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是技术工人制造出来的”
——记首批“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获得者座谈会

2015-11-01莫云璃

上海质量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刘源蓝领贡献奖

◆记者 莫云璃/ 文

“质量是技术工人制造出来的”
——记首批“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获得者座谈会

◆记者 莫云璃/ 文

为了弘扬刘源张院士的精神,激励一线员工创新,推动我国质量事业不断发展,上海市质量协会设立了“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2015年11月,1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的一线员工成为了“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首批获奖者。12月4日,上海市质协举办了“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座谈会,在会上,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获得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感到非常荣幸,这既是对他们的巨大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他们会不断学习刘院士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必须高度重视一线员工

当前,各行各业正在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同时,《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必须坚持“质量为先”。而一切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人。

刘源张院士被誉为“中国全面质量管理之父”,在中国和国际质量界都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生前非常关心人才的成长,认为人在质量工作中是起决定作用的,特别是他高度尊重和重视一线人员,因为质量都是一线人员制造出来的。在他的著作《感恩录:我的质量生涯》一书中,他写道:“我与这些工人师傅虽然谈不上有广泛、深入的交往,但是我逐渐明白了必须向他们请教,才能了解产品质量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此,不管是纺织厂,还是机械厂,我都向他们学习一点操作,当一回徒弟。”“我真正知道了,学会一门手艺,练就一名能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就更加深了我对这些工人师傅的尊敬。”

在“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座谈会,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唐晓芬表示,刘老作为一名专家、学者,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工作一丝不苟,还高度重视质量人才队伍的建设。他非常关心人才的成长,特别是十分重视一线的员工,亲切地称他们为“蓝领”。在上海期间,刘老与企业的互动很多,每次到企业走访,他都会深入到车间,和一线人员面对面交流。刘源张院士的女儿刘明也说:“父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先驱,数十年坚持到企业一线宣传质量理念,与一线人员一起提高质量。各行各业的质量都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整个社会的质量都要依靠一线员工的辛勤劳动。无论是质量的提高,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线员工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如此。”

在座谈会上,首批“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获奖者们纷纷表示,他们很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获奖者,获得这个奖对他们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既是对他们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巨大鼓舞和促进。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他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奋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质量,为我国推动“三个转变”、建设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升质量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

早在1977年,刘源张院士就提出,要保证质量,就一定要确保实行岗位责任制。这一理念在当时是全新的。在座谈会上,对于刘老的“岗位责任制”的理念,大家都很有共鸣。首批“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的获得者们,作为各行各业一线员工的优秀代表,正是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自发、深入、彻底地贯彻了岗位责任制。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长、高级钳工胡双钱,已经在钳工岗位上工作35年了。他说,自从他进入商飞以后,就认识到他的工作性质并不是简单的零件制造,而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乘客生命安全的航空产品,所以,他养成了一种认真对待产品质量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工作中必然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产品质量。每次工作前,他会先看懂图纸,了解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拿到零件后,先按照图纸检查上道工序的不当之处,再动手加工零件,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上道工序加工不到位而引起质量偏差。

“我每焊一条焊缝就如完成了一项崇高的工作,从我手底下焊出来的焊缝(产品)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项目和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今生只能与它相遇一次,绝不因我的疏忽大意、不够仔细认真而使它产生有缺陷的生命。焊接好一条符合要求的焊缝视作生命和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达到最好,这也是我理解的职业道德。”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现场焊接班组长、高级焊工胡丰见的话,可谓掷地有声。他说,他来自四川农村,1999年开始接触焊接,从学徒一路慢慢走来,很热爱这个行业,为了提高焊接技能,保证焊接质量,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他付出很多艰辛和努力,也收获很多。

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

质量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首批“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的获得者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每个人都凭借自身对质量的不懈追求,还自发为自己制定了“质量口号”或“行为规范”,并且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不断改进和提高。也正因如此,才带来了高水平的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护士长方琼说,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积极改善服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出了四大理念:一是要求所有医护人员有更多的同理心,能够从病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需要。二是用专业能力来服务病人,不仅仅是为病人打针、发药,还要用他们的专业素养去提供更多的服务。三是创新地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从挂号、诊治、各项体检到登记住院,都集中在在诊治中心的同一个楼层,病人无需到处奔波,且每一项都有专科护士导引,把传统医院中患者在各科室间来回奔波的模式,变成各科室围着患者转的模式,给患者提供极大的便利。四是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好医院的所有资源,包括医生、护士,以及社工、志愿者,组成多学科的专业医疗团队,为每一个患者的确诊与治疗,集体商量决定出最适合患者情况的、个性化的最佳方案。“在我们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大家有一个口号就是:‘做好每位患者的健康卫士!’”她说。

与首批“刘源张蓝领质量贡献奖”获得者合影。(左六为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唐晓芬,左七为刘源张院士之女刘明)

上海铁路局上海站客运值班员汤杰,是“心尚”雷锋服务站的一员。这个服务站的前身是全国劳模张庆桓领衔的雷锋服务站,该服务站以“用心服务,崇尚细节”服务理念为引领,致力于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汤杰2002年到上海站工作,态度十分勤恳。由于上海站的乘客来自世界各地,为了给国外旅客做好服务,汤杰刻苦学习外语,先后通过了英语六级和日语三级。他还总结这些年来为旅客服务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独特的“三听、三帮、五点”服务法,所谓“三听”,就是细心听需求,耐心听问询,虚心听意见;所谓“三帮”,就是老弱病残一路帮,提包携幼主动帮,急难困忧尽心帮;所谓“五点”,就是微笑多一点,语言美一点,动作快一点,遇事忍一点,借口少一点。汤杰的服务,受到了很多旅客的好评。

上海好帮手社区服务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市养老督导专家、中级社工张琴英说,该中心始终坚持“你有所需、我有所助”的服务理念,为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和多层次的健康促进服务。为了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该中心注重理念引领,注重服务品质,注重均衡发展,狠抓质量管理。比如,该中心今年积极探索了分类服务模式,对55岁到65岁、66岁到79岁、8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很受老人们的欢迎。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触网检修一部技术主管谭伟伟表示,要提高质量,就必须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而且,质量提升和创新,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而是要靠团队的力量,靠身边许多和他一样脚踏实地的员工们的共同努力。胡双钱也表示:“生命高于一切,质量重于泰山。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在工作中勤于思考,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事做好。我一直要求自己,工作中要做到‘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

猜你喜欢

刘源蓝领贡献奖
过关
60家企业获评中国纺联产品开发贡献奖
公共关系特别贡献奖
王建清为蓝领代言
郭锐20年磨炼成“蓝领状元"
请移开那些小树
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
去年蓝领平均月薪突破4500元
陈长吟获中国散文“突出贡献奖”
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