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2015-11-04刘灿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8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剪力墙抗震

刘灿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 江西南昌 330000)

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刘灿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江西南昌330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和剪力墙的支撑性能为一体,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提高建筑的技术指标。本文就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供同行参考。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大多数的建筑都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其承载能力除受设计因素影响外,还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目前在国内,房建工程的施工方式和特点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在建筑工程的选材上也不够精细和科学,这样就无法保障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尤其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更加应该注重有关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实施,本文就从剪力墙结构施工特点出发,做出如下两点的分析。

1 剪力墙施工的结构特点

若想充分的掌握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除了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理论以外,最需注意的是它的结构特征。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刚度也是可变的,抗震能力强也是其中的重要特征。

1.1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势分析

框架剪力墙的结构通常是垂直于地面,同时也是内部为空的悬梁臂,在经过外界的各种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变化,呈现弯曲状,改变后的形状我们就称为弯剪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顾名思义是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部分组成的,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具有不同的抗侧力的特点而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因此,这种特殊的新形势的结构区别于传统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是二者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综合性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在下部结构中,剪力墙的位移较小,抗拉结构设置较高,在受力时能够承受较大部分的负荷,而上部结构则恰恰与其相反,随着剪力墙的位移不断的扩大,加上外部所受力的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会逐渐呈现向内部收缩的趋势,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们根据剪力墙水平剪切变形原理,并结合其外部所承受的负载水平力和附加水平力来共同分析,进而达到让上部结构剪力变小的目的,使工程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1.2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可变性

理论上,当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底弯矩占总弯矩的比例较低时,我们也可以把此时框架剪力墙的受力能力近似的看作普通的框架结构,另一方面,当基底的弯矩占总弯矩的比例较高时,也就是说此时框架的刚度接近最小,我们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弯矩的变化,就会导致框架的刚度也随之变化,此时,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刚度设置不同的抗震级别。

1.3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抗震能力

我们根据《抗震设计规范》和《钢筋硷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这两个规范对抗震的等级进行了划分,是确定抗震等级的主要依据,设定抗震的等级目的是确定剪力墙的刚度与框架的刚度之间最合适的比例关系。深层次的了解框架剪力墙结构是进行具体施工之前的重要基础工作,它也为提升施工技术指明方向,为提高抗震能力提供相应的指导。

1.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时代意义

框架剪力墙结构把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全面的建筑结构,它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具备二者的优点,也去除了各自的不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运用更好的利用了室内的自由空间,符合了当今社会对室内建筑风格要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新的建筑结构的开辟为现代化的建筑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层次,是建筑领域的重要基石和保障。框架剪力墙结构通常也称作框剪结构,是为了更加灵活自由的利用空间,而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剪力墙的体系,进而来达到现代化社会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当今时代发展的个性化要求。

综合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得到示意图如图1。

图1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具体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理论体系,它包括:钢筋工程模块、模板设计模块、混凝土配比模块、混凝土裂缝控制模块。

2.1钢筋工程技术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钢筋工程需要用到不同规格的钢筋材料,例如:一级钢、三级钢等。钢筋工程最核心的技术同时也是钢筋工程最有难度的部分是:钢筋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多个钢筋节点,密集的节点让钢筋在安装、焊接时,很容易出现偏差,发生位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来进行处理:

(1)对起到固定作用的箍筋框进行加固。钢筋工程,参照实体样式也可以制作出相应的定型模具,例如:柱筋等。确定柱筋的位置或者利用不同的墙体梯格筋固定施工过程中的钢筋,就可以降低钢筋出现位移的现象的出现几率。

(2)了解钢筋节点的具体位置。在修建高层建筑使会较多的使用不同型号的钢筋,这样产生的钢筋节点也就会变得密集,为了准确的设定节点让节点变得更加有序,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体施工对象进行技术绘图,以1:1的比例进行模拟操作,在具体的施工时就可以依照计算机中所预先设定的节点进行焊接,进而精确地确定节点的位置。

(3)制定统一的实体样板。在实际的施工场地,会有多个部门进行施工,为了让不同用途的钢筋型号达到统一,就要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的实体样板进行施工,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2.2模板工程技术

模板工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素需要特别注意:

(1)针对模板配板,要对内外侧模板进行分别的设计。配板时,理论上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即外墙模板中的内侧模板要比外侧的模板短200~300mm,这样做是为了让配板更加的合理和准确。支模则需把已经修建好的墙体作为标志物,让外侧模板与墙体之间不留有空隙,除此之外,考虑到墙体的稳定,需要在墙体和模板之间用海绵隔开,使得墙体更加牢固。

(2)确定内侧模板位置,使其保持固定不变。模板的位置要求必须精确,然而在模板的浇筑时,有时会出现内侧的模板或者内测的模拟墙不同程度的向内或向外移动的情况,这样就会对模板的精确度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设计者们采用在模板内侧设置短钢筋头的方式加以控制,确保稳定性。

(3)确保模板与楼板之间不留缝隙。施工的过程中浇筑水泥时会遇到漏浆的状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模板的稳定性,对于这一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只要做到在有缝隙的位置填充好水泥或者砂浆,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4)墙模需要进行吊装。吊装墙模需要保证极高的稳定性,且需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操作,此外,在吊装时还要避免墙模碰到钢筋,合理的设置吊装的位置,否则,楼板的稳定性就要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2.3混凝土工程技术

这项工程对整个工程来说显得尤为的重要,它关乎整个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合理有效的利用混凝土可以使工程的质量增强,同时也可以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在施工时需要一些问题:

(1)混凝土的调制问题,在施工时,混凝土和其他材料的调和配置要有严格的比例,若果比例不当,就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易出现坍塌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浇筑顺序。施工时,人们大多使用的方法是退浇筑法,即对于浇筑等级和强度高的柱头混凝土要先浇筑,然后是梁板混凝土,这样做就可以充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让混凝土发挥最大的效果。

(3)施工完成之后,要安排专业人员针对具体施工环境的干湿程度注意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护,使其表面保持湿润的时间最少不得少于7h。

2.4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面积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能出现裂缝的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解决:

(1)不断调节原料的比例,使配置后的混凝土性能更好,更加坚固。

(2)保持较低的温度,混凝土有热胀冷缩的特征,如果让施工的环境处于较低温度中,就会一定程度避免出现裂缝。

(3)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技术人员要采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不断掌控,提供专业数据,保证及时的进行保养。

3 结束语

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施工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这些新的问题的出现对于整个施工技术来说是一次挑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广泛应用,方便的各种高层建筑的施工,在具体的施工中我们又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些都会促使框架技术不断进步,向着更加精确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最终,通过对框架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加速建筑行业的前进的步伐。

[1]张建华.高层框架结构施工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5(26):1830~1831.

[2]郭玉阳.试述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27(21):507~508.

TU398+.2

A

1673-0038(2015)38-0106-02

2015-8-31

刘灿(1983-),男,江西南昌人,工程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剪力墙抗震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古建抗震有绝招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