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严峻考验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2015-11-02仁增韦锦明

西藏文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吉隆宣传报道执勤

仁增+韦锦明

仁增,男,藏族,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少校军衔,1981年元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现任解放军第八医院政治处副营职干事。在西藏“4·25”抗震救灾中,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连续奋战17个日日夜夜,作为首批奔赴灾区的解放军医疗救援队的政工干部,出色地完成了搜救遇难同胞、紧急避险大转移、救灾物资运送、过渡安置房搭建、道路抢通保通和帮助抢收抢种等重大救灾任务,实实在在地经受住了地震灾害的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面对地震突发事件,头脑清醒,积极组织、协调、战斗、值守在突发事件的最前沿,了解搜寻抗震救灾最新动态,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对医院年度的新闻报道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心系人民铸忠诚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特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灾区救援的命令后,及时准备个人物资,作为负责新闻宣传报道的政工干事,认真地进行照相机、摄像机相关设备的准备工作。部队于26日凌晨3时冒雪奔赴灾区,救援车队不间断行驶15个小时,于4月26日18时到达重灾区为吉隆安置点,到达吉隆灾区安置点后作为负责宣传报道的干部,及时宣传地震常识,引导灾区人民正确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宣传党和政府对灾后重建的方针政策,鼓励灾区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自强不息、重建家园。先后制作标语18幅,多次耐心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发放宣传单500余份。灾区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缺衣少食,他在自家房屋被毁,78岁老母亲无处安生的情况下,主动向灾区人民群众捐款1000元,充分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觉悟和一名子弟兵的忠诚情怀。

严守纪律树形象

在抗震救灾期间,他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上级的各项规定,坚持模范带头遵守群众纪律规定,在救灾部队官兵和灾区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开进途中和进村入户救灾期间,他时刻教育官兵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严守纪律,树好形象,不住民房、不吃灾粮,对群众做到了秋毫无犯。在率队执行搬运救灾生活物资任务中,长时间工作的官兵们又渴又饿,面对可口的罐头、解渴的饮料,战士们没有一个人有拿救灾食品的念头。在率队看守物资任务时,官兵们成天面对着成千上万的救灾物资,有大量的食品、名牌服装、新奇的生活用品等等,看守小组严格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严加看管,坚持文明执勤、依法执勤。有一次,一位村民见天色已晚,便靠前与他套起了近乎,还拉起了老乡关系,正在执勤的他识破了这位老乡的计谋,便主动上前向老乡讲明了执勤相关规定和物资发放的相关政策,请他支持部队的工作。后来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村民是外来人口,地震致使家中严重受损,生活相当艰难,确实是没有办法才想从战士手中得到一点救灾物资。他见这个中年人生活的确不容易,实在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便掏出身上仅有的152元现金,拿出战士晚餐的干粮送给了这位村民,这个村民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他的手说:“谢谢子弟兵,是你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啊!”在吉隆镇吉普村、乃存、热索村等巡诊期间,他始终严于律已,带头遵守好各项规定,严格落实上级下发的“抗震救灾群众纪律16不准”的要求。

勤勉敬业做奉献

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该同志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化作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以兢兢业业、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书写一名民族军官的人生价值。4月26日,他奉命同医院30名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负责救灾期间的政治工作,工作出色,特别是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做出了突出了成绩,直至5月11日随部队回撤官兵归营。面对重担,他顶住压力,任劳任怨地工作。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方便面,困了就趴在电脑旁打个盹,平均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体重整整下降了6公斤左右,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尽职尽责。起草文电,深思熟虑、精雕细琢、高质高效;筹备会议,周密细致、勤于协调,顺利圆满;参谋建议,积极主动、站位点高、贴近实际;开展“火线”入党和立功创模,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抗震救灾期间,他先后起草各类文电20余份,整理典型事迹材料10余份;结合抗震救灾实际,撰写了近2篇经验文章,新闻稿件各类网络媒体文稿40余篇,电视新闻30余份被中央13频道、中央7频道转播,12份被《战旗报》、《西藏日报》、《日喀则日报》和等杂志刊载,为推进抗震救灾政治工作深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邵星

猜你喜欢

吉隆宣传报道执勤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为你撑伞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西藏吉隆—康马变质带地质特征初探
吉隆沟:西藏心窝里的江南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开通提速西藏边贸发展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