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办公自动化课程考试改革探讨

2015-11-02周旭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上机办公自动化考试

周旭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 611743)

信息时代下办公自动化课程考试改革探讨

周旭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 611743)

办公自动化的熟练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本文通过对银杏学院在校大学生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考试的改革试点,希望制定更加符合高校计算机教学规律、适应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考试形式与内容,使考试满足客观、公正、实用的原则,为大学生计算机类课程考试提供一个统一、科学、准确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推动各高校计算机基础类教学的改革。

高校;办公自动化;考试改革

1 办公自动化考试改革的方案

根据学校教学建设和发展需要,结合我系申报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本学期我系将“Office 2010核心能力教评系统”引入到该课程的教授和考核中,全面调整了本课程的讲授形式和考核方式,以国际能力认证为授课指导,利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实现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着重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目的。

2 指导思想和改革形式

考试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此次办公自动化课程考试考核的改革与课程行业证书(BAP认证——商务专业应用能力国际认证)相衔接,选择使用“Office 2010核心能力测评认证系统”实现上机考核。该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有机模式,通过学生账号登录,监考教师时时监控的方式自主完成考试全过程。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题由系统随机抽取,共30道,满分1 000分,考核达到700分以上达标,知识点覆盖了课程课堂讲授的所有内容,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相应考题操作后,即会显示课程考核成绩,并由系统将学生的考核成绩导入并存储在服务器上,以便教师查阅和统计。

3 原有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

3.1考核形式环节繁琐

办公自动化是我院自2013级新增的一门公共分类必修课,初始阶段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考核也是采用上机考核的形式,但由于没有引入考试系统,使得以往的上机考试采用“试卷+上机操作=提交考试文档”的模式考核,导致考试环节、试卷的评阅环节相对繁琐,人工耗费量大,且容易出现失误。此外试卷出题知识点涵盖不全,内容比较老旧,不能反映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2阅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原有的上机考核,阅卷时需要任课老师逐一核对学生提交的完成文档,结合参考答案批阅,往往导致教师工作量大,评阅环节繁琐,出错率高,不能体现考试成绩的正态分布,达不到教学效果的要求。

3.3考核过程中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考试系统的前提下实施上机考核,会加大学生的考核操作难度,不能体现其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选择依据

根据课程改革情况,选择使用“Office 2010核心能力教评系统”实现上机考核,能充分全面衡量和检验出学生的整体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参考考核方式的依据如下。

学校大力提倡教学考试的改革,将对具体概念的要求较高,转变为对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上来,凸显教学特色。

办公自动化课程为分类必修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并将应用技能到实际情况当中,这其中就强调灵活应用,而不是单一的记忆,通过引入的“Office 2010核心能力教评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完善的教学系统开展讲授和上机环节,进而通过该系统的上机考核模块完成课程考核,达到教学要求。

办公自动化课程本就是注重基础及应用的,也并非只是简单的实际操作,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如何利用Office办公软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符合教学考核要求。

5 考核结果评定依据

5.1平时成绩

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学生上课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上机作业列入考核范围,并在考核分数中占期末总成绩的40%。

5.2期末考核

采用“Office 2010核心能力教评系统”通过上机考试的形式考核,题目的评阅按照系统已设置好的评分标准和操作步骤全部由系统完成,成绩在学生考试完后就能立刻生成,保证了上机考试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同时避免了人工阅卷的错误情况。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60%。

6 课程考核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办公自动化课程期末测评成绩和学习效果的反馈,按照企业的评价标准,同学们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两个试点班级的106名学生中有20余名同学取得了满分1 000分的优秀成绩,高于800分的有91名同学,期末上机考核及格率到达了92.45%。此次考试成绩数据图表如下图2所示。

从获取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可见,此次上机考核的得分情况,整体分布符合课程考核的正态,且情况优异。反映出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实效性,通过配套的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全面,教学效果良好。其中通过考试的98名同学中共有72人获得了“商务专业应用能力国际认证”证书,实现了课程教学考核与行业认证的无缝对接。

7 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进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直观获取学生对此次教学考核改革的反馈信息,我系于第九周考试结束后,结合此次教改设置了问卷调查表,通过网络填写和座谈会现场填写的方式,收集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反馈信息,

图2 办公自动化课程考试成绩分布图

此次问卷调查共设置10道题目,共完成了107份问卷的回收和统计(包含2013级营销、2013级人力资源全体同学和一份测试问卷),内容涵盖了学生对考核方式、教学改革方式、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后续课程等方面信息的获取。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此次教学改革整体情况比较满意,91.59%的同学认为此次教学改革模式新颖,增强了学习兴趣;97.2%的同学认为此课程授课内容对于Office办公能力提升有较明显的效果,数据图表如图3所示。

图3 调查问卷反馈数据图

通过问卷反馈,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普遍掌握了Word、Excel、PPT这三个Office核心办公软件的应用,并偏重于Excel技能的掌握,对于教学模式改革中引入的视频演示环节,学生最为满意,满意度占到了80.37%。98.13%的同学认为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能应用到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同时95.33%的同学认为现有32个学时不太满足课程教学,建议增加课程课时量。

8 结 语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有效的加强了课程的行业认可度。此外,利用完善的考试系统实施该课程的考核,在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通过考试考核的改革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强化实际动手能力。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84

TP317.1-4;G712

A

1673-0194(2015)20-0244-02

2015-09-1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

猜你喜欢

上机办公自动化考试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浅谈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应用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教学探索
办公室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与OA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