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本科生的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2015-11-02何小芊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学本科生体验式

刘 宇,何小芊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 330013)

面向本科生的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刘 宇,何小芊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 330013)

新时代的本科生具有鲜明特点,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断被推广运用。文在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管理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采用课堂及班级的自主管理、教学过程的全方位参与、灵活运用探究性学习、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等体验式教学方法。

本科生;管理学;体验式教学

教学是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运用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以达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和目的的活动。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组织管理一般问题的课程,已从一门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各层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作为一门性很强的基础理论课,高校学课程教学对象涵盖非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以及非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不同的教学对象,由于其年龄、经历、专业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本科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来以学习为生,有较多的课程学习时间;没有多少社会工作经历,较少组织观念和对社会组织实际运作情况的感知;学习创新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要达到良好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本科生的特点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机会,引导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感知意义。与传统教学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不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重视学生的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注重情感、态度和对知识技能的直接接触(见表1)。

表1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具备现代管理思维、知行合一、适应智慧经济时代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静态理论的动态再现,实现师生角色转换,使教师从“课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和教学者”转变为“课堂领导者(指导、协调、激励)和学习指导者”,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参与者和学习操作者”进一步转变为“课堂管理者和学习主导者”,从而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课程是各管理类专业的最基础课程,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管理实践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管理原理及管理知识去研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原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②牢固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职能及一般方法,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前沿;③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会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为今后的管理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学科性质上,从学科性质看,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发展中学科,它既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抽象性,又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正是这些学科特殊性,使得教师如果要想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迸发创新意识,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不断探索与改革、总结与设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不断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3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3.1课堂及班级的自主管理

科学合理组建管理小组,使班级管理实现小组化。通常情况下,把班级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组建的程序是:先竞选组长,通过报名演讲、学生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小组长,然后教师按学习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将全班同学排队,每6名学生分成一段(每段6至8人为宜),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段的6名学生依次挑选自己喜欢的组长,组长对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可以拒聘,从而按照双向选择的办法建立起小组。管理学课程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A层-B层-C层。二是每组人数以6-8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分为6个小组。三是除成绩外任课教师还要考虑男女生的搭配以及学生的性格。

3.2教学过程的全方位参与

首先,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另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意义上,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让每名学生都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诱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高涨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求知识中训练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觉到索然无味,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这就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探索新知。在管理学相关概念教学中必须借助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实物和实验建立联系,让学生能具体理解。

3.3灵活运用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管理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从管理学学习和社会现实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具体实施程序是根据案例内容将学生分组,承担不同的思考题或担任不同的角色,各组分别准备所负责问题的观点发言与对于其他思考题或者角色的疑问,而后集体讨论总结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例如管理学的教学中应用“员工为何不满意”的案例教学时,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扮演公司领导、公司技术人员、公司一般员工与外部咨询公司四个角色,每一组从自己角度思考案例后的两个思考题,课堂上首先进行30分钟的“小组”角色讨论,得出小组观点;而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观点阐述并接受其他三组的“质询”,当场开展“集体辩论”,就问题的解决辩明观点,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通过这种划分“现实角色”的案例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理论,引发、激励其主动发现与运用理论的积极性。

3.4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验式教学要求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管理方法科学地引入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组织情景、社会环境引人课堂,使学生亲临其景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组织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他们在“干”中学习,用所学的管理理念去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得鲜明、生动的理解,提高课堂参与的兴趣,强调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并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根据笔者教学经验,案例教学的程序和方式方法如下:①事前让学习分成小组先进行预讨论,不要求形成相应的PPT(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案例情形,并对思考题做出自己的思考,听取别人的思考,为课堂发言做准备)。②上课时先让一位同学简述案例情景和问题(目的在于让大家在进入分析前温习案例情形)。③然后由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在黑板上有序记录讨论结果。④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对其中引伸出来的理论加以阐述。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程定平,何清华,程定锋.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8):227-228.

[3]李俊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1):100-102.

[4]赵秉岩,王经忠,杨忠诚.管理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0):245-246.

[5]陈黎琴,赵恒海.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及其实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89-9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90

G420

A

1673-0194(2015)20-0255-02

2015-08-27

猜你喜欢

管理学本科生体验式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