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法预约的精彩

2015-11-01高春艳

教育界·上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意外精彩预设

高春艳

【摘 要】新课程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社会学科具有的综合性、时代性、丰富性特点及浓厚的生活化、人文化气息,更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预设与生成作为教学中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是不可偏颇的。教育活动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是凭借教学机智与经验积累,对学生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迅速进行过滤、筛选,把它与预设的目标、步骤有机结合起来,以创造全新的活动天地,使我们组织的教学基于“预设”并超越“预设”,这样的课堂才会显得有滋有味。在本文中,我从自己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全民族抗战》的课堂实践出发,针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谈谈怎样把握非预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演绎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关键词】预设     意外      课堂      精彩       生成

一个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当然这需要教师在活动前对自己所涉及的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活跃,课堂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和控制。“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抓住瞬间的意外,并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实现教学目的。

在本文中,我从自己的课堂实践出发,针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谈谈自己怎样把握非预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演绎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一、善待“意外”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由于教学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客观存在,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初中学生本来就好奇心很强,又很叛逆。当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意外”时,老师怎样处理,对课堂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影响都很大。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时,我刚刚引导学生翻开书,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听到“啪”的一声,原来是一个男同学的手机掉到地上了。“意外”出现了!(在这之前我们针对手机问题教育过学生,不允许带到学校来,以免上课时玩游戏,影响学习。)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件事上了。在这时,我如果大发雷霆,可想而知,至少半节课没有了,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可能会对我产生敌意,也就会失去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了,其他学生也很想看看我怎样处理。我经过瞬间思考,从地上捡起手机,我和学生之间就发生了如下对话:

师:同学们,手机是现代高科技产品,如果没有手机,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生1:跟远方的人联系不方便。

生2:做生意都不方便了。

师:手机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手机发明之前,我们比较快捷的联系方式有哪些?

生1:电话。

生2:电报。

师:同学们知道手机的祖先——电话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时期的历史。

家里优厚的生活条件使许多学生拥有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采用強硬的手段,让那个男同学在众多同学面前颜面尽失,那只能破坏师生感情,对学生的成长毫无作用。但巧妙地利用手机的地位和作用提问,并引出电话的发明和使用,正切合本课的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课堂上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淡化,迅速地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不会对持有手机的学生带来坏的影响。课后,我才正式与他谈了手机的问题,他对我的做法非常感激,并将手机带回家,而且成绩在这次事件后也大大提高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信息,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学会运用教学机智把生成的信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在生成的话题情景中展开,让教学目标在真实的教学情中动态构建。这样,才可能有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所以,当“意外”来临时,我们绝不能暴跳如雷,而是应该冷静分析,善待“意外”,使“意外”成为我们课堂的花絮,让它带来阵阵芳香。

二、抓住“意外”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或出人意料的想法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面对这些预设之外的内容,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突破原先教学预设的框框,捕捉临时生成资源中的有意义成分,及时整合到教学中,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全民族抗战》时,我的课堂上曾出现过这样一幕。

师: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下面我们欣赏一个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短片,看过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这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观看短片后,学生私下里讨论起来,有一些学生已经在说粗话,咒骂“日本鬼子”之类的,看来并没有多少学生来思考我提的问题,课堂局势一时间难以控制。我说话的声音都被学生讨论的声音覆盖,学生的表现根本不在我的预设之内。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被迫调整我的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请几位同学说一下看过短片之后的感想。

生1:太气愤了,把他们打回去,绝对不能容忍他们。

师:同学们现在看短片都有这种感觉,那当时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2:坚决抗日!

师:国民党的内战还没打完嘛!怎么办?

生(很多):不能打了,得一致抗日!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当时我们整个国家的敌人是日本人,国家都没有了,还争什么了。

师:很好,也就是说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生(齐):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

师:那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干什么?

生(齐):共同抗日!

师:所以,在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开始。

在这个课堂片段中,关于“主要矛盾”的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等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涉及,预设中由我来解释,但学生的反应超出了我的预设,我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中国局势和全面抗战的必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呼唤生成。新的课堂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生成是永恒的。“关注生成”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宗旨。那么如何去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充分生成呢?关键是要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尊重学生,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想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独到的视角,要善于捕捉,篩选这些随机生成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样才能邂逅精彩。

看来,课堂中的“意外”我们根本不用怕,如果能够处理好,让学生用自己的见解领悟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学生拥有了这样的知识,他们就会自己去把握历史的脉搏,使课堂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在课堂上,让我们抓住“意外”那一瞬间,将“瞬间”变成“永恒”吧!

三、巧理“意外”

布鲁姆曾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意外”是学生做出的一种自主探究,这种探究冲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可谓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唯有历练平时的课堂,巧妙地处理“意外”,及时捕捉“意外”的思维火花,让其绽放生命活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因为“意外”而弥漫着思想和生命的气息。

在上面提到的那节《全民族抗战》课上,还有一个片段让我反思颇多。

学完《南京大屠杀》后,学生表现又超出我的预设,开始躁动了,议论纷纷。我清楚地听到学生的讨论:

生1:再也不和日本人做生意了,他们什么资源都没有,饿死他们!

生2:就是,日本人的东西不能买,谁买谁就是卖国贼。

如果任学生这样讲下去,后面的半节课就成“批日大会”了,所以我在此时插话了:

师: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再也不和日本交往、不买日货了,难道我们真的应该与日本断交吗?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经过了短时间的沉默,才有学生回答)。

生1:日本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还是要买的,比如高科技产品。

生2:不能断交,因为它的一些先进技术我们是还要学习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坏人。

师:那么我们在与日本进行交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3:和平友好交往,取其精华。

生4:不能断交,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一些,防止军国主义份子对我国带来破坏。

师:不错,我们不能忘记国耻,但我们也不能采取消极的对外政策。与日本的交往要建立在和平友好的基础上,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学生是带着兴趣、情绪参与课堂学习的,我们不能为了预设而阻断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难免发生“意外”。当“意外”来临时,最能考验老师的功底。也许在我们的教室里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发生着一些“意外”,而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对待这些“意外”,是否能让这些“意外”“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如果当初我坚持继续完成预定的“任务”,而不去处理“意外”,我想,后悔的应该是我,因为我错过了学生发表精彩见解的机会,而最重要的是还会扼杀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悲的后果,我真庆幸我没有这样做。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每个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应该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和氛围,为广泛的课堂生成创设条件。倡导具有较强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探究学习,则更是有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从而大大提升生成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孩子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仅有精彩的预设是不够的,也就是说预设表现在活动前,对整个活动的规划、设计、假设与安排,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个教育组成部分。教育活动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是凭借教学机智与经验积累,对学生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迅速进行过滤、筛选,把它与预设的目标、步骤有机结合起来,以创造全新的活动天地,使我们组织的教学基于“预设”并超越“预设”,这样的课堂才会显得有滋有味,这样的课堂才会迎来“无法预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09).

[2]张翼文.生成课堂的几点感悟[J].福建教育,2005(03).

[3]孔企平.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育模式.

[4]刘明芹.非预设生成[J].生命世界,2009(02).

猜你喜欢

意外精彩预设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