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2015-11-05俊,贾煜,桂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发展

黄 俊,贾 煜,桂 梅

(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国外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黄 俊1,2,贾 煜1,桂 梅1

(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政府规划、集约发展、智能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德国和美国典型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总结了日、德、美三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中国现阶段城镇化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行政干预过度、资源利用混乱、交通困境显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典型实践和尝试,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取向,分别是以多层级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协调型城镇化战略、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型城镇化战略、以政府科学引导为核心的调控型城镇化战略和以交通系统优化为核心的智能型城镇化战略。

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情来看,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个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1]中国的城镇化不仅对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八字方针”,给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外城市的发展在“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四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文献回顾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不断涌现,马克思、恩格斯是研究城市化问题的先驱者之一。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 8 5 7-1 8 5 8年草稿)》中,马克思就明确使用了“城市化”一词,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揭示了工业、商业、资本、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以及在这一趋势中所呈现的城市形成发展机制[4]。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空间由源地向周围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跳跃扩散等形式,并建立了与城市体系形成的对应关系[5]。随后,Hirschman的“极化增长”理论[6],F r i e d ma n的“核心-外围”模式及其模拟的城镇群体运作过程等,都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将城市化的空间扩散具体化的学说[7]。加拿大地理学家McGee在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实证研究后,区别于西方传统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提出了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他建立了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全新概念,认为亚洲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是通过乡村逐步向“城乡一体化”转化,在其人口、经济达到一定的积累后,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8]。Gottman提出了崭新的“大都市带”的概念,认为在美国东北海岸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若干都市区形成的一个巨大整体[9]。之后,Scott在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全球区域城市”的观点[10]。很明显,不管是哪一种理论学派或者研究视角,城镇化都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要考虑社会、生态、城乡平衡等因素,以及解决大城市、特大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国内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在一段时期内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以单卓然和黄亚平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11]。十八大报告最终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即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孙雪等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推动主体、推进机制和推进策略五个方面对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新型城镇化不仅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数量与规模的发展模式,而且更注重内涵与质量的提升,强调完整城镇体系构建和城乡统筹发展[12]。张占斌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总结了新型城镇化的四大特点:(1)带动统筹城乡的发展和延续农村文明;(2)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3)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包容性、和谐式城镇[13]。三是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标准。曾万涛通过梳理前人文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标准不能单看城镇人口的比重,还应该考虑“城乡一体化”,既包括了城镇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人口素质等,也包括农村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等[14]。曾志伟等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15]。四是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倪鹏飞提出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建设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16]。宋洪远认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人为核心,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17]。

二、国外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及经验

(一)日本城市发展的模式选择及经验

1.日本城市发展的模式

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与中国、俄罗斯隔海相望。虽然地狭人稠,但城市化程度极高。世界银行统计,早在1960年,日本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63.3%,其后还一直缓慢上升,至2012年,已经达到91.7%,位居世界前列[18]。基于地狭人稠的现实状况,日本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逐渐向特大城市迁移,在此高度集中。与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相比,日本的特大城市发展不仅集约化程度高,而且在生态、智能方面的建设也值得研究和借鉴。

(1)集约低耗的城市发展。日本的集约化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大力发展大城市,并且在城市发展中推广节约型消费,大城市居民家庭的住宅面积和楼层高度较其他国家狭小和低矮。在低耗方面表现为对交通的控制:一是优先和重点发展高效快捷的轨道交通;二是大力推广节能政策,减少汽车消费,如严格控制公务用车,颁布严格的停车收费制度等[19];三是实行“自产自销”政策,鼓励城市民众就近消费农产品,以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为实现低碳社会作贡献。

(2)智能城市建设战略。一是推动医疗、健康的电子化。当前日本各城市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在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各类医院大力推广东京电子病历系统,并已基本普及,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和知识库被整合在一起,网络化和移动化已基本实现[20]。二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建设:首先是交通控制智能化,主要通过控制交通系统,对马路上的红绿灯、交通信号灯等进行智能自动控制;其次是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化,通过建立全国电子信息交互平台,日本交通系统已经实现了部门信息的共享;最后是城市停车便利化,日本通过建立各地区停车场的云平台,实现了停车车位的网络查询[21]。

(3)绿色低碳的城市规划。一是低碳社会建设。日本颁布《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手册》,从城市规划结构布局、交通、能源、建筑和绿化等方面制定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措施,从宏观层面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二是低碳经济建设。日本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一系列循环经济工业园,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三是城市节能减排。日本制定环境能源技术创新战略,挑选出跨时空能源利用技术、节能型信息生活空间创造技术等五大领域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助攻目标。在住宅、办公楼、工厂、学校等集中使用太阳能发电,对信息通讯系统进行绿色节能改造等[22]。

(4)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许多欧美城镇有所差异,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来进行,并且逐年增加投资金额,其比例约为国内总支出的15%~20%,如对教育的投资从1950年以来就不断加大,在小城镇中建立了大量的学校。此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会因地制宜为城镇设计发展方向,为建设现代化城镇贡献力量。

2.日本城市发展的经验

(1)城市发展要注重集约与低碳建设。由于日本土地资源的限制,如何高效集约地利用资源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建设集约低耗的生态城市是其城镇化发展的不二选择。日本政府除了实行建筑低碳化外,还引导居民选择低碳物品,推广低碳理念,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限制汽车消费等措施也为促进城市发展和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2)信息技术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引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信息产业的繁荣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日本智能城市建设现已初见成效。目前智能医疗、智能交通和智能停车系统已经建成,光纤网络已经进入城市的各个环节,有线电视已经成为家庭信息终端机。据统计,采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来运行的城市,可以提高的效率高达70%;相反,如果放任硬件堆积的大城市无序发展,其城市效率将每年降低10%[23]。

(3)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视低碳、环保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运营模式方面也与西方国家不一样,除了中央和地方进行拨款外,还可以发行地方债券,这些举措使得日本城镇之间的联系加强,为城镇化发展创立了条件。

(4)政府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显著。政府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对国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划。此外,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城镇化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随处可见日本政府的影子,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德国城市发展的模式选择及经验

1.德国城市发展的模式

德国国土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8 000多万,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城镇化率达到96%,超过世界上90%的国家。德国的城镇布局相对合理,形成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的总体格局,小城镇一般距大中城市一小时左右的车程,人口在3 000左右。在德国,约三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里,大部分人生活在人口为0.2万~10万人的小城镇里[24]。德国城镇化建设成就显著,其城镇建设中的可持续性、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和法制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与探讨[25]。

(1)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圈指的是德国的城市大多功能互补,形成多级都市圈,极少有单一支配性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只有柏林、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等)。德国的11大都市圈(包括法兰克福区、斯图加特区、慕尼黑区等)分布在全国各地,聚集着德国70%的人口,并解决了国内70%的就业。都市圈中城市规划的规模和尺度不同于传统城市,它们具有多种类中心,专门的功能区和保护地。例如德国中部的“莱茵-美茵”多极都市圈域占地面积为8 1 0 0平方公里,聚集着420万的人口,市政当局有300多个,其中的大城市如法兰克福、美因茨、达姆斯塔特等,在经济或政治上功能互补,协调发展[26]。

(2)低碳化的城市交通。在发展低碳交通方面,德国政府并没有新增交通设施,而是利用政策对市民的影响因素,大力推广绿色低碳交通,改变市民的出行行为。发展低碳交通的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利用价格进行限制,减少市民对小汽车的依赖;第二,积极研发低碳汽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第三,通过建设混合居住区,减少车辆交通出行距离和次数;第四,大量建设和提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设施,如在远郊火车站、都市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都提供大量的自行车停车空间,出台政策积极保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安全。除此之外,政府还负责协调以上政策的发展,使之相互补充、互相推进[27]。

(3)城市文化传承与保护。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标签和特色,带给人的生活感受也各不不同。德国的城市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身份认同,居民选择在哪个地方生活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只是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成长经历和身份认同,因此德国人的乡土情怀非常浓重。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并没有意识到对城市文化特色保护的重要性,在大规模改造旧城、大力发展现代化交通、破坏了城市的原始面貌后才追悔莫及,于是到了七八十年代开始制定政策如城市建设补贴来保护部分传统建筑和文化标志[28]。

(4)智能城市建设。德国的智能城市建设项目一般多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等领域,但就具体项目来讲,不同的城市绝对不会雷同。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德国城市一般会选择PPP模式即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另外,根据提出目标主体的不同,德国智能城市建设会有不同的资金来源。例如柏林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由柏林伙伴公司负责,柏林伙伴公司是柏林市政府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成立的一个专门机构,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动交通和节能住宅两方面。里德里希哈芬市则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启动了超过40个智能城市建设项目。法兰克福的智能城市建设主要由法兰克福环保局负责,建设项目一般与建设绿色城市相关,这一点与其他城市有区别[27]。

2.德国城市发展的经验

(1)注重智能化与可持续的同步发展。德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与智能化建设,智能化项目在都市圈发展、交通优化、城市保护中均有体现,并且特别注重其中的可持续、低碳化建设,尤其是在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可持续、智能化的交通系统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提高了德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据统计,德国由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1/3,能源使用效率高于美国50%[29]。

(2)注重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德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并不是一味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是在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不仅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且保留了具备德国社会文化的人文建筑。人文与科学相结合、古老与现代相融合的发展方式使德国的城镇具有一种独特的城市之美,既给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又有利于都市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注重政企民三方的合作。在城镇化过程中,德国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公众也会参与其中。智能城市的建设由政府和企业联合投资和管理,且政府在进行规划的同时会听取公众意见,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有效进行,如规划违反了相关条例,公众可起诉。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节约政府资源,还能遵循公众意见,带动企业发展,对建设智能城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三)美国城市发展的模式选择及经验

1.美国城市发展的模式

美国从19世纪开始城镇化建设,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已基本完成,城市化程度较高。美国的城市体系在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小城市坐落在大中城市周围,利用大中城市的优势条件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的密集的城市群,其中,中小城市大约占城市总数的99%。如今,美国的城市化又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智能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益显著等。

(1)层级分明的城市规划工作。美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层级分明,层层细分:首先进行综合规划,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进行总体规划,对综合规划的内容进行细分,提出合理建议,但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然后进行分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将城市土地划分为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等,并且明确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如层高、容积率等,辅之以区划法,对土地进行严格控制,这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是详细的土地规划,对区划进一步细分,并将详细规划作为区划的控制手段。

(2)严格的城市生态保护。在美国,生态建设已成为城镇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规划审批部门对每个开发项目都要进行“环境监测”,避免或减少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是在土地建设上,首先对公园和绿地的建设进行严格控制,一旦确定为绿地就不能更改其用途,其次因地制宜建设公路,保护地形地貌和植被;二是在环境绿化上,广泛种植花草、植树造林;三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上,对建筑物的外形设计、道路的线形有严格要求,并且在道路两边设计独特的景观、建立路标等[30]。美国通过这些措施进行着生态环境建设。

(3)科学的交通建设模式。道路交通建设是美国城镇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多年的努力,美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设模式。在铁路建设方面颁布相关法令积极推进,如《太平洋铁路法案》《现金补偿法》等,规定铁路公司在修建一定长度的ITS新技术铁路时可获得相应的政府贷款,并且铁路两旁的土地可由铁路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在公路建设上直接出资进行资助,颁布法令确定高速公路上的“生命线”和“共乘车道”,提高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程度,即高速公路最内侧供高速救援车辆行驶的车道禁止一般车辆通行,以及单独驾驶的车辆禁止通过共乘车道,但为了提高资源的集约率,共乘车道也允许缴费的车辆行驶[31]。

(4)公众参与的城市开发。在各种开发项目中,尤其是项目的策划和规划设计阶段,美国政府都会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积极听取他们的相关意见。比较常见的方式是由各方共同召开会议进行立项和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政府相关负责人员、规划设计人员以及当地的居民[32]。会议的主要流程首先是由政府人员或规划设计人员就项目的立项意图、规划设计方案等进行说明,然后再征求居民等的意见,最后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各方满意为止[33]。

2.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

(1)科学的城市规划引领城镇发展方向。美国的城市规划不仅在于体系规划的合理性、交通规划的系统性,更在于它打破区域界线,进行资源整合,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依托其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建设均衡发展,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城镇体系。此外,美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为城镇建设注入了活力,保证其稳定健康发展,提升其发展水平,而且能带动相关企业或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重视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美国在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同步发力,确保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美国环境建设中,“环境监测”成为规划审批的首要事情,必须确保每个开发项目都能够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注重公园绿地的保护、步行道自行车道的设计,而且更加注重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从各个方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

(3)以人为本保证发展质量。美国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除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听取公众意见外,还加强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得城镇居民既拥有和大城市居民相同的舒适生活环境,又拥有大片森林与绿地,能够与大自然进行更为亲密的接触。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吸引了大批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迁移,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三、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取向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已达到53.7%,然而真实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5%左右,说明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需要克服以往产业发展难、市民化融入难、城市生态恶化等问题,结合日、德、美三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选择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扭转以往“高速度、低质量”的建设局面,促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一)以多层级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协调型城镇化战略

美国和日本的城镇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区首先进行城镇化,在该区域高速发展的同时将其带动效应向中心城市外围蔓延,逐步形成城市群。日本在城镇化发展初期也存在诸多不平衡,大量农村人口向东京等大城市迁移,造成了中心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面对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现实,如何吸取美国、日本城镇化的大城市聚集效应的经验,同时避免重蹈他国覆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城镇化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在经济、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基础较差,城镇化发展缓慢。虽然政府以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宏观调控,但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建设仍存在诸多困难。要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困境,不能仅靠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单轮驱动,更要实现大型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例如,重庆市根据38个区县经济、环境、资源、人口不同的要素禀赋,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各个功能区定位明确,并配套相关政策,以各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在差异化中的转型协调发展。都市功能拓展区以聚集先进制造业为目标,大大提升了区域产业的引领能力;城市发展新区通过吸纳新增产业和投资,成为了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绿色农业、特色旅游等生态经济发展迅速。实施以多层级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协调型城镇化战略[34],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以及对周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二,按照“以中心城市为动力、以轴带发展为方向、以节点提升为原则”的模式,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区域层面分工合理、疏密有序、有规模层次的放射状、网络化、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第三,对不同规模城镇的空间布局进行完善,积极稳妥和分层次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从战略上改变“城重乡轻”的发展观念,使城镇发展更好地辐射到农村地区。

(二)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型城镇化战略

日本与德国非常注重城市的低碳建设与生态宜居,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低碳社会建设、低碳经济建设,通过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等多重措施加强城市的环境管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美国的生态建设更是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属于粗犷式建设,即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日益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理念在于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更加强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在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题,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例如,青岛市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践,将市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控制在62微克/立方米、100微克/立方米以下;建设扬尘治理、构建生态长廊,完成防护绿化、庭院绿化、山体绿化等裸露土地绿化420公顷;对板桥坊河、豆金河、洙河等过城河道实施以截污、清淤、防洪、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兴建浮山东、浮山西、浮山北三个城市公园,打造城市绿肺,为新型生态城镇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实践事例。因此,实施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型城镇化战略,第一,需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及城镇边缘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列入政府工作的优先序列,充分发挥社会融资的作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引进民间资本,加快包括生活垃圾无害处理、工业固废、医疗垃圾处理在内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加强城市环境管理,良好的管理是解决城镇环境问题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环境资金筹集和环境收费体系,把环境法规与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城镇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深化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决策、经营和管理上贯彻生态哲学与美学观念,克服其短期性、片面性和主观性,从而使得城镇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从根本上得以提高,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

(三)以政府科学引导为核心的调控型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科学合理的调控和引导。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环境破坏、人口拥挤等问题也不遗余力地颁布政令进行整治;德国采用政企民合作模式,在政府引导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其中,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这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而美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交通法令的颁布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既有民众的参与,也有政府的科学调控。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的城镇建设还存在行政干预过度、城市资源利用混乱、公共生活配套不完善、市民主动参与度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以郑东新区的成功规划建设为示范,城市新区全面规划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开封、洛阳先后获准建设复合型新区,在政府的科学引导和调控下,迎来了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各个城市新区规划科学论证充分,前瞻性好,不仅注重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而且注重贯彻“人的城镇化”的先进思想,如扩大和提高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绿色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管理规划、将产城发展与地域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区域发展规划,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35]。实施以政府科学引导为核心的调控型城镇化战略,第一,政府需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制定城市发展的战略实施纲领与细则,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的管理模式与体系,通过科学论证后提出并颁布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制度和法律,在城市建设的公共性和社会福利性方面进行适度的调控与引导。第二,在人口、土地与资源承载力的城市管理中,需要通过产业规划引导,对人口流动进行制度投入型的规划与安排,对城市周边良田、湖泊、森林等制定强制性的、长久性的保护法规[36]。第三,在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弱化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扩大其引入渠道和范围,充分发挥市民和企业的参与作用,使城市建设债务由过去的政府独揽发展为政府、企业、市民共同承担,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民众文化认同,让大家主动参与。

(四)以交通系统优化为核心的智能型城镇化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城市居民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智能城市应运而生。它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传统城市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日本的智能城市建设以节能和环保为导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停车系统,让人民享受到了智能城市的福利;德国富有城市特色的智能交通系统、节能住宅和智能低碳系统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为城市的低碳、绿色、智能发展做出了贡献[37];美国在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上出台的相关法令为智能化的城市交通提供了法律保障。以往我国不合理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导致了交通拥堵、等车难、停车难等现象的出现,成为制约城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为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活力,在科技支撑、法规先行、低碳发展的原则下,建设以智能化为导向的城镇交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苏州吴江区在公共交通建设、交通事故处理、电子地图应用、城市道路传感器建设和交通诱导信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智慧交通的试点,投资成立了智远科技信息发展公司,并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智慧交通研发中心,共同创建了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平台,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均可连接到该服务平台,市民可选择最适宜的方式了解即时的路况信息,避免在交通拥堵的时间和路段出行。此外,该中心运用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技术,成功研发了车载终端及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疲劳检测、前车避撞、环景全视等主动安全监控。因此,实施以交通系统优化为核心的智能型城镇化战略,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交通线路上建构智能交控中心,在高速、国道及省道等与城镇的连接路口进行智慧型运输系统管控,设置高品质监控镜头和智能应急设施,为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建构紧密的安全网。第二,构建城市交通智能资讯体系,提供大众交通体系间的连结与换乘以及即时的道路与交通资讯,包括提供公交车即时资讯、停车场车位资讯、地铁换乘资讯、铁路行车资讯和地区公交连结资讯等。第三,根据本国国情循序渐进,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吸引和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形成政、企、研互动机制,加大对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引入产业竞争机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智能化水平。

[1] 新玉言.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2.

[2]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战略选择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4.

[3] 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王守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36-38.

[4] 格莱泽.城市的胜利[M].刘润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62-64.

[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35.

[6] ALBERT,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8:132-135.

[7] FRIEDMAN,WOLFF.World City Form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1):67-68.

[8] 史育龙.Desakota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1998(5):8-12.

[9] JEAN G.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Cambridge:MIT Press,1964:78,312-314.

[10]SCOTT.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52-53.

[1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12]孙雪,杨文香,何佳.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3(2):124-126.

[1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14]曾万涛.新型城市化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8-51.

[15]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4.

[16]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17]宋洪远.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EB/OL].(2014-05-19)[2014-06-01].http://www.studytimes.cn/shtml/xxsb/20140519/5021.shtml.

[18]日本概况[EB/OL].(2002-04-01)[2014-06-05].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4/01/content_329931_4.htm.

[19]孙波,白永秀,马晓强.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2(12):84-87.

[20]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启示[EB/OL].(2013-01-04)[2014-06-01].http://cn.chinagate.cn/experts/ 2013-01/04/content_27576590.htm.

[21]范炜.日本智慧交通建设的借鉴[J].浙江经济,2012(21):47-49.

[22]周晓萃,王岳.日本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及启示[J].城乡规划研究,2013(5):47-50.

[23]阎海防.日本:智能城市建设让市民受益[N].经济日报,2011-08-22(10).

[24]陈玉兴,李晓东.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8):80-84.

[25]万博,张兴国.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0(11):89-95.

[26]BUSCHMANN S.德国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未来[J].中国房地产业,2013(6):66-71.

[27]叶齐茂.可持续发展的德国城镇化[J].城乡建设,2010(2):73-75.

[28]黄发红.在德国看城市化[N].人民日报,2013-05-06(23).

[29]武锋.德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J].信息化研究,2013(7):2-10.

[30]舒尔茨.美国的兴旺之城:小城镇成功的8个秘诀[M].谢永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8-95.

[31]奥姆斯特德.美国城市的文明化[M].王思思,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7-69.

[32]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J].规划师,2003(11):96-99.

[33]王海燕.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36):5-10.

[34]何凡,罗洎,陈一君.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发展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0-45.

[35]CENSUS B.2010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Counts[M].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12:41-43.

[36]张鸿雁.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优先战略选择——“零失误城镇化战略”的理想类型与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3(1):49-55.

[37]张占仓,蔡建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亮点研究[J].经济地理,2013(7):53-58.

Inspiration from Foreign Selections of Urban Developm ent Pattern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China

HUANG Jun1,2,JIA Yu1,GUIMei1
(1.College of Econom ics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Agricult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this paper,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method,introduces the typical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of Japan,Germany,and the United States,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planning,intensive development,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nd green low-carbon development,etc.,conclude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three countries’urban development,and points out that China’s current urbanization are facing some significant problems,like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serious damage of ecology,excessive interferenceof administrative,chaotic utilization of resource,traffic trouble and so on.On this basis,combiningwith Chongqing,Shandong,Henan,Jiangsu and other typical practice and attempts promoting the new urbanization,this paper builds a strategic orientation,the new type of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that is harmonious urbanization strategy whose core is amulti-level urban system;that is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strategy whose core i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at is control type urbanization strategy whose core is government scientific guidance;and that is intelligent urbanization strategy whose core is traffic system optimization.

foreign countries’urbanization;development pattern;new urbanization

F061.5

A

1673-8268(2015)04-0110-08

10.3969/j.issn.1673-8268.2015.04.019

(编辑:段明琰)

2014-09-23

2015-01-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研究(12&ZD1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促进内需持续增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SWU14091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509314)

黄 俊(1972-),男,湖北云梦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镇化问题研究;贾 煜(通讯作者)(1991-),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化建设发展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家乡的城镇化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