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佣丽莎绕个弯,俯瞰世界

2015-11-06陈倩儿编辑张薇摄影林振东

人物 2015年6期
关键词:丽莎登山爱好者

文|陈倩儿 编辑|张薇 摄影|林振东

菲佣丽莎绕个弯,俯瞰世界

文|陈倩儿 编辑|张薇 摄影|林振东

攒了整整两年的工资,43岁的菲律宾人丽莎·阿韦丽诺 (Liza Avelino)女士终于在4月份挑战了尼泊尔6198米的岛峰。岛峰立在珠峰南坡,终年积雪,四周冰河环绕,丽莎穿着雪靴,拄着雪镐,连续4个多小时攀爬超过50度的陡坡。可快到山顶时,她开始浑身发冷,无法呼吸,最终只能一步步退下雪山。

“我里头穿了件便宜背心,出汗了没及时干掉。没事,我明年再去,反正山一直在那儿!”丽莎盯着远处,一脸兴奋,仿佛身处巅峰。此刻她正坐在香港愉景湾的一张木椅上。这是一个洋人聚居的海边富人区,聊天时丽莎掐着表,一到正午就溜了,“我要回去做午餐了,迟到了要靠你雇我了!”

80%的时间里,丽莎是香港32万外籍家庭用人的一员,埋头照顾一家四口的英国家庭,买菜、做饭、吸尘、洗衣服、熨衣服、接送孩子。为了挑战岛峰,她将过去两年绝大部分收入存起来,还囤积了过去一年的假期,才可以踏上长达15天的攀登之旅。

“你也登山?”听说丽莎是个用人,许多第一次见面的登山爱好者都一脸惊讶。连丽莎的菲律宾朋友也调侃说,这个同乡“是火星来的”。“她们说爬山又热又累又要出汗,为什么不简单点坐在广场上呢?”

挑战岛峰之前,丽莎必须飞去离香港最近的一座雪山日本的枪岳,练习怎样在雪地上行走。面对丽莎的签证申请,日本驻香港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头疼:“我们从来没有接到菲佣的申请,不知道怎么办手续。”

在香港,许多家庭里都住着一位外籍用人。她们大多来自菲律宾,人们习惯称她们为“菲佣”或“宾宾”。这些出身贫困的女人漂洋过海,减轻了许多香港职业女性的负担,自己的日子却始终单调乏味。星期一到星期六,从早上六七点忙碌到晚上九十点,到了休假的星期天,就到公园或广场上聚会,铺一块布,席地而坐,方便又省钱。

丽莎的生活也曾这样单调重复。1996年,23岁的她只身抵达香港,受雇于一家四口的英国工程师家庭。在菲律宾的Davao市,从她出生开始,她的父母就只能守着一片稻田,生活贫困,第一回出国的丽莎唯一的愿望是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她埋头苦干,将每月3000元收入几乎全部寄回家。到了星期天,和同乡坐在城市中央的皇后像广场上无所事事。“香港常常减价,8折、7折,到处都是诱惑,我什么都买不了。”丽莎说。

“其实除了坐在大街上,星期天你还可以干点别的。”直到有一天,女主人忍不住对丽莎说。在丽莎印象中,这位女主人总是自信满满,气场强大,那时正参与香港新机场的兴建。丽莎听了建议,星期天试着去图书馆看看。无意中,她发现了《香港二战遗迹山径》这本小书。“我对二战历史很着迷,原来香港还有这样的山径,我想去试试!”按照书上介绍,丽莎一个人在山上走了45分钟,发现了当年英军抵御日军的碉堡和炮台,还在山上俯瞰半个香港的全貌。

“我太爱这种感觉了!”这次短途远足震撼了丽莎,某种热情重燃了。她想起小时候,常常食不果腹,可只要和小伙伴一起到丛林探险就无比快乐。“我总是想出去,出去,去外面看看。”从此,丽莎的星期天不一样了,背上书包,塞进一瓶水、两根香蕉就往山上跑。“大自然里走一圈,感觉好像充电了,接下来一周我都特别快乐,还不用多花钱!”做家务时,她老在幻想下一个星期天去爬哪座山。

可一个姑娘成天自己爬山毕竟让人担心。后来,丽莎的新雇主,一对英国银行家夫妇,干脆帮她报名加入香港一个远足爱好者的组织。星期天的早上,丽莎在约定的地铁站与大伙会合,一聊天,大多数人都从事金融、法律等工作。丽莎不敢说话。

“在香港,菲佣好像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如果别人不问我话,我不会说什么。”丽莎说。可她的雇主不这么看,“你不该假设别人看低你,抬起头和他们说话吧。”这对夫妇总是强调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不让我尊称他们Sir和Madame,让我直接叫他们名字。”无论是出去和朋友吃饭还是去东南亚度假,这对英国夫妇都会叫上丽莎。“把我当成家人,总是鼓励我,我也可以去享受生活。”丽莎为这个家庭服务了13年,也被潜移默化影响了。后来遇上其他登山爱好者,丽莎总是大方说出自己的职业,有人犹豫不知怎么接话,丽莎就笑着说:“是啊,菲佣也可以去远足。用 人也是份体面工作啊!”

可当丽莎想去挑战香港以外的山峰时,困难马上就出现了。整整6年,她源源不断往家里寄钱,让原本住土房子的父母修了砖瓦房,开了一间杂货铺,自己却没有一点储蓄。不要说路费,她连一双更结实的登山鞋都买不起。“就像被拧干的毛巾。”28岁那年,她决心改变。她小心翼翼对父母提出,以后不会固定每月寄钱了,除非家里有特殊困难。亲人难以理解,“你怎么这么坏啊?你在这么富裕的香港打工,我们还在菲律宾啊!”想着父母的责怪,丽莎整夜整夜地失眠。可她还是对父母说了不。“那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就是为自己做一点点事情。”

她开始为登山存钱。这个月有钱了就添一双干旱天时用的登山鞋,下个月有钱了再添置一双下雨天时用的登山鞋。起初她总是舍不得,尽挑便宜货,后来才发现行不通。“穿质量不好的登山鞋太容易滑倒了。”

她的足迹也越来越远。香港的成熟山径有40多条,过去10多年里,丽莎全走遍了。她不满足,还要探索,她又去泰国、越南、新加坡探险历史遗迹山径,后来还登上了广东的丹霞山、马来西亚4000米的京那巴鲁山,还定期回家乡菲律宾,组织登山活动。

“她来到我们家的时候,已经是个登山爱好者了,还带我们一家去爬山。”丽莎最新一位雇主茱莉亚说,受了丽莎的影响,她也爱上了登山,最近每天跑步操练,准备去蒙古参加远足比赛。一年前,丽莎还曾经背着茱莉亚6个月大的小女儿,牵着8岁的大女儿,在香港大屿山进行了7公里的远足。

许多人都被她的活力感染。远足爱好者组织里所认识的朋友,常借给她登山器械,甚至赞助她出国机票。当听说丽莎想去挑战岛峰时,茱莉亚送给她一件羽绒服。

从岛峰回来后,丽莎更加闪闪发光了。她的名字多次登上英文报纸《南华早报》,菲律宾的媒体也报道了她的故事。5月5日,一家服务菲佣的NGO组织了一场讲座,邀请丽莎做主讲嘉宾。台下40多位听众,大多是生活在香港的中产洋人。他们想听听这位菲佣是如何获得动力和灵感,去改变人生的。

“每个人都有发光的潜质,只是需要一点机遇!”丽莎说。她曾幻想,如果有机会读大学,要做一个野心勃勃的律师,再存足够的钱去环游世界。可她毕竟不能彻底改变人生,不是吗?所以最终绕了个弯实现自己。

“我不可能有时间和金钱去环游世界,可是爬上高峰,不就等于俯瞰全世界吗?”丽莎说,她还要存钱,明年再去挑战岛峰,这一次,她要买一件质量更好的背心。

猜你喜欢

丽莎登山爱好者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登山
登山有几人
多用登山杖
直播答题爱好者
快递爱情
相声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