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11-03陈化朱海燕

出版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移动阅读智能手机大学生

陈化 朱海燕

[摘 要] 从学生的视角来研究应用智能手机的学习体验,并开展移动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从大学生移动阅读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为:移动阅读使用工具、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移动阅读行为、移动阅读的态度。结论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移动阅读的硬件条件,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移动阅读行为,他们对移动阅读有着较强的兴趣和愿望,更愿意接受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学习视频等内容,希望得到教师或其他人在移动阅读方面的引导管理,以此提高学习绩效。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阅读 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069-04

移动阅读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作为其发展的指导理论。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在于以人为本,特别重视学习者对自己的自我实现、自主发展、自我激励,对于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提倡自主学习模式,来代替一味地被动接受已存在的知识,看重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及自主学习能力[1],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收外来信息,而是学习者主动选择加工信息;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出发、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领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同教师及他人协助,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所以,移动阅读是将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两者优势进行相互结合,同时强调学习者自己的作用,强化发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自主作用,通过外界环境提供的脚手架或是兴趣、知识矛盾刺激,学习者与他人建立协作和交流的互动关系,同时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与同伴建立相互理解的协作交流关系,共同探讨同一类或同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或问题,形成学习者共同体或是学习共同体,通过相互讨论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促进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发展[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移动阅读逐渐被人们熟知。移动阅读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深入调查研究目前大学生的移动阅读方式、移动阅读观念、移动阅读态度,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种新型学习方式,解决移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及困惑,有效提高移动阅读效率显得非常重要[3]。

1 调研概况

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现状,结合江苏省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学生特点,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目前大学校园中移动阅读在南京地区高校中,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移动阅读的现状,并通过调查研究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阅读在目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惑、问题,探究移动阅读在大学生学习中实施是否具有可行性。

1.2 问卷调查的内容

调查问卷问题设计是从四个维度来调查目前江苏省南京地区几所高校中,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现状,分别是: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移动阅读的行为方式、移动阅读资源类型、移动阅读的态度。

表1 调查问卷内容及问题维度

1.3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使用的是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来确保调查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保证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4]。为了确保总体样本中个体样本选中的机会均等,排除调查对象的各种主观因素,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得调查的过程和结果都严格遵循科学调查的过程与步骤。除此之外,笔者的研究是从选中的样本来加以分析,进而推出研究的调查结果和结论,在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一些可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本调查以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5月—2014年8月调查校园的在校大学生,共向相关专业学生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76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88份,回收率是97.54%。

在收回问卷后,采用SPSS22.0的相关统计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统计后的调查结果是,在调查样本中的男、女生占有比例分别为45.1%和54.9%,数据分布较为均匀,说明本次随机调查取样结果真实,并且可靠。调查样本中,文史类学生占比为:38.86%,理工类学生占比为:23.94%,艺术体育类学生占比为:37.18%,文、理、艺三类专业抽取调查样本较为均匀。

表2 有效样本数据分析(总共476份)

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2.1 大学生的手持移动设备

经过问卷调查的统计得出,大学生所持有的电子移动阅读设备主要以手机、MP3/MP4为主。在使用的手机型号和相关品牌中,大学生智能机的持有率为89.3%,且大学生群体中98.46%手机是能利用流量等方式进行上网,虽然,有近10.7%的学生手机不满足上网功能,但有基本的信息服务功能,这可以为大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学习提供客观条件。详见图1。

图1 大学生移动设备使用情况

2.2 大学生及教师对移动阅读的认识水平

移动阅读是现代通讯技术的产物,其特有的便捷性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种建立在新型学习理论基础上利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可在提供无线网或是有流量的情况下,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即时登陆图书馆查阅图书、收发163、126等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利用优质的资源听原版英文、浏览每天的国内外新闻,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获得前沿信息和技术的时间[5]。但对于“移动阅读”这一系统的概念却并不了解,并没有高效利用起来,这种“移动阅读”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学习方式,即自由的学习。在本研究中进行调查的476名大学生中,有近20%的大学生没听有过“移动阅读”这一新型的学习理论的概念,而仅有2.9%的表示非常了解“移动阅读”方式,另外还有28.1%的大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没有深刻领会“移动阅读”的概念及其相关领域。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对移动阅读的了解程度比例呈现一定的变化,但综合数据来看,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对移动阅读的了解程度较低,亟待加强。详见图2。

图2 大学生对移动阅读的了解程度

2.3 大学生移动阅读方式和主要内容

调查显示,目前90后大学生明显爱好智能手机,并有很大兴趣使用智能终端进行移动阅读。在使用手机进行学习时,有86.9%的比例的学生使用各大搜索引擎进行“浏览网页”,以此获取各种国内外要闻,而提供新闻是各个网站的首要基本服务,这充分显示出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与国家、社会相关的事,同时也反映大学生获得新闻主要依赖网络。第二方面表现在大学生进行选择音视频文件时,仅仅是观看,而非深入学习研究,看过就不管了,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说明大学生占有的优质资源较多,却没有深刻理解,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使用各种翻译及英文学习软件进行移动阅读的学生占71.46%,使用微信等群聊软件进行移动阅读的学生占68.49%,使用邮箱等文本信息进行移动阅读的学生分别占13%,详见图3。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在开展移动阅读的过程中,呈现对网络新闻、视频的强烈需求,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在依赖网络学习的同时,因为网络上提供了各种答案等解决过程,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习浮于表面,理解不深刻。而且,进行网络移动阅读的同时,与现实中的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协作会相应降低。

图3 手机功能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移动阅读资源的选择,更倾向于以图片、音频、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因为移动阅读时间、环境等一些因素的干扰,学习者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在文字上面。学习者更倾向于那些有针对性的视频文件或者图文并茂的丰富移动阅读资源。目前,网络上提供的移动阅读资源也相当丰富,大多数文本格式内容也可以转换成相应的PPT格式移动阅读课件。所以,移动阅读可以使用整个网络中各种学习资源。按照学习资源是否经过精心设计,移动阅读资源被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过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教学网站、教学课件等;另一类是未通过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者未专门设计的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订阅信息、新闻网站等。调查发现,此前移动阅读设备中绝大部分的移动阅读资源大都是未经设计的,而是通过单一的格式转换,将电脑中学习内容“移植”到移动设备上来的。实际中,大学生强烈渴望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门为某一门学习课程而设计的移动阅读教程,或专门为移动阅读而设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

2.4 大学生移动阅读的时间和地点

调查显示,主要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46%)和无聊时间(62%)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阅读,而在自己支配学习时间时使用很少,仅有15%的调查者至少每天有一次移动阅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阅读时,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比较盲目。因此,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的移动阅读在大学生中很频繁,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却没有呈现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差。通过深入分析,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学生们通常在遇到困难时才进行移动阅读,是因为使用智能手机搜索学习资源使很方便,而且非常灵活;(2)大学生觉得使用智能手机只是为了消磨时间,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移动阅读概念更是了解甚少;(3)大学生在自习时间大都会选择传统的书本学习而不是移动阅读,是因为手机上存在很多无关的学习资源,这些都会影响学习者学习效率。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阅读频率低,且缺乏目的性,实效性较差,详见图4。

图4 移动阅读的情景选择

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基于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手机移动阅读的缺点是手机屏幕不够大,经常使用手机学习会导致视力下降;与电脑学习相比,可能会出现操作不方便或手机网络信号不稳定等问题;还会存在手机在线学习会产生高额流量费用,使用费用会比较高;智能手机移动阅读的学习效率可能较低,详见图5。同时,被调查对象对未来基于智能手机移动阅读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详见图6。

图5 基于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存在的问题

图6 智能手机移动阅读未来期望

大学生希望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应该增加适应的学习软件,扩充丰富的学习资源及手机网络覆盖区域,更利于他们随时随地实现在线移动阅读[6]。同时,学生和教师都要提高各自移动阅读的能力,增强移动阅读的意识。

3 结 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校内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情况,对移动阅读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移动阅读的期望和建议,这对进一步了解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在本校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提供了有效支撑[7]。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移动在线学习的硬件条件,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移动阅读行为,他们对移动阅读有着较强的兴趣和愿望,更愿意接受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学习视频等内容,希望得到教师或其他人在移动阅读方面的引导管理,以此提高学习绩效。

智能手机的移动阅读在高校学习方式中比较新鲜,虽然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多优点,但同时有较多缺点,因此,在高校中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推广移动阅读的快速发展,提倡移动阅读新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有效结合的方式开展,称作混合式学习模式,以此改善目前的学习效果[8]。需要解释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将移动阅读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死板地进行叠加,而应该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者接受情况,移动设备持有情况,具体教学内容的需求,教学情境的要求等各方面因素深入考虑研究,科学有效地将两种学习方式进行结合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改善学习效果[9]。同时,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与更新换代,高校校园中实施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阅读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结合江苏省南京地区几所高校学生的移动阅读的调查分析来看,高等院校应该重视智能手机移动阅读的推广,努力转变移动阅读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学生的观念,选择适合学习者进行移动阅读的有效学习策略,开发制作有针对性的、更充实的移动阅读资源,研发丰富的智能移动阅读软件等。

注 释

[1]杨琳,朱正平,冯婕.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5):202-205

[2]王洪华.大学生手机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4(3):38-41

[3]丁枝秀.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6所高校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5):75-78

[4]茆意宏,魏雅雯.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8):82-85,90

[5]马秀峰.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对大学生移动阅读对策初探[J].创新科技,2013(5):59-60

[6]庞佳,穆祥望.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阅读模式变迁的驱动因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124-128

[7]张艳丰,刘昆雄,毛爽.大学生移动阅读诉求三维度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5):95-98

[8]邵琦,施国洪,夏前龙,等.我国华东地区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24):36-41

[9]张浩,杨凌霞,陈盼.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48-50

(收稿日期:2015-05-19)

猜你喜欢

移动阅读智能手机大学生
智能手机是座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移动阅读初探
初探移动阅读与图书馆延伸服务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特点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