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即出版:兼论其意义与应用
2015-11-03王友富
王友富
[摘 要] 从出版流程与MOOC发布过程、互联网(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定义、MOOC的形态与功能、MOOC发布的内容与机制考察,MOOC是以课程发布为载体的出版形式。MOOC既具备教程的功能,其发布、传播过程又与科研课题创新过程相似,了解和把握MOOC的出版属性,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教育出版社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MOOC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数字化出版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 慕课 出版 课程 教育改革 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011-05
2012年以来,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中文又译为慕课)在全球兴起,不仅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以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终身学习为旨归的开放课程建设浪潮,而且也冲击着现有教材出版格局,给教育出版带来挑战与机遇。分析MOOC的出版属性,揭示MOOC出版的特点与优势具有双重作用,既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制定配套的政策,推动MOOC建设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又能推进教育出版数字化出版升级的步伐。
1 从出版流程与MOOC发布过程考察
出版,即“把书刊、图画、音像制品等编印或制作出来,向公众发行”[1]。出版主要包括编辑、复(印)制和发行三大环节或流程。MOOC发布过程与出版流程颇为相似。
(1)MOOC的视频、作业、测验等的审核是编辑工作,MOOC平台通常会为每一门MOOC配备一名编辑负责内容审核。
(2)MOOC的使用过程牵涉到复制:一是学习者观看视频等资源时需要通过“缓存”功能下载到本地终端,二是同一门MOOC的不同学期、基于MOOC的SPOC需要复制或调用MOOC资源。
(3)MOOC的发布与对外传播含有“发行”的意味,且MOOC按周发布类似于期刊等“连载”式的连续出版物发行方式。
从图1可看出,MOOC的发布过程与图书出版流程总体上一致,都涵盖编辑、复(印)制、发布(行)三大流程。
2 从互联网(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的定义考察
2.1 MOOC属于互联网(网络)出版范畴
新闻出版总署与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互联网出版作品主要包括:(1)已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内容或者在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2)经过编辑加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作品[2]。MOOC的传播过程包含互联网出版的要素:平台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的课程团队(他人)的课程资源(作品),通过平台发布,供学习者(公众)在线(互联网)学习(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可见,MOOC的传播过程构成互联网出版行为,属于互联网出版范畴。
2012年公布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络出版服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网络出版物,以及为他人提供传播网络出版物服务的行为。网络出版物,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经过制作、编辑、加工的数字作品,范围主要包括:(1)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内具有知识性、思想性的文字、图片、地图、游戏、动漫、音视频读物等原创数字作品;(2)与已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内容相一致的数字作品;(3)将上述作品通过选择、编排、汇集等方式形成的数字作品;(4)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类型的数字作品[3]。这一界定在《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出版”的基础上做了细化。MOOC符合第一条,即是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为载体的原创数字作品,是原创的网络出版物,相应地,MOOC平台方提供的是网络出版服务。
2.2 MOOC是数字出版的一种
对于数字出版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两种。广义的理解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出版传统的纸质图书、报纸和期刊。狭义的理解强调数字出版最终要形成数字化的产品,如有学者认为,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并以之为传播渠道的出版形式。其生产的数字信息内容建立在全球平台之上,通过建立数字化数据库达到在未来重复使用的目的。长远来讲,数字出版过程还涉及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4]。MOOC具备了以上数字出版的要素:MOOC的主体是数字化产品,MOOC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内容建立在面向全球开放的MOOC平台上,通过数字化数据库的形式发布,理论上可以永久重复使用,收费证书等涉及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因此,MOOC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数字出版,MOOC的出现拓展了数字出版的内涵。
3 从MOOC的形态与功能考察
MOOC的主体形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在线课程,这一形态决定 MOOC兼具“课堂”与“教程”功能。MOOC不仅有以知识点划分的教学视频,还有贯穿于课堂的教学活动,如讨论、作业、测验和考试等。从某种意义上说,MOOC是实体课堂的“搬家”,或为学习者专门拍摄制作的“课堂”。维基百科关于MOOC的定义,也强调MOOC是一种针对于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的在线课堂[5]。MOOC“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MOOC“课堂”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是随时可重复的“课堂”。传统课堂不借助特殊设备稍纵即逝,无法留存,学生学习时耳听手记,须依靠手抄笔记作为媒介“再现”课堂讲授的内容,而笔记有不连续等不足,则须借助系统的讲义、教材补充,供学习者系统学习和研究之用。MOOC的视频和其他资源均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随时重复播放,因此MOOC本身即有“教程”的功能,MOOC的出现助长了以视频作为“教程”来学习的方式。当然,学习者学习MOOC也需要做笔记,但主要是为了辅助记忆和内化。由于MOOC是浓缩的“知识”精华,MOOC学习也须借助教材,以补碎片化视频之不足,但教材已非必须。要言之,以数字形态存在的MOOC视频的重复播放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同时具备“课堂”与“教程”的功能,是教材出版的延伸。
4 从MOOC发布的内容与机制考察
MOOC发布与呈现的内容包括:按周设计的内容结构、以知识点切分的短视频、各种格式的文本材料、相关资源的网址链接、作业、测验、讨论话题与讨论区等。其中,按周设计的内容结构是MOOC的“授课”逻辑,类似于教材的章节结构。以知识点切分的短视频是MOOC的“正文”,其标题相当于“目”,若干个以知识点切分的短视频合在一起组成一“节”。其他资源均围绕章节目和视频“正文”主体来分布。因此,与一般网络远程教育和开放课程相比,MOOC的视频与视频之间,视频与其他资源之间的逻辑性更强,更接近模块化的教材。正因如此,国外有学者认为,MOOC的视频及其他组成部分,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教材[6-8]。
MOOC通过有机串联的教学活动,形成时间激励机制、学习过程激励机制和结果激励机制。短视频的设计符合当下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现实需求,三五分钟即能完成一小段的视频观看,大大吸引和鼓舞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按周发布视频,给作业和测验设定期限等,均给学习者带来“在学习”的动感和时间上一定的缓冲效果,具有激励作用。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公告和邮件提醒,学习者通过互助和交流,相互勉励,结伴同行,形成过程激励机制。学习结束时,通过学习成绩和证书来收获成功的喜悦,以成就感来激励学习者继续学习其他MOOC,形成良性循环。这些机制赢得了众多学习者的广泛和持续关注,扩大了MOOC的传播范围,使MOOC“大规模”学习成为可能,MOOC的学习人数动辄成千上万,目前单门单期MOOC的选课人数最高纪录是16万[9]。
5 MOOC是全新的课程出版
MOOC是一种以课程发布为载体的出版形式,它的本质是课程出版。对比一下MOOC开发与教材出版、科研课题的过程,MOOC的开发既有教材出版的过程,也有科研课题的立项、结项性质,还有不同于教材出版和科研课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MOOC开发既兼具教材建设和科研项目的性质,又是课程建设,无论从工作量、创新性,还是社会反响、意义和效果看,它都是一种全新的产品与服务形态(见表1)。
由表1可见,MOOC与教材出版和科研课题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按周连续性发布、讨论区答疑、批改作业、发布考试、为成绩合格者颁发证书等内容。这些内容凸显了MOOC作为课程出版的创新性与变革性:MOOC的创新性使其与“相应层次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具有同等的价值”[10],MOOC的变革性使其不仅比一般的教学资源创新更复杂,也比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有更高的要求,且比传统教材出版更接近数字化形式的出版形态。要言之,MOOC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出版。
6 重要意义与政策建议
6.1 重要意义
提出MOOC即出版、MOOC是课程出版的观点,对教育与出版均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意义。MOOC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与学习模式。MOOC是对现有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11],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主要形式。MOOC理念已逐渐为大多数高校和老师接受,一些老师跃跃欲试,但由于是新生事物,相关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还不配套,还缺乏相应的支持和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MOOC的可持续发展。揭示MOOC的出版属性,有助于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必要的政策,给予认可、积极倡导、规范程序、加强监管提供支持;有助于高校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制度和教学科研考核体系,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并加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新型课程建设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激励老师转变观念,尽快投入新的课程建设,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改进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出版意义。在教材出版同质化、优质作者和内容资源争夺白热化的境况下,教材生态、学术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教材出版陷入“瓶颈”,步履维艰。MOOC出现后,尤其是MOOC本身即具有数字出版产品的属性,开拓了教材建设的视野,为教材建设回归课程建设,教材出版从课程源头出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促使教材出版向课程出版升级,为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快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步伐。
6.2 政策建议
MOOC的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后的应用也要求课程团队持续维护。为保障MOOC的可持续发展,亟须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
6.2.1 完善国家层面宏观政策,推动各级部门各高校出台配套措施
从国家层面将MOOC建设纳入国家重点项目,予以经费支持是MOOC建设应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MOOC的要求比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更高,应用效果更好。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以国家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纳入“本科教学工程”,有经费补助。视频公开课运行一段时间后,综合课程建设质量、社会影响等认定国家级称号;资源共享课由教育部集中组织结项验收,验收通过即授予国家级称号。MOOC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加强应用,强化过程监控和持续建设十分有益,但课程的持续维护需要耗费人力成本,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予以支持。除比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将MOOC纳入国家重点项目,认定国家称号,给予经费补贴外,经费补贴的数额和方式需要依据MOOC的特点创新,如采用一次性拨款的方式,数额上可适当提高一些;也可多次补贴,或以政策的形式明确高校对后续维护费用配套的数额或比例。《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指出,教育部将“组织‘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并对课程建设予以支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在线开放课程在本区域的建设和应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但没有明文提出经费支持,需要在后续文件中予以明确。
在国家层面酝酿和制订MOOC相关政策的同时,部分省市和高校积极探索,制订了相应的措施。2014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鼓励各高校利用校外MOOC平台、课程学习网站、微课等,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鼓励各高校探索校外选课,建立学分互认制度等,开启了MOOC学分认定的改革[12]。2014年底,北京大学制定了《慕课运行管理条例》,主要针对教师建设MOOC的配套政策,明确将MOOC视同校内常规课程,为MOOC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撑,并分类制订详细的MOOC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3],为北京大学发挥优势资源,建设高水平MOOC,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6.2.2 建立教学和科研双向考核激励机制
如前文所述,MOOC开发兼具课程建设、教材出版和科研课题的性质,无论是工作量,抑或是创新性、社会效应,均不亚于同类开放课程、教材和科研课题。因此,建议从教学和科研双向建立考核机制。
将MOOC视同同级科研项目对待。依据《意见》原则和精神,采取分层分类管理:学校同意向平台推荐即为立项建设,成为校级MOOC,视同校级科研课题;获得省级称号者,视同省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级称号者,视同国家级科研课题。
将MOOC视同常规课程评定教学工作量。参考北京大学的做法,依据开设MOOC的具体情况,分类对待:独立开设MOOC,第一次开课教学工作量视同常规课程,第二次以后开课按常规课程适当比例(0.8)折算;应用他人MOOC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工作量视同常规课程或适当增加比例(1.2);开设MOOC的同时在校内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在前两项基础上累加。
在工作量考核和结果评价方面,制定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引导和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入MOOC建设与应用中,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6.2.3 确定课程出版类型,推动出版产业升级
从宏观层面来说,在正在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著作权法》中,适当对MOOC这一新的出版类型予以反映,对课程出版的含义、范围、条件、管理、权利与义务、版权保护等做出适当规定,为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
对教育出版社来说,认识到MOOC的出版属性,有利于转变思路,开拓视野,从教材建设回归到课程建设,从教材出版上升到课程出版,在新的形势下与高校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开发和出版在线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出版产品类型,加快数字出版升级的步伐。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6
[2]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EB/OL].[2015-03-3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636.htm
[3]新闻出版总署就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EB/OL] . [2015-03-30].hthttp://www.gov.cn/gzdt/2012-12/19/content_2293811.htm
[4]刘成勇.定义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2007(12):6
[5]维基百科.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词条[EB/OL].[2014-09-07].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4%A7%E8%A7%84%E6%A8%A1%E5%BC%80%E6%94%BE%E5%9C%A8%E7%BA%BF%E8%AF%BE%E5%A0%82
[6] Will Oremus.Forget MOOCs:Free online classes shouldn't replace teachers and classrooms.They should make them
better[OL].http://www.slate.com/articles/technology/2013/09/spocs_small_private_online_classes_may_be_better_[2014-09-07].than_moocs.html
[7]徐葳,贾永政,[美]阿曼多·福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0
[8] Fox, A., Patterson, D. A. & Ilson, R. et al.(2014).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echnology Transfer: Lessons Learned from MOOCs and SPOCs[R]. UC Berkeley Technical Report
[9]尼古拉斯·卡尔,布赖恩·克罗宁.高等教育:在危险与机遇的岔路口[J].科技创业,2012(11):38-44
[10]王鹏,边琦,肖凤艳,等. 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工作的回顾[J].现代教育技术,2014(4):82-87
[1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2015-04-2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
[1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EB/OL].[2015-05-25].http://www.gdhed.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tzgg/201411/481007.html
[13]高教司张大良:所有高校都可借力“慕课”[EB/OL].[2015-05-06].http://www.edu.cn/xxh/focus/gd/201505/t20150506_12559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