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分析
2015-11-04陈建会
陈建会
摘 要:国有企业改制运营会引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和整个国家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强烈波动,社会内所有利益群体的权益也会在改制运行过程中受到直接的影响,甚至对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产生重大的调整作用,可以说与社会关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行模式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存在的内部矛盾和国际国有资本运营机制模式,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营的顺利进行和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中国
国有企业改制即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规定,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将国有企业改制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可见国有企业改制将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国有企业改制模式形成和确定的过程中必须兼顾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利益,由此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所以针对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存在的内部矛盾和国际国有资本运营机制模式
国企运营机制中存在诸多固有内部矛盾,例如我国国有企业中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地位并不是西方经济学所提倡的平等,而是行政上下级关系,两者在激励因素上的不相容、信息上的不对称、责任上的不对等,必然导致出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矛盾;而人们在尝试用放权让利改革解决这对矛盾的过程中,使经营者侵犯国有资产的机会增加,加剧了国有资源所有权问题的严重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暴漏,被市场经济法则逐渐取代,而国有企业将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混淆管理,必然导致国有企业的运营体制与市场经济法则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国有企业经理层在受到政府约束的同时必然注重对“政府”经营,造成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下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加剧;而国有企业并未认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滞碍作用。
在国内外国家的长期探索中形成了诸多国有企业运营模式,如承包、租赁、股份制经营、直接委托代理、企业授权经营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探索的过程中结合国情的差异,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如进行双层次管理,强调以股份制形式控制国有企业,需要政府与国有企业签订合同,并由政府部门、经济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议会等共同对资本运营管理进行监督的法国模式;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预算调节、投资资金调控、审计法律调控的瑞典模式等;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和国际局势变化,也进行了国有资产运营调整,主要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等四阶段改革,效果明显。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分析
结合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存在的内部矛盾和国际国有资本运营机制模式的探索经验,可以发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的实现首先必须将政府所有者的职能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在减少行政参与的同时避免管理层次过多、财权过分集中、控股公司规模过大等问题的出现;其次产权制度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国有企业所在领域的实际状况,不能千篇一律,现阶段结合经济技术因素,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分为:以招标、拍卖等形式将国家部分独资企业的所有权全部出售转让给私营企业的形式、国家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民间,必要时政府仍占据控股地位的分散股权形式、在不转让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权的转让,实现国有民营的形式等;再次对国有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不断地优化,例如减少市场限制,积极引入国外竞争者;以市场为导向促使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共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信贷等;然后国家必须坚持参股,实现官民合营,这样既可以对民间资本的活力进行利用,也可以使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我国国有企业分为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型国有企业两大类,由于垄断性国有企业基础性强,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在政策方面必须予以保护,所以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主要针对竞争性国有企业,其改制运行模式大体经历以租赁制、承包制、中小企业厂长负责制、大型企业集团授权经营制等为主要形式的经营方式自由化过程,通过放权让利调动国有企业和职工进行改革的积极性;通过建立产权明确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效率性委托代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在深层次授权后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产权独立化,而企业产权独立化的实现需要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化、产权流动市场化、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经营制健全化;在国有企业产权独立完成后,企业法人机构要在所有制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以经济效益最高化为经营目标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实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而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的实现需要国有企业的委托人对代理人制定有效的完整约束和激励机制,例如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务必须分离;对内部董事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对出资人的所有权和法人的财产权进行明确的划分等,通过管理体制的健全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模式的探讨
本文以北京某大型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已经成为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品牌进行高科技技术生产的新型企业,此公司结合市场需求以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主要产品,但其前身工程部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仅受到技术瓶颈限制,而且在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但由于此项技术创新的市场前景广阔,受到国家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建立了相关课题组、自筹资金,经过长期有效努力,自行设计、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版权的新型产品出现,但受到工程部内部人才结构单一、团队建设水平较低、资金严重匮乏、所处市场环境不活跃等因素的限制,批量式创新产品的生产难度非常大。该企业结合实际状况决定通过建立事业部,以模拟法人机制进行产品运行,使产品产业化快速发展,完成第一层经营方式自由化过程,可以发现其成立的事业部已经形成了责权利一致的封闭体系,有利于生产氛围的搭建,开始对影响产品生产的时间、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该事业部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参与市场的程度逐渐加深,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其在市场决策、发展战略、文化、分配等各方面存在的缺点逐渐暴露,其需要通过建立具有自控品牌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变现状,所以其在资产评估、审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体制改革,实现了第二次授权后的企业产权独立化,使以公司形式出现的主体在具有资本要素的同时具有法人意义的经营权和自主权。在此基础上此公司为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在传统事业部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目标管理机制,并对原有的内部干部责权利考核机制进行了有效的完善,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考核和分配机制,由此完成第三层次授权,实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该企业经营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市场的占有份额有了显著的提升,为其后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制运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缓解其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而改制运营模式的确定既要充分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状况,不能盲目创新或过于追求速度。
参考文献:
[1]顾棽.新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黄平.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3]丁传斌.地方国有资本运营法制探索[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4]刘松.国有企业上市改制模式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5]蒲富华.长沙市建工集团股份制改制模式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2.
[6]刘琳.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