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220的毒理学数据和其使用安全性
2015-11-04董仲生王振元董斯航
董仲生,王振元,董斯航
(1.沈阳化工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21;2.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2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荧光增白剂220的毒理学数据和其使用安全性
董仲生1,王振元2,董斯航3
(1.沈阳化工研究院,辽宁 沈阳110021;2.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11012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16)
荧光增白剂220是造纸行业目前广泛使用的品种,可用于纸浆、表面涂层和表面施胶等多种增白工艺。荧光增白剂220在国内外有很长的应用历史;同时,多年来其使用安全性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简述了荧光增白剂220的使用特点;同时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筛选信息数据集(OECD SIDS)对荧光增白剂220的评估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从荧光增白剂220环境暴露的来源、分布和转归,及其急性毒性、刺激、致敏、重复-剂量毒性、遗传毒性(基因突变、细胞遗传)、致癌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对水生和陆生生物毒性等方面,将荧光增白剂220的毒理学数据和其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使人们对该产品的使用安全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荧光增白剂220;毒理学数据;毒性;半数致死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1 荧光增白剂220概况
1.1登记号和名称
荧光增白剂220在染料索引(Colour Index)中的结构登记号为C.I.荧光增白剂220。
荧光增白剂220在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中的化合物登记号为CAS No:16470-24-9。
荧光增白剂220的国内外生产商众多,商品牌号和名称也不少,国内常见的商品名称有荧光增白剂220、造纸用荧光增白剂220、造纸专用液体荧光增白剂220、荧光增白剂BBU、APC、HPE、HS、NT-3和水剂1号等;国外商品名称有Blankophor BBU、Blancophor BBU、Blancofor BBU、Leucophor U、Photine PCP、PCT、Tinopal APC和KBP等。
1.2荧光增白剂220的使用特点
(1)适用于纸浆、表面施胶和表面涂层等各种增白工艺[1]。
(2)水溶性好,使用方便。由于粉状或颗粒状产品的溶解度高,液状产品的黏度很低,可与软水以任何比例混溶,便于溶解和稀释,因而保证了非连续式和连续式生产均能顺利进行。
(3)良好的增白、匀染效果。由于该荧光增白剂对纸浆纤维的亲和力中等-低,所以对纸浆纤维等有良好的增白、匀染效果,色光呈鲜艳的蓝-中性白。
(4)性能稳定,与各种造纸用浆料、填料、胶粘剂等其他造纸化学品有良好的相容性。
(5)用量少。使用较少的量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增白效果,一般为质量分数0.01%~1%。
(6)毒性低,并且易于光降解和被污泥吸附,保障了其对人与环境的安全[2]4-5。
正是以上这些特点,使荧光增白剂220成为造纸行业目前广泛使用的品种。
为叙述方便,在本文以下叙述中将“荧光增白剂220”表示为“FWA 220”。
2 FWA 220环境暴露的来源、分布和转归
2.1环境暴露的来源
2.1.1生产排放物
因为FWA 220是一种盐,而且以水溶液的形式生产,当制备固体物质时,在干燥过程中要使用特殊的空气过滤/洗涤装置,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没有FWA 220排入大气。
2.1.2使用过程
在纸的增白处理过程和废纸回收利用中可能发生荧光增白剂释放进入水中的情况。
因为污泥对FWA 220有很高的吸附性,如使用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作为肥料,有可能发生荧光增白剂暴露到陆地的情况。
2.1.3污水处理厂
据德国拜耳公司(Bayer AG 2001a)介绍,在一项由工业污水处理厂进入莱茵河的出口(1999-06-01至2000-11-26)每日监测项目中,在检出限0.25 mg/ L的基础上,没有检出FWA 220排出物;因此,作为受纳水最坏的情况,计算出来的预测环境浓度(PEC)<0.36 μg/L[2]7。
2.2环境中的分布和转归
2.2.1FWA 220分布在水中
从FWA 220的暴露来源和其高水溶性可以推断其分布在水中。
2.2.2光降解
在地表水的上层,光降解是FWA 220的第2个消除方法[3]14-15。据Kramer等1996年报道,用有和无天然有机物的富营养化的湖水进行光照试验,FWA 220可快速、直接地光分解,其半衰期分别为t1/2=5.2 h和t1/2=3.9 h。由于FWA 220不挥发,大气中的光降解可忽略。
据Stoll报道,在夏天的太阳光下,FWA 220在土壤表层进行光降解反应的半衰期为4.5 h。在土壤的深层,由于阳光照射不到,可以认为荧光增白剂不会被光降解。
2.2.3FWA 220的生物降解
FWA 220不易生物降解或者说它的生物降解缓慢[3]14-15。汽巴-嘉基公司1992年在一项改良的生物降解性测试(AFNOR)(试验OECD 301A)中,测得该荧光增白剂28天后的生物降解是1.2%[4]11。
2.2.4生物积累
尽管缺乏关于生物积累的数据,但因其拥有很强的水溶性和比较低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通过计算LgKOW=-2.83可以推断,FWA 220经水相生物积累的潜能不明显[2]8。
2.2.5FWA 220可被土壤、污泥吸附
RCC Umweltchemie GmbH 1993年测定了3种不同土壤的吸附和解吸作用。FWA 220被不同土壤吸附的数量范围从85%(沙土)到98%(壤质沙土);所以,根据Blume(1990)观点,认为FWA 220有高的土壤积累性[4]11。因为用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其对土壤的高吸收,所以认为该物质对沉积物也有强烈的吸附。这也是消除FWA 220的主要方法[2]8。
3 FWA 220的毒理学数据和其使用安全性
3.1人类和动物毒理学数据
人们使用FWA 220增白过的纸制品会接触到FWA 220,这是消费者主要的接触途径。为了解FWA 220的毒理学性质,毒理学家在人和动物身上进行了多项试验[2]10-14。
3.1.1急性毒性
3.1.1.1经口
Steinhoff在早期用Wistar大鼠进行了2项研究,在第1项研究中,每组10只雄性大鼠,接受10 000或15 000 mg/kg(bw)(毫克每千克体重)剂量试验物质的经口灌胃。在第2项研究中,每组10只雌性Wistar大鼠,接受同样剂量的试验[3]24-25。结果见表1。
表1 FWA 220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由表1得出结论:由于2个性别2项独立的研究在15 000 mg/kg(bw)的高剂量组没有发生大鼠死亡,表明半数致死剂量(LD 50)>15 000 mg/kg(bw);因此认为FWA 220的急性经口毒性低。
3.1.1.2经皮
在优良实验室规范(GLP)条件下,根据OECD指南402用HanIbm:Wistar大鼠进行了一项试验[3]26,施用剂量为2 000 mg/kg(bw)的FWA 220水溶液。结果见表2。
表2 FWA 220经皮急性毒性试验
3.1.2刺激
3.1.2.1皮肤刺激
Kimmerle和Thyssen分别在1972年和1974年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把FWA 220涂敷到2只新西兰白兔的耳朵上,在暴露24 h后,在随后7天的观察期内没有发现刺激性体症,表明FWA 220对兔子皮肤没有刺激作用[3]26。
RCC在1990年进行的一项急性经皮毒性研究中,在低剂量下没有发现荧光增白剂对皮肤的刺激,最后经皮施用2 000 mg/kg在水溶液中的试验物质FWA 220,24 h后显示试验物质对雌、雄性大鼠皮肤有轻微的刺激作用[3]25(见表2)。
由上得出结论:在较低剂量下FWA 220对皮肤没有刺激;在≥2 000 mg/kg的高剂量下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但这样的高剂量在通常使用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遇到的。
3.1.2.2眼刺激
Kimmerle在1972年和Thyssen在1974年分别把试验物质FWA 220施加到2只新西兰白兔的眼睛里。然后观察白兔眼睛在随后7天的反应[3]26。结果见表3。
表3 FWA 220眼刺激试验
另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2012中的资料介绍:在2项眼刺激试验中,兔子(2只/组;血统不详)的眼睛被施用FWA 220二钠盐(纯度为质量分数85.5%)或FWA 220(纯度不详)。根据家兔眼刺激性试验(Draize)对眼睛进行评级,没有提供更多细节;结果显示FWA 220对兔子的眼睛没有刺激[4]28。
由上得出结论:FWA 220对兔子眼睛的刺激为无-轻微。
3.1.3致敏
有多位志愿者参与了重复伤害斑帖试验,以观察和确定试验物质FWA 220是否对人致敏。
一项有103位女性志愿者参与,把FWA 220水溶液帖敷在志愿者的后背,志愿者经过10次的重复斑帖试验,每次48 h。在最后1次斑帖试验后激发14天[3]26。另一项有72名志愿者参与的重复伤害斑帖试验中,试验物质以水溶液使用。第3项试验有50名志愿者参与,意在检查试验物质在紫外(UV)-光下对致敏的影响。每个人准备2个试验点:一个暴露于UV-光下;同时另一个避免光照;24 h后,观察和比较这些点的即时反应,48 h后,再观察和比较其延时反应。上述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FWA 220致敏试验
Griffith在1973年用含有质量分数3%FWA 220的洗涤剂或肥皂对几组由65~72人组成的人群进行的斑帖实验也没有发现皮肤致敏迹象[3]26。
由此得出结论:FWA 220对皮肤没有刺激、没有致敏性。
3.1.4重复-剂量毒性
Kimmerle和Lorke在1967年进行的一项重复-剂量研究中[4]18,试验物质FWA 220(纯度为质量分数78%~88%)经口灌胃Wistar大鼠,每星期5天,持续10星期。6只/性别/剂量组分别给予0、30、60、120、250或500 mg/kg(bw/d)(毫克每天每千克体重)的试验物质。结果没有观察到死亡,在临床症状、体重、血和尿参数、肉眼检查或器官质量上也没有与处理相关的变化。试验物质在任何剂量组都没有影响;因此,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500 mg/kg(bw/d)。
Bomhard在1978年用工业级(纯度为质量分数81%)试验物质FWA 220和Wistar大鼠进行了一项慢性2年喂养研究[3]29。试验结果见表5。
此外,在研究结束后该研究者还得出如下结论,认为雌、雄性大鼠网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在历史对照数据范围内,与FWA 220没有相关性。最后,确定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0 000×10-6[521/ 709 mg/kg(bw/d)],最高试验剂量;雄性/雌性)。
由上得出结论:在实验剂量下FWA 220对死亡率、临床症状、摄食量、体重的增加、血液学、血液化学和尿参数方面没有发现与物质-相关的影响。在最高剂量水平没有发现不利影响。
3.1.5遗传毒性(基因突变)
Herbold在1979年根据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进行了2项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 98、TA l00、TA 1535和TA 1537用和不用代谢活化。在第1项研究中,使用工业级的FWA 220;在第2项研究中,使用高纯度的商品剂型的FWA 220进行试验;同时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试验。结果在2项研究中,在浓度高达2 500 μg/盘的最高试验剂量没有基因突变的迹象,没有细胞毒性;说明FWA 220在该试验中不是诱导有机体基因突变的物质。
德国细胞研究所(CCR)在1987年根据Ames试验也进行了一项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 98、TA l00、TA 1535和TA 1537以及TA 1538在有或无S 9代谢活化物的情况下暴露于10、100、333.3、1 000或5 000 μg/盘的FWA 220中。同时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试验。在浓度高达5 000 μg/盘的试验中也没有发现基因突变的迹象,没有观察到细胞毒性[3]31。说明FWA 220不是诱导有机体基因突变的物质。
因此,认为FWA 220对细菌没有诱导基因突变的作用。
表5 FWA 220的重复-剂量毒性试验
3.1.6遗传毒性(细胞遗传)
3.1.6.1体外
染色体畸变试验:用中国仓鼠细胞(V 79)检测FWA 220及其经代谢活化后致染色体畸变的能力。FWA 220使用剂量为0.3~5 mg/mL,同时进行阴性的和适当的对照试验[3]33。
3.1.6.2体内
(1)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用于检测FWA 220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情况。一项试验采用5只NMRI小鼠/性别/组在24 h内被灌胃给药2次,剂量为4 734 mg/kg(bw)商品剂型或5 000 mg/kg(bw)工业级试验物质FWA 220。另一项微核试验用5只小鼠/性别/组经口施用单一剂量的FWA 220试验物质5 000 mg/kg(bw)[3]32。
(2)用中国仓鼠精原细胞进行了一项关于染色体损伤影响的研究,在24 h内给8只雄性仓鼠/组经口灌胃5 000 mg/kg(bw)剂量的试验物质FWA 220共2次。最后1次灌胃48 h后杀死动物,制备来自于精原细胞的中期染色体。在杀死动物前5.5 h,向腹腔位置注射4 mg/kg天然物质cholchicine。评价每个动物的100个中期染色体。
(3)在GLP条件下,根据OECD指南进行了一项显性致死试验。50只NMRI小鼠/组,经口施用FWA 220试验物质2 500 mg/kg(bw)或5 000 mg/kg(bw)。
上述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FWA 220遗传毒性试验
由上得出结论:FWA 220没有影响细胞遗传的诱导作用,没有遗传毒性。
3.1.7致癌性
Bomhard在 1978年用工业级的 FWA 220对Wistar大鼠进行了2年的经口喂养,然后对大鼠的器官进行了全面的组织病理学检查[3]34。
Steinhoff在1979年对白化-无毛小鼠的致癌性进行了一项专门的研究[3]35。动物暴露于UV-光照射下每天4 h,每星期7天,持续320天。在这一阶段,小鼠经皮暴露于工业级的FWA 220(纯度为质量分数80%)的溶液中,每星期3次。该项研究中还包括3个对照组(只有辐射、只有丙酮和只有溶剂)。
上述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FWA 220致癌性试验
由上得出结论:对大鼠2年喂养和小鼠经皮光照研究显示,FWA 220无致癌作用。
3.1.8生殖毒性
Turck(2000a)用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了一项2-代范围-测定试验研究。10只大鼠/性别/剂量在交配前期、交配、怀孕和哺乳期,经口灌胃给予4种不同剂量的FWA 220。雄性在交配后被杀死,雌性和幼崽在哺乳期4天的时候被杀死。确定双亲和后代毒性的NOAEL为≥1 000 mg/kg(bw/d)[3]35。
Turck 2001年在GLP下,根据EPA指南OPPTS 870.3800进行了发育完全的2-代大鼠研究。26只Sprague-Dawley大鼠/性别/组经口灌胃3个不同剂量的FWA 220。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双亲毒性的NOAEL为300 mg/kg(bw/d)。对于双亲的生殖行为以及后代的生长和发育其NOAEL是1 000 mg/kg(bw/d)。
Bomhard在1978年进行的一项2-年大鼠研究表明:在饮食中添加10000×10-6[相当于喂养剂量雄性521 mg/kg(bw/d)、雌性709 mg/kg(bw/d)]的FWA 220。
上述试验结果见表8[3]35。
表8 FWA 220生殖毒性试验
另据资料介绍,在一项2代发育毒性研究中,Sprague-Dawley大鼠(26只/性别/组)经口灌胃0、100、300或1 000 mg/kg(bw/d)剂量的荧光增白剂36星期(10星期在交配前、交配、怀孕和哺乳期直到安乐死)。结果在P或F1亲本没有发现繁殖参数与处理相关的影响。在F1和F2后代的发育或成长中没有发现不良的、与处理相关的改变;因此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全身毒性)=1 000 mg/kg(bw/d)(基于绝对和相对肾质量的增加);NOAEL(全身毒性)=300 mg/kg(bw/d);NOAEL(生殖毒性)=1 000 mg/kg(bw/d)(试验的最高剂量)[4]19。
由上得出结论: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显示,FWA 220对大鼠的生殖没有相关性,对大鼠没有生殖毒性的迹象,对大鼠没有致畸性;对生殖系统或发育中的胎儿没有选择性毒性。
3.1.9发育毒性
有学者在GLP条件下,根据EPA指南预防、农药及有害物质办公室(OPPTS)870.3700,对大鼠和兔子进行了发育毒性和致畸性研究。
Breslin(1998a)在对大鼠进行的范围-测定研究中,10只怀孕的Sprague-Dawley大鼠/组在妊娠6~19天经口灌胃3种不同剂量的试验物质FWA 220。认为母鼠和胎儿的NOAEL是1 000 mg/kg(bw/d)。
Turck 1999年在发育完全的大鼠研究中,用30只怀孕的Sprague-Dawley大鼠/组,在妊娠6~19天经口灌胃3种不同剂量的试验物质FWA 220。由于在任何剂量水平都没有发现不利于母鼠的或发育的影响,所以母鼠和胎儿的NOAEL是试验的最高剂量1 000 mg/kg(bw/d)。
Breslin(1998b)在对兔子进行的范围-测定研究中,每组7只怀孕的新西兰白兔在怀孕7~28天经口灌胃3种不同剂量的试验物质FWA 220;因此母兔或胎儿的NOAEL是300 mg/kg(bw/d)。LOAEL(孕产妇和发育毒性)=1 000 mg/kg(bw/d)。
Turck(2000b)在发育完全的兔子研究中,每组7只怀孕的新西兰白兔在怀孕7~28天经口灌胃3种不同剂量的试验物质FWA 220;所以,确定母兔和胎儿的NOAEL为100 mg/kg(bw/d)。
上述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FWA 220发育毒性试验
另据资料介绍:雌性新西兰白兔(25只/组)在妊娠的7~28天经口分别灌喂100、400和800 mg/kg(bw/d)剂量的FWA 220四钠盐。结果在100 mg/kg(bw/d)和400 mg/kg(bw/d)剂量组没有发现对黄体数量、着床、存活胎儿、再吸收、子宫质量和调整后的体重增加的影响。发育影响如胎儿体重降低、出血性虹膜的发生率增加、胆囊发育不良、胆囊发育不全和肺奇叶缺少被认为是天然产生的,因为频率不超过历史发生率。外部和骨骼的检查也没有发现与处理相关的影响;因此:LOAEL(母体毒性)=400 mg/kg(bw/d)(基于减少的、软的或脱色的粪便、早产和流产);NOAEL(母体毒性)=100 mg/kg(bw/d);LOAEL(发育毒性)=400 mg/kg(bw/d)(基于胎儿毒性);NOAEL(发育毒性)=100 mg/kg(bw/d)[4]20。
由上得出结论:发育毒性试验结果显示,FWA 220对大鼠和兔子的发育没有相关性,对大鼠没有发育毒性的迹象,对大鼠和兔子没有致畸性。
3.2生态毒理学数据
由于FWA 220的主要暴露单元是水环境和土壤,可能影响到水生和陆生生物的安全;但从实际监测数据来看(见本文“2 FWA 220环境暴露的来源、分布和转归”),环境中FWA 220的浓度很低,不会造成环境危害。
3.2.1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根据现有试验室研究的结果,FWA 220对水生生物表现出很低的毒性[2]16-17。
在用鱼、水蚤和藻类进行的短期实验中,没有发现FWA 220对它们的影响;所以,能够断定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没有急性毒性。
汽巴-嘉基公司在GLP和静态系统中超过96 h的分析监测之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进行了试验。
拜尔公司1992年进行了一项斑马鱼长期的GLP急性毒性试验。
另有2个研究部门根据OECD指南202第1部分和GLP,使用大型水蚤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拜尔1993年根据OECD指南202第2部分和GLP以及使用半静态暴露(每星期更新3次),对大型水蚤在长期暴露期间的慢性生殖毒性进行了试验。
RCC Umweltchemie AG 1990年使用淡水藻按照OECD指南201和GLP进行了一项水生植物细胞生殖抑制试验。
上述试验结果见表10[3]20。
表10 FWA 220对水生和陆生生物和微生物毒性的检测方法和结果
拜尔1999年根据规则欧共体(EG)L 133中C部分,一种类似于OECD-指南209的方法,将FWA 220对有活性的家庭淤泥的呼吸作用进行了试验。在培育3 h后,在10 000 mg/L FWA 220试验剂量下没有发现呼吸速率受到抑制。这表明该物质在污水处理厂或天然水体中对微生物的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作为推导预测水中无效应浓度(PNECaqua)的基本值,最低可用的效应值10 mg/L采用大型水蚤生殖试验中的数据。由于长期试验使用的物种来自于2个可用的营养水平(水蚤和藻类),推荐评价系数为50;所以水生生物的PNECaqua=10 mg/L/50=0.2 mg/L。
虽然没有FWA 220在公共水域中的浓度测定结果;但从作为受纳水最坏的情况,计算出来的PEC<0.36μg/L来看,水生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aqua= 0.2 mg/L远大于0.36 μg/L,所以FWA 220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安全风险,有很高的使用安全性。
3.2.2对陆生生物的毒性
Solvias AG 1999年根据 OECD指南 207,就FWA 220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极限测试(见表10)。使用评价系数1 000,推导出陆生生物土壤中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soil=10 mg/kg[2]17。
虽然缺少FWA 220在土壤中的浓度测定结果。但估计不会比在土壤中施用含荧光增白剂CXT污泥实验中测得的浓度0.45 mg/kg高[5]33。因为荧光增白剂CXT在洗涤剂行业中的大量使用,会有比FWA 220更多的量从家庭污水中排放出来而被吸附、沉积到污泥中[5]23。对比陆生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soil= 10 mg/kg和土壤中的荧光增白剂CXT浓度0.45 mg/ kg可以发现,陆生生物预测无效应浓度远大于土壤中的浓度;据此可以推断FWA 220不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危害。
4 结论
经过毒理学家多年来认真、科学的试验,根据现有的试验数据,得出了如下评估结论。
4.1对人类健康的评估
从FWA 220现有的动物和人类毒理学数据来看,由于其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很低;对皮肤没有(在短期暴露后)或有轻微(在长期的暴露后)的刺激;对眼睛有轻微的刺激;重复伤害斑帖试验,没有发现刺激或皮肤过敏迹象;对细菌没有诱导基因突变的作用;没有影响细胞遗传的诱导作用,没有遗传毒性;无致癌作用;没有生殖、发育毒性的迹象;没有致畸性。况且FWA 220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人们接触到它的浓度远小于试验浓度,所以它对人类健康是安全的。
另外多年来没有关于因使用FWA 220增白过的纸制品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报道,也说明了该产品对人类的使用安全性。
4.2对环境的初步评估
生产厂污水中预测的FWA 220环境浓度很小。来自于生产厂的污水最坏情况下的预测环境浓度PEC<0.36 μg/L。
因为FWA 220产品是盐而且多为水溶液,所以在生产时没有排放物进入大气。在纸制品的增白处理过程中,以及废纸回收利用可能发生释放进入水环境的情况;但没有关于荧光增白剂通过这些生命-周期步骤释放的数量信息。
虽然没有FWA 220在公共水域中的浓度测定结果;但从生产厂的污水最坏的情况来看,水生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aqua=0.2 mg/L,远大于0.36 μg/L;所以FWA 220不会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产生安全风险,有很高的使用安全性。
FWA 220对污泥吸附性高,虽不易生物降解或者说它的生物降解缓慢,但可光解。监测数据显示,该物质通过污水污泥吸附可以被消除75%~95%质量分数,是消除FWA 220的主要方法。上层地表水直接光解作用是消除FWA 220的第2个方法,半衰期t1/2在3.9~5.2 h之间。
尽管缺乏生物体内积累数据,但可从离子性、高水溶性和较低的生物积累因子BAF=1.3推断FWA 220不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虽然缺少FWA 220在土壤中的浓度测定结果;但估计不会比在洗涤剂行业中大量使用的荧光增白剂CXT在污泥实验中测得的浓度0.45 mg/kg高;因此对于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soil=10 mg/kg的陆生生物来讲,土壤中的FWA 220不会对陆生生物造成危害,对土壤环境是安全的。
[1]董仲生.荧光增白剂实用技术[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2006:350-353.
[2]OECD SIDS.Fluorescent Brightener 220[R].Unep publications,2005.
[3]The ETAD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Task Force.Stilbene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Category(HPV challenge program)[R].ETAD North America,2005.
[4]US EPA.Stilbene Fluorescent Brighteners[J].US EPA Hazard Characterization Document,2012.
[5]董仲生.从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CXT的毒理学数据看其使用安全性[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2(4).
Toxicological Data and Safety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20
DONG Zhong-sheng1,WANG Zhen-yuan2,DONG Si-hang3
(1.ShenyangResearchInstituteofChemicalIndustry,Shenyang110021,China;2.ShenyangCenkeyChemicalCo.,Ltd.,Shenyang 110121,China;3.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China)
At present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20 is widely used in papermaking industry.it can be used for paper pulp,surface coating,surface sizing and other whitening process,it has a long applied history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its safety has been people's attention for many years.This article simply describes the use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20.Meantime according to the OECD SIDS assessment report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20,it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has been made by the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and fate,acute toxicity,irritation,sensitization,repeated dose toxicity,genetic toxicity(gene mutations,cell genetics),carcinogenicity,reproductive toxicity,developmental toxicity and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toxicity effects on human health,animal and environment.The purpose is to let people has a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use safety of it.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20;toxicological data;toxicity;LD 50;NOAEL
R122.1+1
A
1007-2225(2015)02-0001-09
董仲生先生(1964-),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从事染料、荧光增白剂、印染助剂等标准的制修订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E-mail:dongzhongsheng@ sinochem.com。
本文文献格式:董仲生,王振元,董斯航.荧光增白剂220的毒理学数据和其使用安全性[J].造纸化学品,2015,27(2)∶1-9.
2015-01-29(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