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工程本科课程改革探索

2015-11-01周丹赵永红秦晓海

教育界·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周丹+赵永红+秦晓海

【摘 要】随着环境工程专业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适应新形势。文章分析了目前环境工程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与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地方高校环境工程本科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    职业资格考试    课程改革

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培养各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我国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工作的不断重视,污染治理领域的扩大,令环保产业迅猛发展,各类企业、机构对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对环境类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为了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和稳定地发展,提高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2004年,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200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正式实施,建立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为加强对环保专业工程设计人员的管理,对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准入制度,2008年,住建部、人事部实施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职业资格考试的兴起,为环境类本科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向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出了新的挑战。

一、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向导,优化课程设置

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刚性指标,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目前,各类高校环境工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专业的教材都大同小异,然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治理技术的多样性,使得目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较难满足环保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基础课程既有工科专业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等课程,还包含化学类、生物类的课程,专业课程既涵盖了水、气、固废、噪声等工程技术类课程,也有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等课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众多的专业课程,难免 “学习面宽、深度一般”,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成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一大困惑。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出现的不协调,促使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变。如何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环境工程是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在专业各个方向上都擅长的“门门懂、样样精”的万能人才,教学内容必须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有所特色。 以环境工程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为契机,优化和改进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与体系, 是地方高校培养环保应用型人才的有益探索。

1.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模块化

对比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注册环保师、注册环评师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四个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模块。

现有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基本涵盖了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但课程设置较为繁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专业课程衔接性较差,不能满足环境类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可以参考勘察设计类资格考试对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知识的要求进行优化,基础课模块以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通识教学为主导,专业基础课以衔接专业课为指导,以培养方向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如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化工原理为水、大气、固废等污染控制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土壤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为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程主要在高年级开始,利用专业必修课强调培养方向,即学生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必修课,进入模块化学习,系统深入地学习某一个方向的知识技能。专业选修课以拓宽专业知识结构为主,学生自主选择。明确培养方向、模块化设置课程体系,可以强化工科基础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某一领域的技能,避免浅尝辄止的弊端。

2.结合课程性质,加强工程实训

工程实训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环境污染处理设备的操作、维护、维修等基本素质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环境工程注册工程师的考试科目中有2/3 的内容涉及了实践性环节,但现有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主要以主干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为主,生产实习等环节也是以参观实习为主,学生缺乏对技术装备的操作和对工艺过程运行的深入了解。因此在专业课程模块化的基础上,要针对每一个模块设置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训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学生从事该领域工作需求脱节较为严重,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建立环境影响技术综合实训平台,进行评价方法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对于环保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合理充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过程一般都具有多环节、系统完整的工艺流程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科优势、学科特色为基础,强化特色课程建设

统一的人才培养体制与多层次的人才需求之间不协调,与产业结合不密切,人才培养规格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制约学生的就业。对于宽口径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而言,四年中要学习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实在太多,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所在的区域,以及人才培养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地方高校应以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发展契机,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实践探索,建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