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阳冈》教学设计

2015-11-02丁海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5期
关键词: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

丁海荣

(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华农场双吉小区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9)

《景阳冈》教学设计

丁海荣

(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华农场双吉小区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9)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描写武松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语句体会鲜明的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武松的性格,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水浒传》及有关的读物

2.课件: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音频资料《武松打虎》京剧片段

教法学法:提纲导读 适时点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播放《好汉歌》,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这首歌吗,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对,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你们对《水浒传》这部书有哪些了解?

同学们对《水浒传》这部小说了解的可真多,不但知道《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还知道这部小说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我们就锁定这一百零八位中的一位(课件展示武松打虎画面),通过《景阳冈》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下这位打虎英雄——武松。

(板书:20.景阳冈)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阅读了《水浒传》,并重点读一读这本书的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谁来给大家讲讲呢?

(主要讲武松急着赶路,回清河县寻找哥哥武大郎,打死老虎后,被阳谷县知县看中,做了步兵都头。)

[设计意图:用孩子熟悉的歌曲导入,调动了孩子对《水浒传》的兴趣,通过对《水浒传》的交流,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查预习,理思路

1.检查会认的生字:(课件出示)

吓唬 诡计 腰胯 霹雳 泄气 迸出 酥软 限期踉踉跄跄

2.检查初读情况,把句子读通、读顺。

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

(1)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4)这时候天快亮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5)请勿自误。

3.读课文前的导语,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条理,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设计意图:明确阅读要求,指导学习方法]

三、自主学习,感悟体会

1.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2.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感悟体会,全班交流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顺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武松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武松的形象。

[设计意图:《景阳冈》这篇经典之作,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性格鲜明,个性彰显,他的倔强、豪放和无所畏惧能够吸引学生,通过学生品读、感悟,抓住描写武松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句子,让学生能够更近一步走进人物,了解人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特点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及饮完酒后与店家说的一番话。表现其豪放、倔强的性格。后来,当店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抓住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特点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这句话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这时的武松已经知道冈上有虎,心里也有一点怕。但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心和面子,他不愿下冈。“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特点

武松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武松上前看了榜文,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我怕什么!”

(这两处神态描写,写出了武松勇敢无畏,带有一些自负的特点)

④抓住人物动作,重点研读“武松打虎”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a、指名读“武松打虎”部分,要求画出表示武松和老虎动作的词。

b、从中看出“武松”和“老虎”谁更厉害?展开讨论。

c、交流:写老虎厉害是为了突出武松的厉害。

d、细品:“闪”字的精妙和打虎场面用词的精准写老虎用了三个不同的动词,而写武松却用了相同的一个“闪”字,如果把它换成“躲”好不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设计意图: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动词运用的精彩有利于学生感受武松的豪放、勇武机智。]

e、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读、指生读,能够充分体会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感受武松打虎时的形象。]

f、看武松打虎京剧片段,感悟惊险。

g、师生合作再把这段读读,注意把需要重读的词给强调出来。

⑤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放、勇武而又机敏、倔强…

四、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1.思考:同学们,既然这一课写的是武松打虎,那为什么前面还写了上冈、喝酒两部分内容呢?直接写“打虎”一段,不就可以吗?

2.交流:在这四部分中,打虎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猛打虎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课外拓展

1.同学们,通过学习,一个打虎英雄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优秀文学名著的美丽,我们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2.《水浒传》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希望课后继续读,在这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新“武松打虎”传
我家里的武松
The Alcohol Culture in Water Margin
武松打虎,他是英雄吗
漫道三碗不过冈,武松豪饮猛虎降
武松:喝酒好赚钱
武松的醉与不醉
观笼中虎
阅读与表达并举 激情与智慧齐飞(下)
——《景阳冈》教学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