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的实践及建议

2015-11-02贾睿孟蕾

商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碳交易

贾睿 孟蕾

摘要:石油石化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当前,国内外碳约束日趋强化、碳市场持续发展,国内石油公司通过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编制温室气体清单、参与碳交易市场和发展低碳技术等途径开展碳资产管理。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主要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活动的基础上,对企业继续深化碳资产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石油公司  碳资产管理  碳交易  碳盘查

一、引言

化石能源的燃烧使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石油公司是化石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近年来,碳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整体减排成本的经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等主体对在碳交易或节能减碳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金融属性的环境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就称为碳资产管理。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安排北京、天津等七个省市开展了基于“总量控制和交易”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约2 000家管控单位,其中石油石化企业约50家。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国家碳交易管理政策,全国统一碳市场有望在2016年启动,届时将有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户面临碳排放的约束。同时,国家发改委还积极推进基于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目前,国内主要石油公司都提出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并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企业经验,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碳管理,并向统筹化、专业化的碳资产管理道路迈进。

二、国内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实践

国内石油公司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为代表,它们在碳资产管理及相关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指导节能减碳

中石油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战略,制定了《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石化把绿色低碳发展确定为公司六大发展战略之一,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的四项重要内容之一。中海油提出“协调发展、科技驱动、人才兴企、成本领先、绿色低碳”五大战略,把保护生态环境,创建资源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作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2010年,中海油率先在央企发布《中国海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中国海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二)发布碳资产管理文件,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

2014年5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印发《中国石化碳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加强碳资产管理,实现碳资产价值,推进绿色发展战略。2014年10月,中海油发布《关于加强中国海油温室气体减排及碳资产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各单位应当把温室气体减排和碳资产管理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中石油尚未发布类似文件。

在组织建设方面,大型石油公司往往拥有上百家下属企业,统一的机构和平台是实施碳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而且相关机构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程度,并影响企业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体系建设、风险机遇识别和相关政策行动等方面的效率。2013年3月,中石化正式成立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这是央企首次专门成立负责绿色低碳、能源与环境管理的部门。《中国石化碳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中国石化集团碳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见下页表1)。在中海油发布的通知中,中海油决定赋予下属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温室气体减排和碳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预计不久中海油碳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将步入正轨。

(三)开展碳盘查,编制温室气体清单

碳盘查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学,通过了解企业能源消费和生产经营的相关数据,计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过程,即编制企业的温室气体清单。碳盘查是企业摸清碳排放家底的手段,是开展碳资产管理的基础,也是应对投资者、供应链上下游和消费者等碳披露要求的前提。在纳入碳交易试点范围后,碳盘查工作可以通过政府组织的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核查完成。大型石油公司业务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排放设施数量和类型众多、排放强度较高,开展碳盘查就更为必要。目前,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只有部分企业被纳入碳交易试点范围,今后各公司有望整体参与碳市场。因此,它们都自主开展了集团范围的碳盘查工作,完成了历史年份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并将碳盘查作为今后一项常态化工作(见表2)。中海油从2007年起就对所有海上油田启动了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2010年,中海油成为国内第一个按照相关标准完成碳盘查的大型央企。

(四)参与碳市场交易及相关活动,实现碳资产价值

参与国内外碳市场交易是国内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的重要业务,是实现碳排放配额或核证减排量经济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企业碳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手段。三大石油公司通过开发CDM项目、参与国内碳交易试点和参股国内碳交易所等方式参与了国内外碳市场实践(见下页表3和表4)。通过这些实践,三大石油公司将节能减排成果转化为了经济收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能改造的成本;同时,集团和下属企业了解了碳市场运行规则,提高了参与碳市场的能力,参与影响了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制订,为在碳市场中争取有利地位把握了先机。

(五)注重节能减碳技术研发,拓展碳资产来源

三大石油公司都认识到,除了经济与管理手段之外,研究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开发相关项目也是碳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实现集团碳资产“开源节流”的优先方向。例如,中石油通过二氧化碳驱油与埋藏技术利用、埋存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石化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试验研究与工程示范;中海油则实施了CCUS研究、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PPC)项目和食品级二氧化碳利用项目。

总之,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在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公司的影响已经有较为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实施了碳盘查、参与国内外碳市场实践,组织成立专门机构开展碳资产管理并加强制度建设;同时,它们还注重能源与环境的协同管理,注重发挥技术对节能减碳的作用,它们的碳资产管理正逐步走上正规化、专业化道路。

猜你喜欢

碳交易
基于ISO14064标准下的碳交易审计初探
湖北省CCER的发展机制
浅议宁夏碳金融发展
电力行业碳交易和企业策略的实验研究
低碳经济下中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研究
基于碳交易市场连接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碳交易与碳税兼容性分析
江西碳排放交易初始配额分配及价格设定的初步研究
《京都》15年后:分阶段减排政策与“绿色悖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