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过兰州
2015-11-05王文扬
王文扬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黄河,知道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书本上说,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麓,九曲十八弯,浩浩荡荡汇入大海。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象她奔腾的模样、宏大的气势和那隐藏在河底的秘密。那时候就想,这是一条怎样顽强的河流,竟然如此伟大,配称作我们神圣的母亲河,又是什么样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她无怨无悔绵延5464公里,闪烁着大地的光芒。对于没有见过大江大河的我来讲,所有的想象都是那么美丽,每一次想象都充满了强烈的向往。终于有一天,我悄然来到了她的身边,一住就是20多年。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兰州上大学。兰州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而我就读的学校又正好坐落在黄河岸边。记得刚去学校报到的时候,父亲来送我,我们乘坐夜班车来到兰州。车过一座铁桥时大约凌晨5时,天还没有完全亮,忽然听到有人在说,这就是黄河。我一脸睡眼惺忪却又是迫不及待地隔着车窗使劲向外张望,夜色迷蒙,河水和大地一个颜色,河面平缓而又安静,静得让人有些着急,与我脑海中闪过的黄河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画面相距甚远。尽管如此,我还是有些小小的激动,不管怎样,这就是那条传说中的母亲河,也许她在此时此地是安静的脸庞,或者她在彼时彼地会是澎湃的模样。
上大学期间,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亲近黄河,感受她博大的胸怀,面对她自言自语,伴着她的安静而安静,感受她的忧郁而忧郁,体味她沉默当中的厚重,提醒自己简单的人生,看着她愉快地流淌,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爽朗。黄河在黄土地上流淌,但她却是这块黄土地上的一面旗帜,见证着历史风云和这片流域的变迁。沧海桑田,古往今来,她看到了这里曾经“大漠孤烟直”的场景,也看到了这里的今天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大爱不言,这就是母亲的胸怀。
在兰州黄河段南滨河路上有一座《黄河母亲》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雕塑讲述的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在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孩子,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的华夏子孙。黄河母亲秀发轻拂,神态慈祥,爱和善良凝聚在轻轻一笑之间。右侧的男婴顽皮可爱,尽情享受着幸福的童年时光,眼神中闪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雕塑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这些源自彩陶之乡的原始图案,讲述着这里悠远的历史文化和那些神秘先祖的故事。作为兰州的标志性雕塑,黄河母亲也代表了兰州形象,素朴、和善、坚毅,于无声中诠释着大爱,在平凡中流淌着果敢,“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这是兰州精神,也是黄河母亲的故事,她的眼神柔情似水,又深邃悠远,仿佛正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又在期待着这里的明天和那些灿烂的高原故事。
沿着黄河母亲雕塑两侧的台阶往下走,就一直可以走到黄河水边。对面不远处是金城关,金城关往上是白塔山。黄河水流过这一片时水情平稳,再加上这一地段又处在兰州城区之间,往来人流较大,外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我们随随便便就可以看到黄河上的一种古老摆渡工具——羊皮筏子和它们的主人——筏子客。羊皮筏子是黄河上滋生出的独特交通工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羊皮筏子用羊皮或牛皮扎制成,制作它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据说要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羊皮筏子就制成了。羊皮筏子轻便灵活,能拆解,易携带,小筏子上蕴藏着大智慧。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山夹一城,黄河穿城过,羊皮筏子在曾经的岁月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摆渡行人,运送物品,几乎就是黄河上一座座移动的桥梁。如今,它的实用功能已经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却是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陡然上升。坐在羊皮筏子上游览黄河,水在举手间从羊皮胎的空隙中自在地穿过,游人彷佛坐在水上漂流,虽无惊心动魄,却是惬意快活。与羊皮筏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河上往来穿梭的快艇,这是一幅速度和耐心的画面,又彷佛历史和现代文明在这条大河上的握手。有句俗语说:“兰州有三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虽然说得有些夸张,却足以看出兰州人对羊皮筏子的尊重和热爱。
说到黄河流过兰州,就不能不说在兰州境内那座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中山桥。中山桥,桥名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定,大家习惯上称作“黄河铁桥”,它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黄河第一桥”。沿着南滨河路,行至白塔山对面,一座历经沧桑却又雄姿勃发的百年老桥便赫然呈现在眼前了,说是百年,其实它已百年有余,建于1907年,由德国商人承建。桥的左边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五个汉简大字“天下黄河第一桥”,是甘肃著名书法家黎泉先生的墨迹。桥的右边矗立着一根粗大的铁柱,长约6米,重达10吨,名曰“将军柱”,是明洪武年间黄河上修建浮桥所用。行走在中山桥上,弧形架拱梁铁桥一览无余,历经冰凌冲击、洪水冲刷、地震摇撼、风雨剥蚀、车船碰撞、战争洗礼,百年沧桑,它依然坚强挺立,仿佛戍边的战士,又如古代的信使,讲述着发生在黄河边的故事。对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来说,中山桥上刻下了太多太多的象征符号和历史意义。它是纽带,连接南北;它是钥匙,开启通途;它是天使,迎来和平;它是历史,又迎接着未来。赵朴初先生的诗句从简单中道出了这里的精彩。
举头迎白塔,
缓步过黄河。
对岸两山峙,
中流意兴多。
兰州水车是黄河兰州段上的又一个亮点。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灌车”,起源于明朝,是古代兰州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相传为兰州人段续所造,至今已有着近500年的历史。段续是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他在出任云南道御史期间,对当地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归故里,在兰州创制了适合本地的水车。兰州水车是一种利用黄河水流自然冲击力的水利设施,它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是兰州人民智慧的结晶。置身兰州水车博览园,各种形制、大小不一的水车依次排开,脚踩的、手推的、自转的水车让人大开眼界,不由得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仿佛天赐。兰州也被称作“水车之都”,20世纪50年代,兰州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八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流水似欢歌不绝于耳,水车奏响的是生活的乐章,流出的是幸福和希望,展示的是独特的黄河文化和古老的黄河文明。
黄河见证着兰州的变迁,羽化成蝶,蓦然美丽。先是40里黄河风情线铺开了这座城市的温馨和美丽。温馨是因为舒适,美丽是因为成熟,宛如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兰州人都说兰州没有路,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山夹一城,东西狭长,南北限制,而北滨河路的华丽亮相让这座城市喜不自禁,黄河两岸相继建成的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女娲补天、近水广场、亲水平台、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湿地公园,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则让黄河的两岸焕然一新。路宽了,文化元素越来越多,人的心亮了,这里的生活多姿多彩。记忆中的那片桃园已经不再,深隐在这条北滨河路上,而当年的那条臭水沟也已经犹抱琵琶,被繁华的金牛街取代,熙熙攘攘,讲述着另一种开始。黄河上架起了很多现代化的桥梁,或直接,或大气,或雄伟,又真实,黄河边的过去成为历史,河水珍藏着所有美好的记忆。
如兰之州、如家之城,兰州的魅力正在走出这片名叫黄土高原的土地。2011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连续几届赛事汇集了许多国际好手蜂拥而至。比赛线路沿着兰州的城市名片——黄河风情线展开,沿途山静水动,风景宜人,黄河的美、城市的热情、兰州人的真诚、牛肉面的故事又一次次地走入世界的眼球。黄河无声,真爱不言,黄河见证着兰州的努力,兰州继续着黄河的传奇。
雁飞过,人也去,黄河依旧含蓄。这里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些在情理之中,有些却在意料之外。以前知道兰州的人也知道兰州的风沙和污染,曾几何时,兰州的污染让世界震惊,还以为这里藏着什么惊天秘密,还有很多人提起兰州,想到的就是荒漠、戈壁、沙尘和骆驼,兰州和沙尘暴之间总是有着那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挥之不去。可是就在那么一天,确切地说是从那么一年开始,这样的认识已经悄然改变。兰州的天蓝了,风沙依稀,星月可见,这是几代兰州人做梦也难以相信的真实。兰州历史性地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空气指数在西北地区遥遥领先。还是那片天,还是这块地,黄河见证着兰州的奇迹,奇迹是因为兰州人的执着和努力。这样的奇迹发生在没有奇迹的岁月里,而这样的奇迹又天经地义。我和许许多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一样,因为兰州的蓝天骄傲和自豪。我曾不止一次因为这样的蓝天感动不已,站在黄河边久久凝望,仿佛看到了已知的幸福。
黄河流过兰州是这座城市的幸福,这种幸福早已经开始,现在还在继续。我曾和一位工程师聊天,他是冬泳爱好者,黄河里冬泳也是这座城市动人的风景,他给我讲述了很多他冬泳的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曾几次从黄河里救起了在冬泳中遇到危险的陌生人,我问他当时怕吗,他说怕,我再问他为什么去救呢,他说是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尊重。那天,我猛然明白了黄河和她流过的这座城市的魅力,互相尊重使她们变得愈发美丽,而尊严又让这种美丽生生不息。
(本文为2014年“毅然杯”丝绸之路·兰州文化散文大奖赛三等奖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