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被错割好肾以后
2015-11-03岳洋
岳洋
梁启超(1873 -1929)是我国清末的改革家,“康梁变法”的领军人物。辛亥革命后,他从政十几年,也一贯致力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情况,继续实现他的维新梦。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任教于清华学校(1928年由南京政府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为四大教授之一。
1926年初,53岁的梁启超因尿血症久治不愈,决定求诸西医,毅然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一人院,便被定性到外科,并与3月16日做了肾脏切除手术。操刀者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副手是声名赫赫的纯种美国外科医生。出人意料的悲剧发生了:他被错误地切掉了那个健康的好肾——右肾,而生命之泉就只能靠另一只残存的坏肾——左肾来维持供给。术后,梁启超的好友——著名医学家伍连德亲自验看了割下的右肾,没有丝毫病态,“证明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这病根本是内科,不是外科”,“乃是一种轻微的肾炎,西医也并不是不能治,但很难求速效”。协和从外科方面研判,从根本上误入了歧途,“以人命为儿戏”。在事实面前,协和医院自己也承认了错误,但却无法补救。
一位在变革中度过了生死劫难的大名人,遭受到这种并非不能避免的致命伤害,了解情况的人们,都非常同情梁启超,并愤慨于医院的草菅人命。他的学生们如陈源、徐志摩等以“白丢腰子”等语言在报上对协和医院进行口诛笔伐,兴师问罪,坚决主张诉诸法律为老师讨个公道。
这该是个一打准赢的官司,但是,梁启超本人,却持“三不”的态度:第一、不准诉诸法律;第二、不求任何赔偿;第三、不要任何道歉。因为他仍然坚信,“西医”是中国学习西方进步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认为正当西方医学走进中国社会步履艰难的时刻,维护西医的形象,就是维护新科学,就是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他很怕人们由“丢腰子”事件导引出怀疑乃至否定西医的恶果。肾丢了,科学救国的梦依然牢牢扎根心田,为此,他忍着日益加重的病痛,亲自撰文为协和医院开脱。他用英文写了《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送给协和医院存档,又用中文把它发表在1926年6月2日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在文章的最后,梁启超诚笃地呼吁:“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这是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微意。”
病情日趋沉重,为了不给学校增加负担,1928年5月,55岁的梁启超,评阅完手头最后一批学生论文,向学校递交了辞呈,回天津家中养病。实际上,他在家中一直扶病读书写作。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永别了他深爱着的国家和同胞,享年56岁!噩耗传出,“学界政坛天下同悲,清华同仁扶棺恸哭”。人们在巨大的悲痛中,发出了“痛斯人之难再,嗟举世之皆喑”的哀叹。
变法被清廷镇压下去了,战友们付出了鲜血和头颅,侥幸活下来的梁启超,怀揣着振兴中华的美梦在维新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奋力跋涉;健康的好肾冤枉地牺牲了,他还用残存的病肾点燃着生命的风中之烛,为西医科学在中国举步照明引路,直至油尽灯灭而不悔:这就是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