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问题”求解探究

2015-11-05冯永乐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动点数形变量

冯永乐

[摘 要]

动态问题变化形式多样,综合性强,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揭示变量与变量,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解决动态问题。

[关键词]

动态问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动态问题是应用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变化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可归纳为动点、动线、动形三种类型。它的综合性强,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查,在考试中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类问题思维跨度大,而且还需要有动与静的辩证思考等等,学生觉得难度大。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就应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采用“动静结合,以静制动”等思维方法,揭示变量与变量,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动态问题背后蕴含着核心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从而达到掌握解题思路及探究方法。

一、动点问题

(一)动点形成函数问题

例1.如图,点P是□ABCD边上一动点,沿A→D→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BAP的面积是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分析:分三段来考虑点P沿A→D运动,△BAP的面积逐渐变大;点P沿D→C移动,△BAP的面积不变;点P沿C→B的路径移动,△BAP的面积逐渐减小,据此选择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注意分段考虑。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画图,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将问题分解成几个“静态”问题,由“动”转化为“静”求解。

(二)动点形成最值问题

例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m)(其中m>0),顶点为D。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系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当m=2时,点P为第三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APC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点P的横坐标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S的最大值;

(3)分析:①利用交点式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先求出S的表达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图形面积计算等知识点。第(2)问重点考查了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函数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三)动点形成的存在性问题

例3.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与y轴交于点C。若点P,Q同时从A点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AB,AC边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停止运动,这时,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A,E,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E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①将A,B点坐标代入函数y=x2+bx+c中,求得b、c,进而可求解析式及C坐标。

②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况,AE=EQ,AQ=EQ,AE=AQ。借助垂直平分线,画圆易得E大致位置,设边长为x,表示其他边后,利用勾股定理易得E坐标。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性质、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二、动线问题

例4.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BC=10cm,AD=8cm。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垂直于AD的直线m从底边BC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DA方向匀速平移,分别交AB、AC、AD于E、F、H,当点P到达点C时,点P与直线m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当t=2时,连接DE、DF,求证:四边形AEDF为菱形;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PEF的面积存在最大值,当△PEF的面积最大时,求线段BP的长;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刻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①如图1所示,可证明AE=ED=DF=FA;

②如图2所示,首先求出△PEF的面积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③如图3所示,分三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分别求解,其中第一种情况不存在。

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涉及动点与动线两种运动类型。第(1)问考查了菱形的判别方法;第(2)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图形面积及二次函数的极值;第(3)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三、动形问题

抓住变量与不变量,探索平移、旋转和翻折等几何图形变换的解决方法。

(一)几何图形的平移变换

例5.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CB=90°,AC=6,BC=8.沿斜边AB边上的中线CD把这张纸片剪成△AC1D1和△BC2D2两个三角形.将纸片△AC1D1沿直线D2B(AB)方向平移(点A、D1、D2、B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D1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过程中,C1D1与BC2交于点E,AC1与C2D2、BC2分别交于点F、P。

(1)当△AC1D1平移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D1E与D2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设平移距离D2D1为x,△AC1D1与△BC2D2重叠部分面积为y,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对于(2)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重叠部分面积y等于原三角形ABC的面积的[14],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抓住此图形在平移过程中的角的不变量,线段的不变量,用变量x表示D1E、BD1、D2F的长,利用相似三角形、方程思想和以静制动的思维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几何图形的旋转变换

例6.将一副三角尺(在Rt△ABC中,∠ACB=90°,∠B=60°;在Rt△DEF中,∠EDF=90°,∠E=45°)如图①摆放,点D为AB的中点,DE交AC于点P,DF经过点C。

(1)求∠ADE的度数;

(2)如图②,将△DEF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0°<α<60°),此时的等腰直角三角尺记为△DE′F′,DE′交AC于点M,DF′交BC于点N,试(下转第33页)(上接第19页)判断[PMCN]的值是否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PMCN]的值;反之,请说明理由。

分析:①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D=BD=[12]AB,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求出∠BDC=∠B=60°,再求出∠ADC=120°,再根据∠ADE=∠ADC-∠EDF计算即可得解;

②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可得∠PDM=∠CDN,再根据然后求出△BC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D=6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CPD=60°,从而得到∠CPD=∠BCD,再根据两组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断出△DPM和△DCN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PMCN=PDCD]为定值。

本题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以静制动的思维方法的应用。

(三)几何图形的翻折变换

例7.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AB=6,E是边BC上的点,以AE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落在点F处,连接FC,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__________。

分析:①如图1,当∠EFC=90°时,且点F在对角线AC上,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设BE=x,表示出CE=8-x,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AF=AB=6,EF=BE=x,然后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可得BE=3;②如图2,当∠CEF=90°时,且点F在AD上,判断出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BE=AB=6。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化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类题目,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是常用的方法,本题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在数学知识应用中,常常遇到关于图形变换问题的求解,就其变化方式而言,主要由点、线、面的变换而得出的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找出变与不变的关系,由动到静,由静想到动。此类问题的应用广泛,举不胜举。在学习和教学中要善于归纳小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万变不离其宗,当然因其解题过程渗透数形结合、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归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周冬琴.“图形运动问题”教学中难点的分析与突破[J].中小学数学,2013(12).

[2]陈龙彬.谈谈初中数学“动态问题”的分析策略[J].中小学数学,2014(3).

[3]卢海明.探析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J].福建中学数学,2014(1、2).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动点数形变量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突破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动中求静
解析几何中两动点间的距离的最值类型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