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迁

2015-11-05赵亚梅

丝绸之路 2015年6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兰州

赵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试论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迁

赵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抗战时期的移民潮为兰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使得兰州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社会风习作为社会变迁最直接最细微的反映,不仅反映了战时兰州社会变化的力度与深度,也初步显示了兰州城市近代化的某些特点,是兰州近代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的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由于兰州是甘、宁、青、新四省的交通枢纽,也是苏联援华通道的中转站,沦陷区的一些机关、团体和学校纷纷避难迁兰。一时间,大量人口和社会团体涌入兰州,兰州成为支持抗战的大后方。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兰州社会长久以来的沉寂与封闭,为兰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在这场范围广泛的社会变革中,社会风习作为社会变迁最直接最细微的反映,不仅从侧面反映了战时兰州社会变化的力度与深度,也初步显示了兰州城市近代化的某些特点,是兰州近代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社会风习是一定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产物。它是某一地域的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感情、价值观、行为方式、行为规范等的总和。①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化,其主要诱发根源是战时的移民潮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战争所带来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引发兰州社会风习变化的主要原因。

首先,战争引发的移民潮,对兰州原有的社会观念和生活习惯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据甘肃省民政厅对全省人口的统计,抗战时期人口由1937年的6156192人,增加到1945年的6564165人(环县、合水二县该年人口未统计在内),而抗战期间“本省出征之壮丁数约近百万”。②这种短期的人口膨胀,显然是大量外来人口内迁的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兰州战时内迁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来源极为广泛。就整个抗战时期的移民情况而言,可分为三个层次:农业人口、知识阶层、工商业人士及市民。③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移民群体,拓展了兰州市民的信息思维空间,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强烈影响着当地民众的观念、心理。孙文本在谈到移民的影响时说道:“今东部各省人民移入西部,使东西两部风俗习惯,得接触的机会。不仅使一般人民知道全国风俗的不同,而且因互相观摩,而得融合改良的利益……此次大移民来自各省各县。一则安土重迁的人民,不远数千里跋涉而遍历风土人情大不相同的各城市乡村;一则从未出乡的居民,得见来自各地风土人情大不相同的人民,而与之发生各方面的接触。如此交互影响,不仅可以增加双方人民的见闻交际,而且可以渐渐破除历来根底甚深的地域观念。”④

其次,战时兰州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对社会风习的变迁起到了引导作用。抗战爆发后,外省许多报纸、剧团、书画社内迁兰州,形成了兰州大众传媒的战时繁荣期。20世纪20年代的兰州,宣侠父是这样说的:“偏僻的兰州,使我们看不到一种时代的刊物和书籍,恍如封闭在铁的罐头里面,思想是不知不觉的退化着,这真是一件无法救济的忧虑。我们饱受书籍贫乏的痛苦,有时在朋友处,看到一册两三个月以前的东方杂志,就会当作珍宝一样的看待。”⑤但到1938年,兰州的救亡刊物达十几种之多,在甘肃宣传史上盛极一时。随着国内大片土地被日寇攻占、政府西迁重庆,一些内地出版机关和编辑人员、进步文化人士辗转来到后方兰州,使得甘肃期刊发展得汹涌热烈。其中《西北青年》、《妇女旬刊》、《战号》、《回声》、《老百姓》、《甘院学生》、《热血》、《抗敌》、《若干》、《现代评论》、《民众通讯》等抗战刊物各有特色,争奇斗艳;一些销售进步书刊的书店也在兰州成立,如兰州书报社、生活书店等,它们会收订一些外地刊物,如《解放》、《新华日报》。⑥抗战前,兰州人唱的听的几乎只是秦腔,仅有的两三个秦腔演出戏班演出的剧目多是传统戏。抗战爆发后,兰州戏剧舞台陆续多出了几个剧种,除了秦腔还有蒲剧、豫剧、京剧、歌舞、话剧,文化社、新兴社正兴社、晋声蒲剧社、快乐生力社、西北抗战剧团、王氏兄妹剧团等近20个剧团空前兴盛。⑦各剧团演出内容非常丰富,大量宣传抗日救亡,揭露日寇的残暴行为,以及赞扬历代民族英雄的剧目不断出现,演出形式生动新颖,演员的演出形象活泼,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这些剧目为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丰富大后方人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大众媒体,向兰州市民传递了新鲜的社会信息,推动了兰州社会风习的改良。

再次,经济和教育的战时发展,为兰州社会风习的变迁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基础。抗战期间兰州交通的改善,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扩大,不仅为兰州市民生活习惯的变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扩大了兰州市民接受外来信息的空间,使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及生活方式逐渐发生转变。而战时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则使一批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近代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领导兰州社会习俗变革的先锋。

由此可见,战争的爆发和大量人口的内迁,打破了兰州人旧有的生活节奏、生活秩序、生活条件及礼仪风俗,人们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正如孙文本先生所说:“抗战期间,生活上一切因陋就简,可以省却许多平时的繁文缛节,我国社会上不少风俗礼仪或可因此而得合理化与简单化的机会。”⑧

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衣食住等生活方式逐渐新潮化和生活习俗的革新。抗战时期的内迁人口,多数来自东部和南部等较发达的地区。首先吸引兰州人的,便是他们新潮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示范之下,兰州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宣侠父笔下20世纪20年代兰州的学生是这样的:“这批中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穿着土布的长袍马褂,鼻上架着铜圈的古老眼镜,我们虽然不一定以服装漂亮来做思想进步的标准,但是他们这种古色古香的前代衣冠,多少可以表示出他们保守的精神,未免使我们望而却步。”⑨看来即使在五四以后,兰州由于交通不便,对于京沪流行的新装很少接触,其服饰基本沿袭清俗,只有为数不多的公职人员穿着中山装,留分头或平头;抗战时期,民风渐开,移民带来了新的服饰装扮,既漂亮又方便。开明家庭的妇女恢复天足,时髦女性还流行穿旗袍,甚为时尚。

抗战时期兰州饮食习俗最大的变化,就是各地风味不断涌入,打破了战前单一的饮食习惯。西餐馆、咖啡厅也大举进入兰州,许多上流社会人士常到这里会客休闲,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髦之举。对外来风味的吸收乃至西式糕点、餐饮的喜爱,也已成为抗战时期兰州饮食习惯的一个特色。

与服饰、饮食相比,抗战时期兰州的建筑也有变化。20世纪40年代的兰州盖起了西式建筑,比较时尚的建筑有西北大厦、水利大楼、贸易公司大楼、女中美龄堂、省银行大楼等。⑩而且出现了招待所,环境、服务都不错。与旧时的客栈相比,这种新式旅馆不仅在规模和建筑上突破了小本经营和土木结构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在内部设施上注重了卫生条件和现代附属设备。

抗战时期的理发也有很大的革新。战前兰州的理发店古老而简单,理发的主要工具是剃头刀,而且服务对象几乎没有女性。战时的疏散,使兰州出现了很多新式理发店。这些理发店光线充足,工具考究,顾客坐的椅子舒服,理发工具要消毒,理发师也要戴上口罩。理完发后,还要给顾客洗头,洗完了,头发未干,还要用吹风机把头发吹干,一直到顾客满意为止。这种新式理发店,非常受人欢迎。此外,一些理发店还有烫发设备,一些爱美的女士纷纷前往尝试。

抗战时期,兰州的一些传统礼仪习惯也得以革新。比如一些青年人受欧化风气的影响,放弃举行传统的结婚仪式,而采用新式婚礼或集体婚礼。婚礼基本上废除了传统婚礼遵循的“六礼”,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或经别人介绍认识,彼此情投意合后便举行婚礼。当时的《甘肃民国日报》就有这样的订婚启事,如周志龙、白秀莲订婚启事:我俩承熊汶德、吴老太太两位介绍,并经双方同意,谨择于十一月二十日在兰订婚,特此敬告诸亲友。⑪举行婚礼时,请一二位年高有望者为证婚人,立于中间,另请介绍人、男女主婚人立于证婚人左右,新夫妇盛饰对立,向来宾行新式的三鞠躬礼,证婚人训辞,介绍人致辞,来宾致辞,主婚人答辞,新夫妇一一鞠躬答谢,婚礼遂告完毕。夫妇摆几桌宴席,宴请宾客,尽欢后散。⑫

第二,社会观念逐渐开放。兰州由于地处边陲,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旧礼教的严格控制下,社会观念十分封闭陈旧,尤其是男尊女卑和包办婚姻的观念十分顽固。抗战爆发后,随着内迁学校的涌入和外来民主开放风气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观念首先受到了激烈冲击。人们不仅逐渐接受了让女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而且在行动上纷纷响应。据《甘肃省志·妇女志》统计,兰州女子中学从1940年创办起招收学生140人,到1945年增至394人,五年间增加了近3倍,这五年共招收学生1802人。毕业生人数也在增加,从1940毕业生是零,到1945年毕业生增为85人,前后五年共毕业260人。可以看出,女子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

而妇女解放意识的萌发,又直接推动了婚恋观的日趋开放。兰州人的婚姻长期以来都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观念。陈旧的婚礼习俗,带来了许多畸形的社会现象,造成了无数家庭的悲剧。在旧礼教的统治下,多妻制成为天经地义的合理现象,城乡纳妾蓄婢之风十分盛行。抗战爆发后,大量新式学校的迁入和兴办,男女同校制的实施,使兰州学子在充分感受到宽松开放的新风气的同时,也有了更自由和更广泛的交往机会。加之此时许多宣传婚姻自由的书籍、文章的流行,社会上男女社交自由度的增加,都推动了婚姻自由的风行,使男女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要求强烈起来。知识界、职业界的一批青年男女,要求打破陈旧的婚恋观,呼吁婚恋自由。他们抛弃传统的门第观念,强调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标准,不顾家庭社会的反对,大胆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侣。《甘肃民国日报》有这样的退婚启事:“龙懿霖、闫玉兰退婚启事:我俩前蒙王君介绍,有订婚之言约。□因原来取□玉兰,本人同意此项婚姻,□同原介绍人王君秀□并萧君新民将原送订婚财物完全退回,双方情愿退婚,特此声明。”⑬可见,当时在城市,婚嫁自由了很多。

第三,社会心态渐趋宽容平和。抗战时期,若论兰州变化最剧烈的,莫过于从一个封闭的世界变为一个聚集了四方来客的移民社会。大量的外来人口,不仅为兰州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促进了兰州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他们与兰州人朝夕相处的岁月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宽容、平和的移民社会心态。抗战初期,大批外来人口刚刚涌入兰州时,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的市民对他们充满了好奇与怀疑,加上移民的到来使得兰州物价飞涨,“八年抗日战争是甘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兰州市零售物价增长近1000倍”,⑭而且有语言障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乡人逐渐成为兰州社会发展的一个支柱,他们所带来的新文化、新思想,甚至生活习惯,开阔了兰州人的眼界,大大增加了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兰州人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开始由怀疑、否定转为吸收、认同,心态日趋开放。与此同时,这些外乡人在饱尝了离乱流亡之后,大多以兰州为家,同兰州人民一起工作,一起劳动,一起支援抗战,共同的追求和奋斗,使他们与兰州人民逐渐相互理解和接受。比如,“沿海大城市沦陷后,一些在全国知名的文化人士如顾颉刚、萧军、塞克、丛德慈(原西安《解放日报》总编辑)、矛盾、张仲实、赵丹、王洛宾、王为一、吴渤(白危)等,在兰州除了办报刊,还进行讲学、演讲等活动”,⑮这对兰州的抗日文化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化,是在突发的战争环境中形成的,它所展现出来的鲜明特色及深刻启示很值得我们关注。首先,突发外力在兰州社会变迁中起了决定作用。兰州虽为兰州省会,但因偏居内地,无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可言。“盖甘省全境皆山,偶得一盆地,即建城市,山性使人塞,遂至相习成风,以一县为一交通单位,非有大事,则足不出境。”⑯交通不便,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境况。纵观兰州城市近代化的进程,外部力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迁正是在移民西迁的难得机遇中实现的。这种独特的变迁模式,使兰州在短短的几年内出现了社会风习的飞跃式变革,但这种飞跃犹如昙花一现,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由于先天不足之症,加上缺乏相应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所以当外力衰减下去后,刚刚潮涌而来的新观念、新风尚随即削弱,兰州最终未能形成崭新而稳定的社会风习。战时兰州城市发展因外力介入而兴旺,却又因外力撤走而衰退,缺乏自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中教训值得深思。其次,战时兰州社会风习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社会风习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直观反映,但是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制约。战时兰州社会风习的变化由于主要是在外力推动下取得,故而具有较明显的不均衡性。一方面,就社会风习变化的影响对象而言,社会中上层、知识界、职业界人士由于接受的信息多、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所以他们是社会风习变化中的活跃群体;而生活贫苦的下层人民,则往往滞后于社会风习的变迁步伐,表现出一定的消极性。另一方面,就社会风习变化的具体内容而言,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易受外界影响的生活习惯变化较为明显;而婚丧礼俗、节日礼仪、生活观念等因长期以来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所以变化不够显著,这也使得兰州社会风习的变革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感性的、较低水平的层面上,缺乏发展后劲。

综上,抗战时期兰州社会风习的变迁,不仅反映了兰州城市近代化的曲折、艰难的前进道路,也为兰州的社会发展模式留下了可贵的启示,值得我们关注。

[注释]

①宋喆、曾鹰:《社会风习及教育启示》,《教育评论》,2012年第4期。

②甘肃省档案馆:《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第二辑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6页、第342页。

③李建国:《抗战时期的移民潮对西北社会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2008年第1期。

④⑧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第261~262页、第261页。

⑤⑨宣侠父:《西北远征记》,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85页、第86页。

⑥全士英、关维民:《“八办”与兰州的抗日救亡运动》,《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第73~74页。

⑦田力:《抗战八年是兰州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第200~205页。

⑩⑪⑭⑮刘光华主编:《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1页、第370页、第151页、第163页。

⑫《甘肃民国日报》,1941年12月31日,星期三,第一版。

⑬《甘肃民国日报》,1941年12月18日,星期四,第一版。

⑯顾颉刚:《补助西北教育设计报告书》,《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

K8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6-0032-03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兰州
抗战时期湖南初级中学音乐教育初探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外公的梦叫兰州蓝
兰州琐记
兰州炸百合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