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的“三导”艺术

2015-10-31李冬琴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竖式小棒橘子

李冬琴

一、课前“导”,找准“切入点”

上新课时,教师常常以“问题”来启动教学,点燃学生。但是同一个课题,教师“问题”设置的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如,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合理安排时间》这课的教学核心是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形成优化意识,两位教师在上课时,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导入语。

两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出示相关情境:小明家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沏茶。第一位教师导入情境后提问:“大家想想,沏茶有哪些程序?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学生的想法很多,如“接水的时候找茶叶”,“接水的时候洗杯子”,“烧水的时候洗杯子”等。而第二位教师出示情境后,是这样导入提问的:“如果你们是小明,想想沏茶有哪些程序?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第一位教师所设置的导入问题,内容过于直接,没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学生的回答虽然接近最后的方案,但直接越过了探究的过程,失去了本节课的意义。第二位教师的“导”,抓住了“尽快”,体验了解决问题多种方法中的最优方案,学习重点也更加明确。他所设置的导入“问题”紧抓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师生活动也更有意义。

二、课中“导”,突破“重难点”

在快速导入新课学习后,课中的引导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比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两位教师都用同一道题作为引例: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个橘子?请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算一算,每人能分到多少个?学生用48根小棒代替橘子,请同桌合作一起分。第一次分小棒,有的小组停下来了,不会分。在第一位教师的课堂上,会分的小组示范后,教师总结方法,开始导入新课“除法竖式的学习”。而第二位教师在小组示范分小棒后,用语言引导学生“再分一次”,要求一人分,另一人说。学生第三次分小棒都能按步骤正确分小棒,并且分的过程也说得很清楚。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能力,总结分的方法后,进行引导:“同学们,新的挑战又来了!你能用除法竖式来记录分小棒的过程吗?”

两位教师都是意在让学生从自主探究,再到个别演示,最后对48根小棒平均分的过程有初步感知。不同的是第二位教师还设计和引导了“第三次分小棒”,导入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拆开、合并、继续分的难点过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才更容易突破竖式里“十位上的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学习难点。

三、课尾“导”,凸显“生长点”

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同一堂课,两位教师都做了课尾小结。第一位教师放课件显示结论,接着引导全体同学齐读一遍,结束全课。第二位教师是这样总结的:

师:经过今天的拓展学习,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周长一样时,圆的面积比正方形和长方形都要大。

生2:是的,圆比正方形大,正方形又比长方形大。

生3:周长相等,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比直线图形大一些。

师:这个结论是谁找出来的?

生(自豪地说):我们自己。

师: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

生:我们先是猜想,然后算一算,再进行比较,就发现了“在周长相等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师:猜想,然后验证,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希望同学们将这样的方法带入今后的学习中。

从两位教师不同的课尾小结上,可以感受到二者不同的数学素养!第一位教师,只关注了知识点的小结。而第二位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小结了知识点,而且小结了学习的方法,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尾的引导是点睛之笔,它对全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是这一堂课后续学习的一种延伸。因此,课尾的导要关注“生长点”。

(作者单位:谷城县粉阳路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竖式小棒橘子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橘子的自述
巧移小棒
分橘子
错误的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