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唐“下西洋”的“路线图”

2015-11-05梁二平

丝绸之路 2015年6期
关键词:航海家使节黑衣

梁二平

2015年3月23日,陕西考古部门对媒体发布了一条考古新闻:“发现唐朝使节杨良瑶神道碑,其航海出使黑衣大食,比郑和下西洋要早620年。”这则新闻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引人关注。所以,这里不妨借此说说——

中国人提起古代航海,言必郑和。这让我很不舒服。2010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出版“海洋中国”专号时,曾约我写一篇文章。我就写了篇《中国古代航海家都去哪了?》谈了一个观点:中国古代航海者无外四种人,术士、太监、和尚、海盗;中国真正的航海家其实和世界上的一样,都是海商。只是在明代以后,他们被妖魔化为“海盗”。但太监(使节)与和尚们的航海,我以为,他们只能算是“乘船家”。这次考古新发现的大唐西航使节杨良瑶,其实与郑和一样也是宦官,也是一位“乘船家”。

最早“下西洋”使节杨良瑶

2015年3月23日,陕西考古部门对媒体发布了一条考古新闻:“发现唐朝使节杨良瑶神道碑,其航海出使黑衣大食,比郑和下西洋要早620年。”实际上,这个碑早在1982年就已发现了,也有人在三年前写过相关论文,只是那时没人将它和海上丝绸之路联系起来。2014年10月26日,泾阳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在该县云阳镇罗家村的田地里,发现一青石质龟形神道碑基座。经鉴定,该碑座为30多年前在此地发现的杨良瑶墓神道碑基座。在碑与基座合为一体之时,人们才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发现了它的重要价值。

关于神道碑:该碑体形高大,额篆“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九个字,有上千字的碑文。碑首高85厘米,碑身高190厘米,上宽94厘米,下宽102厘米,上厚24厘米,碑座为1.5米长、1米宽的龟形石座。杨良瑶卒于元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葬于同年十月十四日,即公元806年。神道碑为墓道用碑,建在地面之上。从碑体到基座的两次发现,为唐王朝与阿拉伯之间的使节往来,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见证。

关于杨良瑶的身份:杨良瑶(736~806),系云阳县龙云里(今属泾阳县云阳镇)人。杨氏世代荣耀,其曾祖为唐初功臣,官至云麾将军、右威卫中郎将;祖父怀贞,为许州别驾;父亲彦昱等,皆为处士。杨良瑶20岁左右,在有了两个孩子后,成为朝廷宦官。当上宦官之后,他又收留宦者希旻为义子,其身份地位骤然升高。唐肃宗永泰元年(765),他奉命说服在慈隰一带叛乱的狼山部落;代宗大历六年(771),宣慰安南、广府,不辱使命;德宗兴元元年(784),他赴回纥求师成功,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贞元元年(785)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

关于出使经历:贞元元年(785)四月,50岁的杨良瑶以唐德宗“聘国使”身份携带判官和国信、诏书,通过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这个外交使团在广州南海这个地方舍陆登舟,走过南海,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一直到两河流域,然后舍舟登陆,到达今天的巴格达,就是当时黑衣大食的首都。回国后受命主持修葺历代唐陵,参与洛阳平叛,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取得平藩战役的最后胜利。最后,杨良瑶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凭借功勋,成为唐顺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死后归葬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

现存的唐代正史文献中,尚未发现唐王朝正式派遣使节航海下西洋的确切记录。此神道碑关于杨良瑶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但媒体也不适讲“杨良瑶为第一位下西洋的使节”,因为《汉书》有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当年的汉使已到达所谓“西洋”印度。

开辟西洋航路的唐僧们

其实,纯粹以探险求仙为航海前提的,中国只出了齐人徐福。他以义无返顾的航海家气魄,驶向并开拓未知海域,他创建探险理论,申请立项,进而拉到皇家赞助,亲自领航出海……比之后来的唐僧们,这位方士更像一位职业航海家。

和尚为什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航海家”,这实在是一种找不出汉唐以前的,有名气、有记录的航海记录,所以,只好把这些坐船的和尚当作航海家了。最早出海求佛的是东晋法显。他留下了中国传世的第一部海外游记《佛国记》,但此书仅是一部“乘船记”,而不是一部“驾船记”,所以,作为搭乘者,法显地位再显赫,也算不上航海家,至多是海上旅行家。这不能怪和尚,人家是取经为本。大唐诸僧也是如此。

大唐义净,比之单程海上旅行的晋人法显进了一步,他是双程船票的“搭船者”。法显搭船取经的经历,成为后世的榜样。大唐和尚义净,即仰慕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的高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他从长安结伴西游,在广州得到资助,搭乘波斯商船泛海南下,唐高宗咸亨四年(673),义净到达东印度耽摩梨底国,后随着商队前往中印度,瞻礼各处圣迹,求经。唐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义净搭商船返回洛阳。

还有一位大唐高僧,参加了航海活动,他就是六次出海的偷渡者鉴真,但他不是“下西洋”,而是“下东洋”,这里就不说他了。还有一位“下西洋”,且“下”得最远的人,他叫杜环,不是和尚,是个出身望族的俘虏。唐天宝十年(751)大唐与黑衣大食争夺怛逻斯(今哈撒克斯坦东部)战役中,这位襄阳人被阿拉伯人俘获,带到了库法。此后,他乘机西游,最远到了西非摩洛哥。唐宝应元年(762),杜环搭阿拉伯船由海路返回大唐。

这些人都比785年才下西洋的杨良瑶起得早、贡献大。杨良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留下了文献中恰好缺失的大唐官派“下西洋”这一页。

唐人“下”的是什么“洋”

中国最早的海洋学者产生于战国。大家都知道齐国徐福,从秦始皇那里游说来投资,带上3000名童男、童女到海中仙山寻找长生草,结果一去不归。东临大海的齐国早就有说海的传统,但徐福只是小巫,他的前辈邹衍才是大巫。

邹衍曾在战国的“百家讲坛”——稷下学宫讲“海洋学”,眼界远在“海上仙山”之外。他认为,九州之外,“有裨海环之”;“裨海”之外是“赤县神州”;再外“乃有大瀛海环其外”。虽然,齐人最远也就跑到日本,没有远洋的实践,但邹衍却推导出了近海与大洋的概念。所以,徐福应算是最早的航海家,邹衍应是最早的海洋学者。

中国的所谓四海,很久都是不明确的,对于南海,或更远的太平洋,古人只已“涨海”称之。唐代“下西洋”,在唐代文献也只有“涨海”称之。

真正将大洋与近海做出相对明确的地理区分是明朝的事情。如同祖先以中原为中心指认“四海”一样,大明也是以中国为核心指认“四洋”。那么,往西方航行为何称为“下”呢?这与中国的文化有关,对于中国而言,皇城是中心,对于世界而言,则以中国为中心。中国人不仅认为,华夏之外皆是“夷”,而且,以天朝为上,往哪里去都是“下”,遂有“下南洋”、“下西洋”。

古代中国西洋与南洋不分,在天朝有限的视野中,印度即是“西天”,印度洋即是“西洋”,而真正的西洋——大西洋,国人从未听说。但中国人对“东洋”是熟悉的,只是古代中国不屑于“下东洋”。从史料上看,明代人是以婆罗(今文莱)为分界线,称婆罗以东为东洋,称婆罗以西为西洋。所谓“西洋”就是今天的南洋和印度洋。

印度洋的由来

印度洋,在公元纪年之前并不叫印度洋,大约在中国战国时期,印度洋叫“厄立特里亚海”,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所著《历史》一书中。其希腊文原意为“红海”。

公元1世纪时,曾有一部希腊商人所写《厄立特里亚海的航行》的地理著作。这部“航行记”,记述的地区包括非洲东海岸、阿拉伯海岸,直到波斯湾和印度河河口;绕过印度半岛,经斯里兰卡抵达恒河河口;继续向东,还描述了赫里色岛,即马六甲半岛;最东至提奈斯地区及其都城提奈,但究竟是指哪里,尚待考证。这是古代人第一次谈到从海路接近中国。中国的丝绸、棉花和纱线从提奈斯经过陆路被运抵巴克特利和巴里加扎,经过海路和恒河水道,被运抵马拉巴尔海岸的利迈里地区。这部“航行记”的资料不是第一手,不少资料是根据传说记载的。

公元1世纪时,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首次使用了“印度洋”这一名称。10世纪时,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豪卡尔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使用了“印度洋”这个名字。西方人正式使用“印度洋”这一名称是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7年东航印度之时,他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为印度洋。此后,这个名字逐渐被西方人们所接受,“印度洋”成为世界通用的称呼。

唐使为何要“下西洋”

古代中国“下西洋”的航海实践,从汉代以来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但官派使节远航印度洋的记载却很少,也就是说主动的海洋外交,在唐代以前是罕有的举动。杨良瑶神道碑留下了大唐使节“下西洋”的确切记录,非常珍贵,碑文中有一段是记述杨良瑶“下西洋”的文字:

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于远。届乎南海,舍陆登舟。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公于是剪髪祭波,指日誓众,遂得阳侯敛浪,屏翳调风,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颢淼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駈。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坠,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这段文字,记述杨良瑶剪发祭波,求海神保佑风平浪静。夜里靠海岸灯塔引路,白天与海上仙兽相伴而行。经过万国,传播大唐文化。但碑文并没有交待此行之目的。历史留下的空白,人们也只能是根据相关文献来推想。

大唐(618~907)初立时,松赞干布的吐蕃政权也刚刚确立(633),此前吐蕃没有文字,其文字记录的历史也始于松赞干布。此时,吐蕃势力强大,大唐也不得不靠嫁公主修好。这段时间,大唐西边就算太平。但天宝十四载(755),吐蕃政权再度东侵,夺取了长安至天山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诸镇,一度甚至打下唐都长安。大历十四年(779),代宗病逝,皇太子李适遵照父皇遗诏柩前即位,史称唐德宗(742~805)。

德宗在位26年,史有“建中中兴”之称,但朝政之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宦官再度得到重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785年杨良瑶才以“聘国使”身份出使西洋,处理“外交事务”。但具体要谈什么事情,也没有下文。历史留下的线索是,唐德宗执政期间,曾采纳了大臣李泌“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策略,使中唐政局稳定下来。或许,杨良瑶西航波斯湾,是想与黑衣大食连手“以困吐蕃”。为何不走陆路,或因西域战火,出使太不安全而有意避开。

唐德宗对宦官杨良瑶的器重,不限于现世,似乎还包括了来世。805年,德宗病逝,死后葬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的崇陵。此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周围约20公里。史载崇陵有陪葬墓43座,今名位均无可考。值得一提的是,唐德宗死后第二年,宦官杨良瑶也死了。近年考古发现杨良瑶墓的神道碑就出土于崇陵陵区边缘,想来这君臣二人不会是碰巧葬在一起,或可算陪葬墓一例。

黑衣大食与白衣大食

唐代人下西洋时,印度洋基本由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控制。“阿拉伯(Arab)”一词原为“沙漠”之意。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从7世纪初开始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起统一国家,随后便开始向“沙漠”四周迅速扩张。公元661年,倭马亚家族以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倭马亚家族是麦加贵族古来氏族中12个支系中最强盛的一支)。阿拉伯帝国由此兴起,阿拉伯语被指定为成为帝国官方语言,阿拉伯的政治、经济,还有文化,开始向外扩张。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通过战争迅速扩张帝国版图:东线至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相对峙;东南线至印度河信德一带;北线围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西线至摩洛哥,并于711年跨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入西欧伊比利亚半岛和比利牛斯山脉,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

猜你喜欢

航海家使节黑衣
林肯航海家
蔡奎全:一位民间使节的传奇故事
明朝时期朝鲜使节纪行诗中的登州诗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全新林肯航海家扬帆起航
巨人今晚就要来
一个人,一艘船,一本书——访航海家翟墨
黑衣“警察”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
海峡两岸的特殊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