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
2015-11-05凌学军
凌学军
【中图分类号】G633.2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7年秋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湖南开始的高中政治课改正式启动。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有的甚至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课程在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一 没有必要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要统一的观点,但要注意:提出问题时千万不可忽视激发情境的有机渗透,否则,课堂就会枯燥无味。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
笔者近年来在校内外观摩政治课堂教学比武和平时对老师的听课及交流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煞费苦心”,好象课堂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为了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教师辛辛苦苦创设了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大量情境,由于教学情境的设置离不开广大学生的参与,于是学生们也被广泛地发动起来,上网、泡图书馆,忙得“不亦乐乎”,或许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刚开始时,学生也觉得很新鲜,可长此以往,不但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由于陷入了一定的“套路”而失去新异性。
二 没有必要将课堂变成表面热闹的戏剧舞台
如果有人说,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就是戏剧舞台,我相信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将对此予以坚决否定。但是在听课中发现,有一部分教师片面地将新课程理解为“活动教学”,改“以讲为主”为“以活动为主”。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就这样,学生变成演员和观众,热闹非凡,但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一节课,课堂上学生将事先准备的内容分小组汇报,具体分为新闻组(有文字,有图片)、访谈组(有采访,有调查)、活动组(有作品展示,有情境剧场),还有小组辩论场,等等,好不热闹。我悄悄问身边的同学,学习完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摇摇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追求“生活化”“活动化”,不能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 没有必要过于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
就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说,客观存在能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上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观摩课、研究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落后的表现。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结果搞得课件本身“花里胡哨”煞是好看。上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课件提供的影视画面等“久久不能忘怀”,这些画面起了喧宾夺主的负面作用,加上老师省去了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学生记笔记就跟不上,更不要说有时间消化和反馈知识了。笔者曾经有一学期就对所教班级做过试验,在有三个班都是基本都是采用多媒体授课,而另外三个班是采用传统方式教学,结果考试后发现采用传统方式教学的班级成绩比采用多媒体讲课的班级还是好得多。事实证明事实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也就是说在追求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决不能丢掉传统教学合理的“成分”。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没有必要把政治课堂教学变成“金口玉言”
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能点明的问题,非得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新课程拒绝“填鸭式”“满堂灌”,但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讲或者开口就是“金口玉言”。必要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及时理清知识脉络,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得以凸现。此外就是要求“精讲”,“精讲”就是要求教师讲解时讲清、讲透,讲该讲的话,不讲或少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
五 没有必要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把老教材上的相关知识补充进来
现在的政治教材内容比过去简单多了,但老师并没有感到轻松。我们一线的老师很困惑和无所适从:现在编书的一班人马,教学的是一班人马,编写教材练习的是一批人员,高考考试命题更是另外的一些教授和专家,他们有的没有在一线教学,对基础教育不是很清楚,有些题目并不简单,还涉及老教材内容。而我们高中的老师大多教过多年的老教材,对老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轻车熟路,对新老教材更替中删减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自然或不自然的补充进来,这样老师就普遍反映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没有真正减轻负担,这与新课改精神不符合的。
笔者认为,我们的老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仔细研究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对老教材大胆的取舍,恰当地使用教材,搞好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轻视考试这个环节是不应该的,但一切为了应试教育更是不对的,不能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一切以考试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要坚决反对。以上是我对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一些反思。新课改的路还很漫长,让我们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