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保护措施
2015-11-01刘艳君
刘艳君 吴 兵 李 贺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保护措施
刘艳君 吴 兵 李 贺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是遏制盐碱化及沙化的重要生态屏障。吉林省西部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由于气候及人为作用,湿地面积萎缩,湿地储水和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为保障湿地生态功能,针对湿地不同类型,提出保护和修复措施。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现状
区域范围
吉林省西部包括白城市、松原市全部区域和长春市的农安县、四平市的双辽市,共包括4个地级市和12个县(市、区),辖区面积5.55万km2,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29.6%。
湿地类型及分布
吉林西部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天然湿地总面积为60.4 万hm2,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其中,沼泽湿地主要以芦苇沼泽和盐沼为主,盐沼广泛分布于西部平原的碱湖边,特别是通榆县、镇赉县、乾安县和大安市碱湖边的结节性地段或积水洼地上。湖泊湿地主要有月亮湖、洋沙泡、苇子沟泡、莫莫格泡、鹅头泡、查干湖、波罗泡等;河流湿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地段,以及一些季节性河流。该类湿地主要分布在霍林河中游。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集中在大安、洮南、镇赉、乾安、前郭、通榆6个市县,境内有国际重要湿地向海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莫莫格湿地,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月亮泡蓄洪滞洪区等,面积为5706.54km2。洮儿河、霍林河等流域以湖泊、草本沼泽为主,是吉林省湿地重要分布区。我国独特的内陆盐沼湿地向海、莫莫格、查干湖、大布苏湖(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龙沼等湿地和淡水沼泽湿地如月亮泡水库湿地等均位于本区。
湿地成因
我省西部的松嫩平原处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大沉降带,以嫩江和松花江汇合处为沉降中心,多条河流汇合于此,主要河流有嫩江及其支流洮儿河和霍林河,松花江及支流饮马河、伊通河、拉林河等河流,呈辐射状向平原集中。由于区域内地势较为低平,河流下降甚微、无下切能力,侧蚀能力较强,因此,河流排水不畅,加上地表透视性差,造成地表水既难排除、又难入渗,因而形成湿地。
吉林省西部湿地的重要性
湿地是遏制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化和沙化的重要生态屏障。吉林西部地区干旱、少雨、风大,土地瘠薄,灾变承受阈值也较低。湿地由于特殊的植被、水文、土壤等条件,其对保护和修复沙化、盐碱化脆弱环境和调节气候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湿地不仅能增加降水、调节气温,同时能削减洪峰,起到蓄洪减灾作用。因此,湿地对抑制风蚀、水蚀以及盐碱化现象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湿地面积萎缩
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和人为破坏,造成湿地补水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锐减。根据吉林省西部湿地研究结果,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吉林省西部湿地的面积明显减少。研究中湿地主要类型包括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地、沼泽地。通过对2000-2011年对比分析,吉林省西部湿地面积减少了1132.196 km2,减少了15.6%。主要表现为湖泊和沼泽地的减少。其中,湖泊面积减少了3.7473 km2,沼泽地面积减少了206.05km2,减少了4.26%。具体变化见表1。
表1 2000-2011年吉林省西部湿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单位:km2
湿地储水和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向海和莫莫格湿地水源主要来自于霍林河、洮儿河、额穆泰河的引水工程。目前3条河流均已断流,无水流入到湿地,导致湿地水资源严重短缺,湿地调节径流功能已大大下降。近年来,随着流入湿地水量的减少,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芦苇面积也大大缩减,致使其水文功能也发生了严重退化,导致湿地对污染物的高效过滤截留、降解污染等功能减弱。
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由于湿地面积的减少,使许多湿地生物失去或减少了赖以栖息的场所,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对洪水的调蓄功能和涵养水源及净化水质等的生态功能降低。
湿地保护与修复措施
保护重要湿地生态系统
划生态红线,保护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对于向海、莫莫格、查干湖等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核心区划生态红线,禁止一切从事与保护湿地不符的生产活动。加大湿地公园建设力度,使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湿地修复,
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根据湿地的主要功能和受到破坏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对于可以自我恢复的湿地,实施生物治理工程,逐步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对于难以自然恢复的湿地,实施工程治理。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退耕还湿工程、兴建保护区补水工程、水质改善工程等。利用河湖连通等工程,将过境洪水资源和灌溉回水引流到湿地,恢复湿地水源涵养空间。莫莫格、在向海、牛心套保、月亮湖、波罗湖等重要湿地,开展土地整理、引水、蓄水、退耕、植被恢复等工程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及水鸟栖息地恢复。在向海、查干湖、莫莫格、大布苏湖、哈尔挠泡等实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治理,同时,要减少旅游、船舶和养殖等对湖区的污染。
保护湿地资源
建立湿地长效补水机制,完善并实施湿地水资源调控。逐步建立重要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强化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向海、莫莫格和查干湖等重要湿地动植物资源。保护丹顶鹤、白鹤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和保护现有的湿地芦苇等植物资源。严禁将湿地开辟为耕地,重点治理盐碱地,恢复草原湿地景观,恢复并发挥其调蓄洪水、吸纳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生物功能。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