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探索

2015-11-02上海大学上海317500

商业会计 2015年14期
关键词:贷款融资银行

(上海大学 上海 3175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并不相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难”“贵”“险”。企业的融资方式总的说来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有限,因而其资金大部分是靠外部融资获得。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情况并不理想,虽然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等的出台为一些盈利能力强、高资信、状况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但是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很少,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导,但又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中国企业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报告显示有49.9%的民营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非常难”,有29.2%的认为“有难度”,认为 “不太难”的只占了20.9%。“融资贵”,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国家的法定利率,这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难以承受。我国大概只有一成左右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贷款。据报道浙江有70%左右的中小企业靠民间借贷,年息最高的达到180%。“融资险”,借贷双方均面临高风险。高利贷的成本很高,中小企业若要长期、及时地归还债务,就可能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一旦资金断裂,就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从中小企业本身分析

当前,多数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并不是垄断行业,而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盈利水平总体不太高,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评估也不高。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其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缺乏科学依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市场波动,金融部门的贷款就会产生较大风险,致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存有疑虑,对其贷款的审查、发放比较严格和慎重。事实上,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日常管理流程不规范、财务信息和企业运营状况面向社会和公众的透明度不高。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日常工作不规范。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二是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可信度不高。三是内部审计功能缺失。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难以保证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更正财务管理上的纰漏,造成企业一旦被审计,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和倒闭。中小企业财务信用度不高,致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存有疑虑,对其贷款的审查、发放比较严格和慎重。

(二)从金融机构分析

首先,银行作为一个法人实体,盈利性、流动性及安全性为三大经营目标。银行基于盈利性及安全性的考量,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仍会倾向于向公司治理相对完善、资产规模相对较大、经营业绩相对较好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但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其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3—5年,很多中小企业寿命很短,甚至随时可能倒闭。银行为规避风险,“保大放小”的做法成为必然。

其次,银行信贷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由于银行发放每笔贷款所需的调查、监管费用大体相同,所以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交易成本越小。中小企业一般信贷额度较小,所以贷款的单位费用较高。为了降低银行坏账率,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面向大企业、占领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

最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缺乏动力。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均是需要担保的融资产品;而且担保品种类较少;担保评估过于严格。银行在增信措施、信用评级、内部管理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因而银行对其金融服务的开发力度非常有限。

(三)从社会环境分析

一是政府在风险补偿机制上有待健全。政府虽然努力扶持中小企业,但与众多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缺口相比,其财力有限,片面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而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支持不够,一旦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问题,破产清算时,金融机构往往赢了官司,却无法收到债款。

二是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而且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高、随意性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抵押率较低,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小。事实上,部分担保机构运营不够规范。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以不动产出资作价,因而在注册资本中货币资金所占的比例很小,有些甚至还非法抽逃资本,影响了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

三是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且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制订,也会比较看重企业的抵押担保问题,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实现。

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三方面着手,才能建立起高效的融资模式,保障中小企业融资的顺利开展。

(一)中小企业的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

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才能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工具,更好地使用现有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出合理、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合理评估项目,这不仅是银行的信贷需要,也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必要保证。同时,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要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同一产业线上的企业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和极大的利益相关性,这种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内在经济联系使其更易结成“企业联保体”。通过抱团增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充分利用集合债、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防御利率风险最有效最直接的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募集所需的中长期资金。

(二)银行业的观念、体制和机制创新

一是实现观念的转变,把中小企业当成广阔的市场,作为调整战略、优化结构、实现持续增长的新群体。二是实现体制的转变,建立适应中小企业业务特点的信贷发放、管理、风险防范机制,例如,浙江的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每个月都派人去查看贷款中小企业的水电气表、生产和库存情况,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在贷款时,可以依据企业主的个人信用,以企业主的家庭财产作担保,大银行则是以企业财产作担保。三是实现机制的转变,特别要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四是实现手段和方法的转变,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创新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发挥银行小企业贷款的主渠道作用。只有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同时,依靠政府的力量尽快建立起以中小企业、相关政府机构、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体,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有助于大大降低信息不利一方的合约风险和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双方的成交意愿。

同时,民间地下金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打压,而是应该正视民间借贷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起民间资本和金融服务的相互传导、相互补充的长效机制,切实防范民间资本可能引发的风险。

尽管我国不断强调金融机构应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但是大银行还是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方法,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这样,一方面可以完成政府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最大化。另外,政府可以与银行一起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应急周转基金。利用地方政府的信用优势、承办银行的本土优势和业务优势,由地方财政出资,银行按照适当的比例放大信用贷款倍数,及时为中小企业资金周转解决燃眉之急,避免贷款企业及关联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有效快速支持和帮助部分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融资解困。

猜你喜欢

贷款融资银行
江西银行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融资
融资
记忆银行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旧信封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