有着巨大声誉的知识分子刊物,一直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财政资助。正如小说中那位军情五处的官僚所说:“中央情报局一直都在支持它那套自以为高级的文化观念,他们通常都通过各种基金会,隔开一段距离间接运作,他们打的算盘是诱导欧洲持中左立场的知识分子远离马克思主义观念,凭着他们在知识界广受遵从的地位,替自由世界说话。”

据《纽约时报》1977年报道,中央情报局插手的出版物至少有1000种,包括拉斯基《匈牙利的革命》,艾略特《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的译本:中央情报局甚至出资翻译《四个四重奏》空投到苏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也是在中央情报局的资助下,在海外出版了俄文版本。英国的文化冷战部门虽然成立较晚,但也资助了不少著名作家。比如帮助乔治·奥威尔将《动物农场》翻译成18种语言,推广《1984》。还出资购买了5万册阿瑟·库斯勒《正午的黑暗》。作为交换,身为英国情报局的文化顾问,库斯勒提供了一个适合资助的作家名单。这就是小说中虚构的“甜牙行动”。

小说主人公塞丽娜·弗鲁姆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被招入军情五处,成了一名级别最低的文秘,日常工作是文件归档、编制索引以及搜集资料——间谍部门也有无聊透顶的工作。因为热爱文学,塞丽娜不久后就接到了特殊任务“甜牙行动”,并爱上了她负责接近和资助的年轻小说家汤姆·黑利。

汤姆的写作轨迹和麦克尤恩有很大程度的重合,而且书中引入的很多人物同样来自麦克尤恩的朋友圈,比如小说家马丁·艾米斯,出版人伊恩·汉密尔顿、汤姆·麦奇勒。他们的出现让这本小说打破了虚构的界限,让历史成为小说的共谋,所以麦克尤恩说,这本书是他失声又失真的自传。书中提到的几部小说,都是典型的“恐怖伊恩”风格,也大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故事原型。无论是讲述双胞胎兄弟的《这便是爱》,还是讲述爱上商店橱窗模特的《爱人们》,或是讲述平庸无趣的中产阶级婚姻背叛的《逢“床”作戏》,都被引入了特定的时代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故事走向的不安定。

但是麦克尤恩显然不会以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的结局来完成他的创作。塞丽娜的文学观是一种肤浅的经验主义,或者是幼稚的现实主义,她不喜欢博尔赫斯、约翰·巴斯、托马斯·品钦、科塔萨尔、威廉·加迪斯,她“相信人们付钱给作家,就是要他们‘作假’,碰上合适的时候,他们应该利用真实的世界,即我们所有人共享的这个世界,从而将自己的作品构建得煞有介事,栩栩如生”。这也是麦克尤恩力求通过这本小说做到的,更是小说中的作家汤姆想要完成的。

汤姆发现塞丽娜的身份之后,决定不动声色地与其继续交往。他掌握了这个故事的主动权,他观察,搜集,投入到他们的爱情故事。一切的隐忍和欺瞒,就是为了完成一部名为《甜牙》的新作:“我是个没写过长篇小说的小说家,现在命运在我的路上扔了一块美味的骨头,一个有用的故事简要大纲……所以我不会揭穿你,不会吵上一架然后分道扬镳,现在还不会。取而代之的,是沉默,谨慎,耐心的观察,以及写作。事件发展决定小说情节。人物都是现成的。我什么都不用虚构,只要记录。我要观察你如何工作,我自己也能当个间谍。”

这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也是一个残忍的故事。而对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麦克尤恩也表述了他的观点——文学既然是最高的形式,历史和政治当然要为文学,即为虚构的存在服务。而不是让文学沦为历史的附庸,政治的玩物。一旦真实打断虚构,就如同文化冷战一样,文学的悲剧就发生了。正如昆德拉评价《1984》,可恶的恰恰是把生活缩小为政治,把政治缩小为宣传。

猜你喜欢

尤恩情报局麦克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普京要对外情报局“保护边界”
伊恩·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
运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浅析网络综艺——以《火星情报局》为例
话语、视角与结构:伊恩·麦克尤恩的创伤叙事艺术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反转:麦克尤恩《甜牙》之魅力、诱惑力及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