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2015-11-01胡卫华
胡卫华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进行语文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培养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其开展的实际情况来说,要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充分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实现教学活动开展的高效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多媒体 创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创新的价值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想要实现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国家自身得以有效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与生理发展的局限,社会阅历与知识面都较为浅薄,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发展潜能。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实现国家的不断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通过对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充分提高。当学生能够实现对文章的充分理解,也就能够实现其自身心智的发展。但是,如在教学活动中,将阅读活动仅仅是作为对文章内容的概述,希望通过短期的阅读就能实现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观念是大错特错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而在增强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比如,可以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讨论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这样做也能提高课堂的开展活跃度,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成长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及时有效的交流,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语文教师能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以发展与巩固;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弥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创新的模式体现
1.小组合作,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来开展学习活动,能够使得小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些表现活动的具体体现,既包括了言语的表达,也包括了学习能力的展示。无论是哪一种表现方式,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主动地将其内心想法与教师进行沟通,为语文教师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帮助。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小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就阅读题来说,既需要学生对字词进行查找解释,也需要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还需要学生能够在这些基础之上完成对阅读题目的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开展进一步实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懂得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2.借助多媒体,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结合,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使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活动开展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其具体的应用,可以是在课前播放轻松的音频资料,使得学生放松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在课后可以建立教学平台,将学习所需的资料进行上传,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成绩,而且能够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需求难以有效满足的现象。在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转变之后,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教导,一方面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加强其社会适应性。
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对以往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加以继承,也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实现对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进而促使教学计划的有效开展,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肖天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研究以及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
[2]曾爱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吉林教育,2014(17) .
[3]陳跃.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有效改进措施探讨[J].课外语文,20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