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5-11-03修凤侠
修凤侠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辽宁沈阳110006)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修凤侠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辽宁沈阳110006)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6/2014-06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胃溃疡组(n=57)和十二指肠溃疡组(n=59),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进行根治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胃泌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血清中各水平因素的情况,做出相应对比.结果:不同症状的溃疡患者其疗效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当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胃泌素基因检查结果降低后,其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浓度的降低程度优于未根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过高,从而使胃泌素分泌量增加,其发病机理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病变特征与病变情况也密切相关.同时,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胃酸的超标情况出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到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临床疾病的有效治疗.
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胃泌素
0 引言
幽门螺杆菌是常规疾病发生因素中的重要菌种,它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消化道粘膜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消化道癌变情况在现代已经屡见不鲜,因此加强此类疾病的预防根治成为防治消化道癌变症状发生的重要任务指标.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06/2014-06我院收治的1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胃溃疡组(n=57)和十二指肠溃疡组(n=59),其中男65例,女51例,平均年龄(46.8±5.8)岁.除溃疡位置外,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本次临床纳入标准主要针对患者是否存在消化性溃疡症状的出现.通过胃镜进行检查,分别对不同位置进行分析诊断,确保患者属于消化道粘膜活动组织发生的溃疡病变,且患者经检查后属于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奥美拉唑,1次/d,20mg/次,阿莫西林,2次/d,0.5 g/次,甲硝唑,2次/d,0.4 g/次.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两周后进行临床检查对比.
1.4观察指标 以14C检测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同时采取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进行检测,当两项均为阴性时,表明体内幽门螺杆菌已得到感染.
检测中,对患者的消化系统进行溃疡面镜像检测,分析其实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其临床治疗结果.胃镜检查效果分0~3等级,每个等级均界定在0~3分内,分值越高,说明恢复状况越好.检测期间,对患者胃泌素基因进行RT反应检测,并进行含量鉴定.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症状的溃疡患者其疗效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当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胃泌素基因检查结果降低后,其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相比较之下,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组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浓度的降低程度优于未根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幽门杆菌根除情况以及胃镜评分结果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易引发人体一系列的肠胃消化道疾病,且与胃癌病变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联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其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对机体表面细胞的破坏作用,同时根据胃粘膜的炎性病变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病变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往往针对基本症状进行对症调整,从而实现症状上的改善.但从机体自身的病变症状上来看,此类疾病往往易反复,甚至在后期会引发肠胃癌变.因此在近年来的临床治疗研究中,主张做到对症下药,以促进对症状上的有效控制,做到真正的根除.
表2 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患者胃泌素浓度表达的影响(x ±s)
我院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上,通过不同的药物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进行调研,并汇总了各项基本信息,经过对比后发现,幽门螺杆菌尿素酶能够水解尿素,并生成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部环境中可以刺激粘膜,从而导致粘膜细胞损伤,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成长.因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作用对患者的机体治疗效果有显著效果.结果显示,虽然在普通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调研中根除与不根除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机体检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减少病情的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胃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过高,从而导致胃泌素分泌量增加,其发病机理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病变特征与病变情况也密切相关,同时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胃酸情况的超标情况出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到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临床疾病的有效治疗.
[1]王永福,耿立霞,郭春林,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88-1389.
[2]徐志明,付慧琴.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对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1):668-671.
[3]徐小琴.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3):339-341.
[4]马 丽,周 力,洪 阳,等.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激素变化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5,21(10):1659-1661.
[5]吴灵飞,王炳周,冯家琳,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合并胃炎及胃泌素的影响[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4,16(6):250-252.
R573.1
A
2095-6894(2015)11-021-02
2015-10-15;接受日期:2015-11-01
修凤侠.E-mail:f_xia_s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