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措施研究

2015-11-02吴晓东刘炜伟王德维

治淮 2015年9期
关键词:水厂供水用水

吴晓东 刘炜伟 王德维

连云港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措施研究

吴晓东 刘炜伟 王德维

一、背景

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总规划面积约467km2,其总体空间结构为“一区七园”,其中一区为城市配套功能区,七园为精品钢产业园、石化产业园、现代港口物流园、节能环保科技园、香河农业生态园、中西部地区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徐圩新区作为连云港市“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区域之一,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而水资源作为徐圩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资源,需给予保障,本文基于此开展连云港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研究。

二、水资源存在问题分析

1.本地淡水资源不足,利用难度大

徐圩新区紧邻黄海,本地淡水资源不足,降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汛期水量多,降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径流量占全年的90%以上,但由于河网调蓄能力不足,雨后洪水多无法有效利用。

2.供水过度依赖调引江淮水,供水风险大

徐圩新区用水主要依靠徐圩新区送水工程和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两条线路调引江淮水,这造成徐圩新区对调引江淮水的过度依赖。由于调引江淮水存在受上游地区用水增加、污染难以控制等不利影响,致使供水存在一定的风险。

3.水质不理想,盐碱化严重

徐圩新区原为盐田和海水水库,现状还有盐业及海水养殖生产,区域淡、海水还未完全封闭,区间氯化物含量较高,造成水质情况不容乐观,即本地污染水体多,优质水体少。

4.徐圩新区送水工程保证率不足

徐圩新区送水工程供水保证率在设计文件中已明确,设计保证率为75%,近期送水流量为10m3/s,不能满足徐圩新区用水需求。

5.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沿线水质不达标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作为连云港市第二水源,目前尚未实现常态供水。另外由于通榆河灌云县城段治污效果不理想,影响通榆河对徐圩新区供水水质。因此近期无法作为水源向徐圩新区供水。

6.蓄水工程不完善

徐圩新区送水工程分为送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目前蓄水工程虽已投资完成,但由于蓄水工程建于盐田和海水水库上,氯化物含量过高,近期不宜使用。

7.徐圩水厂能力不足

目前徐圩新区内已开工企业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建设施工用水均由徐圩水厂提供,但随着徐圩新区快速发展,徐圩水厂现状9万m3/d的规模远不能满足需水要求,需及时扩建水厂规模。另外徐圩水厂取水口位置距善后新闸较近,氯离子含量偏高且存在淤积。

图1 徐圩新区供水格局示意图

8.应急备用水源尚不完善

目前徐圩新区蓄水工程不具备供水能力,需开发其他应急备用水源。而《徐圩新区应急备用水源方案研究》现处于研究方案审查阶段,对徐圩新区用水总量及时序计算比较简单,尚需完善。

9.非常规水源利用不足

徐圩新区目前尚未建设再生水厂,基本无再生水利用;目前除田湾核电站利用海水冷却外,尚无其他的海水淡化、海水冷却等利用项目,非常规水利用不足。

10.用水量激增,直逼用水总量控制红线

随着大型石化及钢铁等项目的入驻,徐圩新区用水量将大大增加,原有的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规划已无法满足供水要求,且徐圩新区用水量的增加,使连云港市市区用水量直逼用水总量控制红线。

三、水资源供给保障思路

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导,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积极落实“水十条”,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对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研究。分三个层次,即主线路+次线路+辅助线路。

主线路:双源双线双湖一蓄。“双源”为洪泽湖和长江;“双线”为徐圩新区送水工程线路和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线路;“双湖”为香河湖和东辛湖;“一蓄”为徐圩新区蓄水工程(利用徐圩新区主片区规划水网对水量进行调蓄)。供水格局示意图见图1。

次线路:开源节流,即优先节水、回用中水、开发非常规水、扩建水厂。

辅助线路:全市调节,水系连通。

四、水资源供给保障措施

1.加强“双线”治理与调度

近期依靠徐圩新区送水工程线路引水,远期增加通榆河线路引水。针对徐圩新区送水工程线路,建议开展专题研究,根据徐圩新区发展合理确定送水规模,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合理配置新沂河南偏泓向徐圩新区、灌云及灌南的水量;针对通榆河线路,重点开展灌云县城污水治理力度,制定治污方案,将灌云县城区域污水全部截留处理后,尾水导入盐河以东东门闸下游,保障通榆河线路供水水质安全,为远期徐圩新区用水提供可靠第二水源。

2.抓紧“双湖”建设

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按《徐圩新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所确定的用水总量和开发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备用水量和建设时序,近期新建香河湖,远期根据需要新建东辛湖。

3.改善“一蓄”工程

根据徐圩新区发展及用水量增加情况,建议徐圩新区淡、海水于2017年前封闭。同时专题研究蓄水区域排碱方案,利用善后河余水控制蓄水区水位涨跌,加速排碱,力争使徐圩新区送水工程蓄水部分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

另外,建议开展徐圩新区水生态文明研究,将徐圩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成景观优美型和节水防污型园区,确保蓄水工程水质。

4.突出节水

农业节水: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为实现用水总量控制,需加大全市节水力度,合理调度,统一配置。连云港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节水空间较大,是连云港市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所在。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种植需水量少、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大力提倡节水灌溉技术。

工业节水:对徐圩新区内企业加强节水管理,建立完善节水管理体系,实施计划用水,逐步实现用水定额化管理及用水总量控制,实现科学节水。

生活节水:全面推广普及节水型器具;降低区域供水管网漏失率,选用优质的供水管材和设施,最大限度减少跑冒滴漏。

5.回用中水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需配套建设再生水处理与回用设施,加强污水收集力度,开展污水集中处理,经过分类分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较低工业用水、区域绿化及景观用水等。

6.开发非常规水

开发非常规水主要包括雨水回用及海水开发。

利用区域内纵横河网及人工调蓄湖泊等水利设施,调蓄雨水,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非汛期雨水不外排,汛期雨水超过承载能力的进行有效排除。

徐圩新区紧邻黄海,海水资源丰富,取用便捷。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如石化、钢铁等)需要大量循环冷却水,参考国际先进用水工艺和技术,冷却塔循环冷却水可实现由海水代替淡水。建议开展海水利用示范工程并予以推广。

7.扩建水厂规模,实施取水口上移

随着企业不断入驻,需适时扩大徐圩水厂取水规模,满足不同时期区域用水;实施徐圩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减少氯离子和淤积的影响,改善水厂取水水质;在徐圩水厂取水口上游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源水质常规项目进行在线监测,保障水质安全。

8.加强调度,增加水系连通

针对农灌高峰期“双线”供水紧张问题,需根据善后河水位情况和农灌及水稻泡田要求,通过工程调度和农灌用水管理,分片轮灌,避免集中用水,保证徐圩新区送水流量。

加强连云港境内河流水系连通,缓解调引外来水压力。蔷薇河通过玉带河、东盐河、西盐河、烧香河、烧香支河向徐圩新区供水,建议通过相关工程建设和水利调度等连通蔷薇河和徐圩新区,实现连云港境内水体交换(如石梁河水库经蔷薇河向徐圩新区供水)。

五、结论

本文针对徐圩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从主线路、次线路、辅助线路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措施,为实现徐圩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222004)

猜你喜欢

水厂供水用水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给水厂工程清水池的设计总结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节约洗碗用水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