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2015-11-01郑海坚
郑海坚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和最重要渠道,我国现阶段着力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种课程标准都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式教学模式。其中,在全日制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明确指出应当改进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近年来,“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被推行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本文从“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目标出发,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具体有效运用。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 有效运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我国的课堂教学现状是仍然存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根据新课程理念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一定的运用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其有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概论
(一)“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
合作学习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将学生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团体竞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成员为了提高团队的总体成绩会共同努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2.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團队之间互相合作帮助、共同学习,成员之间能互相弥补不足,避免教师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保证教学构成中的公平性。
探究学习,简言之,指的是学生在某学科领域或者社会生活中选择素材和研究主题,创造一种学术或者研究的氛围,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和实践发现问题,进行调查和收集信息,最后进行交流和总结,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经验、技能和学习态度的全面发展。
探究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学生在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强调参与,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深层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深刻和牢固。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合作观念,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也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使知识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1.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供教学内容
这是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根本变化,原先的教师“授课”、“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自主探究。
2.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团体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才能更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所有的科目和知识的传授都能够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在某些注重基础知识的课程上仍然应该进行一些“授受”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这一模式的运用,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张弛有度,多种方式并举,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语文是中学生的母语课程,“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听、讲、读、写、文化、文学、品德情意等许多范畴”。作为一项基础性学科,教学过程更应该注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当更多地参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口语能力和思维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在落实这一教学模式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提出问题
教师应当事先以教案的形式布置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在正式上课时反馈给教师,通过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相互之间解决其他小组的问题。
这里以高中语文中的重点篇目《祥林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解决问题,以下选取比较典型的问题:
1.作者以“我”为叙事对象有什么效果?
2.祥林嫂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吗?为什么祥林嫂的死亡会放在最后点明?
3.文章中有很多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都有什么作用?
此外,教师也应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朝着主题思想方面思考。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说明学生深入研读了这篇文章,并做了积极地思考,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合作。
(二)针对问题,具体探究
例如,探讨戴望舒的《雨巷》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探究案的形式进行。
诗歌讲究知人论事,教师应当提醒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进而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学生往往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语言的含蓄,风格的清新,但是对于情感的把握则属于较为深层的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各抒己见,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最后由教师点明主旨。
(三)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
例如在讲解《香菱学诗》这一节时,其中会涉及诗歌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包括押韵和语言等,教师这时可以适当补充诗歌的押韵知识作为拓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获得扩展性材料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学习中的认识过程,以往是以个人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的心理过程来理解的,因此,学生自主获得材料更有助于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四)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应试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因此,教師应当改进教学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1.积累素材
提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素材并进行及时记录,最好建立专门的素材本,这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丰富课外生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作文写作积累素材。
2.欣赏美文,提高审美水平
教师事先为学生设定好名家作品文章,让学生在课下阅读并做批注,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当众做分析,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间选取优秀的范文供学生之间阅读欣赏,互相交流借鉴,不仅是对作文水平较高同学的肯定,还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更出彩,这个问题切口较小,而且便于讨论,能够使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打开思路,积极地进行思考。
(五)因势利导,评价立场中立,给学生思考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格外注意评价用语,不能只用对错来评判,给每个学生自我反思的空间,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表达,从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三、结语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只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主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这一模式的有效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于自身水平进行自我反省,并且这种模式强调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创设一种学术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小组内成员的交流讨论使学生的竞争精神得到培养,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语文,作为一门高中的基础性学科,不能仅仅停留在应试的层面,更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挥其在交流沟通和审美等方面的作用。总而言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高中的语文教学并得到了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吴世庆.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02-103.
[2]江正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81-83.
[3]杨启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03(04):45-47.
[4]梁鸿雁.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S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