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存式自身输血临床应用300例

2015-11-01武文张志波叶明亮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异体自体储存

武文,张志波,叶明亮

储存式自身输血临床应用300例

武文,张志波,叶明亮*

自身输血;储存式自身输血;择期手术;

血液对于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而言是一种极其宝贵且不可缺少的资源。近年来,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和无偿献血工作发展相对缓慢导致血液资源短缺,而引发了手术延期、耽误病情、医疗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发现,异体输血存在发生输血传染疾病、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手术后感染率升高的风险[1]。鉴于上述原因,自体输血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体输血安全性高、简单易行,且在短期内回输,血液中有形成分丢失少,细胞活性高,有利于患者康复。自体输血有三种方式:储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其中储存式自体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即在手术前数周至数月预先采集患者自体血液(全血或分离成分)储存于输血科(血库),于术中、术后或其他需要输血时再回输给患者。为此,输血科对推进临床储存式自身输血起重要作用,现就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科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开展储存式自身输血情况报告如下。

l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300例患者中,骨病科103例,胸外科54例,肝胆外科28例,泌尿外科26例,普外科28例,骨创科25例,妇科12例,外科12例,烧伤科3例,消化科3例,神经整形外科3例,口腔科2例,甲乳外科1例。其中,男214例,女86例;年龄18~65岁,平均46岁。Rh阳性293例,Rh阴性7例。全部患者术前检查心,肺、肝、肾的出凝血检查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Hb)>120 g/L、红细胞压积(Hcl)>0.35,血小板(PLt)>100×109/L。

1.2方法血液采集工作由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完成,采血地点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可选择在输血科专设的爱心采血屋内或住院病房中。血液采集前登记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采血日期等项目,签订储存式输血知情同意书。使用含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cPDA)保存液的一次性血液采集袋采血,手工热合密封,制备血袋标签,保存于专设的自体血储存冰箱内,待术中或术后还输给患者。采集血量≤400m l时,应于择期手术前1~4 d采集完成;采血量>400m l时,于择期手术前2周内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分次采血。观察不同时间段患者WBC计数、RBC计数、Hb、Hct、PLt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2 结果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手术及失血量的多少,采血量200~800m l,平均400m l。回输时无1例发生寒战、发热、过敏等任何输血反应。其中12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较多,自体储血量不够,使用了同种异体血,平均为360ml。采血前、采血后及回输后有关血液指标变化见表1、2。

表1 患者采集自体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s)

表1 患者采集自体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s)

注:各项指标采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RBC Hb Hct PLT WBC采血前4.47±0.5 136±12.3 38.5±2.9 148±28 4.73±0.5采血后4.21±0.7 128±13.9 36.8±2.9 143±35 4.39±0.6

表2 患者采集自体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s)

表2 患者采集自体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s)

注:各项指标采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RBC Hb Hct PLT WBC输血前4.40±0.4 135±11.4 36.7±4.9 145±25 4.62±0.6输血后1 d 3.91±0.7 119±15.7 32.6±2.9 135±37 3.84±0.4输血后5 d 4.33±0.6 132±13.8 35.8±3.6 141±35 4.47±0.3

3 讨论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度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储存式自身输血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最广泛,患者涉及髋关节置换、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骨折、股骨头坏死、骨肿瘤、骨结核等,103例手术的术中出血量约200~600m l,输入自体血量为400m l。分析患者术后1 d及术后5 d的血常规检查数值,考虑机体代偿能力不同及术中出血量不同,65%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检测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量略有下降,术后5 d可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统计自体血采集前、后及回输后有关血液指标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由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实施的手术中,采取储存式自身输血的患者多为各类恶性肿瘤的患者,已有文献证实,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进行同种异体输血可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增加术后复发率和降低患者的生存率,这些不良后果的产生与输入异体血后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关[2,3],而输注自体血,可以有效避免免疫抑制的发生。观察116例采取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肿瘤手术患者,均能在血液采集后按原计划如期手术,无一例因采血原因而延期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感染率低。这是因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出血量少,另一方面,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能有效减低血液黏稠度[4],改善微循环,避免术中高血红蛋白引起循环淤滞及脏器灌注不良的现象发生,大大降低了形成静脉血栓的风险。自体输血血液不经过离心、分离、滤除白细胞、病毒灭活等处理,减少了因血液处理对血液的影响,提高了输血效果。

血液资源稀缺宝贵,在临床治疗中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疾病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为了缓解血液供需矛盾,笔者所在医院输血科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大力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储存式自身输血,目前,储存式自身输血在该院骨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特殊血型患者手术[5,6]、妇科手术及肿瘤患者手术等应用广泛。总结近几年开展储存式输血的经验,笔者认为:①从输血科或血库角度讲,输血科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扎实,能严格把握储存式自身输血适应证及禁忌证,能与临床医师充分沟通,能够打消患者顾虑,是推动储存式自身输血工作开展的至关重要因素。随着医院收治患者的增多,临床用血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合理用血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不但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形成了血制品始终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所在科加大了实施自身输血的工作力度,积极对医师及患者进行宣教,鼓励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采集自体血,这样极大地缓解了血制品短缺的现状,保证了临床手术或治疗的最佳时期。②从临床相关科室角度讲,临床医师接受并认可储存式自身输血的安全、有效性。自身输血不仅可以避免处于“窗口期”不能被检测出的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播[7,8],而且还可以避免输入同种异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及由免疫抑制而增加的手术感染率[9]。经过输血科与临床科室两方面努力,笔者所在医院在临床储存式自体输血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收效,不但极大地缓解了血液的供需矛盾,还有效避免了输血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率。

自身输血虽不可能完全代替异体输血,但在血液资源短缺,一时无法找到其他方法替代输血的情况下,自身输血无疑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自身输血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家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临床应该大力推广和倡导自身输血。因此,输血科更需要努力完善自身输血规章、制度,熟悉操作规程,使它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服务。

[1]李丽玮,李志强.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与术后肿瘤复发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58-759.

[2]Dietrich W,Busley R.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in cardiac surgery[J].Transfusion Alternatives in Transfusion Medicine,2005(7):6-10.

[3]范金波,李海平,曾静,等.自体骨髓移植术中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2):168-169.

[4]Hewmpelmann VG.Autologous haemotherapy[M].Lulpich:Biermann,1994(2):283-296.

[5]周柏发,孙波,杜雪冰.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2):77-78.

[6]刘琴,龚燕,杨继红.孟买血型的鉴定及自体输血[J].贵阳中医学院报,2011,33(4):67-69.

[7]王秀芸.贮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34):6187.

[8]王玉民,周淑清,赵扬.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优点及实施措施[J].北京医学,2007,29(6):376.

[9]Vanderlinde ES,Heal JM,Blumberg N.Autologous transfusion[J].BMJ,2002(324):772-775.

[2015-06-19收稿,2015-07-18修回]

[本文编辑:董冰媛]

R457.1

B

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输血科(武文,张志波,叶明亮)

叶明亮,Emai l:yyl90yy@sina.com

猜你喜欢

异体自体储存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异体备查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