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2015-11-02张文燕
张文燕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并准确定位“有效”,克服无效教学,在预习课文、恰当的课堂提问、科学的教学评价上下工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课堂成为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师生交流的大舞台。
关键词:理解;预习;提问;评价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但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一味耗时间、压作业、教师多讲、学生机械重复练习成了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主要手段,这和新课改中的观点“有效教学”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有效地立足课堂成为我们每个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理解有效课堂的概念,克服工作盲区
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40分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它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课堂教学是和无效课堂教学相对的,有效课堂对老师的授课要求是:“四转六让”——转注入式为启发式,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转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情并重,转平铺直叙为情境创设;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达,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推导,让学生自己总结。“三讲三不讲”——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学可以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0%,课堂小结能突出重点。只有教师把握了上述要点,实现“课堂有效”才有可能。
二、有效预习课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学生预习课文时没有目的,教师只是让其读读课文、标标段落,勾画生字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疑难问题,学生懒得思考,教师在次日的课堂教学中,讲解费时、低效现象严重。那么,怎样让学生有效预习课文呢?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课前把课文读熟,把生字词解决,还应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如,让学生关注课后思考题,读后想一想,口头做一做;在书上空白处有针对性地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预习作业可以这样设计:(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找一找文章写了几件事。(2)画出你不会的生字词,自学掌握音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3)文章的每一部分能互换吗?为什么?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句子较难理解?(4)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写在书的空白处。(5)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学生根据要求预习了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长期的指导预习过程中,我编写了以下预习文章的顺口溜:学语文,得预习,方法好,分步行。第一步:读课文,标小节,内容明;第二步:画字词,读准音,记住形;第三步:勤思考,多质疑,会点评;第四步:查资料,广积累,头脑灵。
三、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剂
美国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极其重要。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提高其阅读素养。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它既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实现有效提问应怎样做呢?老师在课堂中提问题时语言要简练,不能太繁杂,问题不能太细碎,这样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在问题设计上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低坡度、密台阶,问题设计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目标向高层次目标迈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层次的渐进上下工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体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教学《炸药工业之父》一文中的“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这几句,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以后笼统地提问:这几句话表现了诺贝尔的什么精神?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对此很容易就能说出答案,但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故教师可作以下提问:(1)这段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诺贝尔的专注?(2)他为什么要亲自试验呢?说明了什么?(3)这儿连用了三个“近了!”,是什么近了?意味着什么近了?这又能反映出诺贝尔的什么精神呢?教师通过这样一组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引入精彩,引入成功,学生对本文重难点的学习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应思考如何引发学生对文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文本的思想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只有这样的提问才是真正有效的。
四、有效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爱的升华
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水平等的限制,有时回答问题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离题万里,难免有偏颇,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有一颗大爱无疆之心,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委婉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的同时,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思考,乐于提问,乐于合作、探究,课堂才会永远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师生交流的大舞台。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王刚.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