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建筑电气预埋质量预防及控制要点
2015-10-31黄雄标
黄雄标
(福建省东鑫源建设有限公司)
浅谈提高建筑电气预埋质量预防及控制要点
黄雄标
(福建省东鑫源建设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型的建筑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涌出,建筑电气系统变得更为复杂,这对于我们从事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建筑电气预埋工作属于工程前期主体阶段,预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
建筑电气;预埋质量;预防及控制要点;配合协调
引言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系统日趋复杂化,建筑电气包含照明、动力、电视、电话、网络、安防、消防、防雷、接地等。预埋工作作为工程前期工作,建筑电气预埋的质量尤其重要。根据多年从事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提高建筑电气预埋质量的控制要点谈谈看法。
1 提高电气施工图的自审和会审工作质量
大多数从事电气工程管理者,往往把重点放在后期主体预埋施工阶段的管理,而忽视了施工图纸会审和自审工作的重要性。提前做好电气工程施工图纸的自审和会审工作质量,才能提高后期电气工程预埋质量控制过程中,做到可预见性、可控性、经济性。在对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中,应从以下思路着手:
(1)充分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只有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才能更更好的读懂图纸,理解图纸。特别是当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更需要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为做好施工图自审奠定基础。
(2)在施工图纸自审中,核对其它专业图纸。在图纸自审中不仅要专注自己本专业电气施工图纸,而且要加强对其它专业施工图纸的理解,如智能化、给排水、暖通、建筑与结构等。一个项目的施工图总是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完成的,有时当项目较多,设计院内部常会出现设计人员变动,甚至外包的情况,这样容易造成一个专业设计出现设计变动而其它专业设计未得到相应的调整。如在2010年龙岩某高层项目的图纸自审时发现,地下室集水坑的位置,建筑与结构图上的已变动,而水泵控制箱的安装没有得到相应的变动。而在建筑图的墙体与电气施工图上发现两个专业的墙体位置不一致。这种情况都会造成以后墙上的开关和插座线管,出现严重的大批量线管露墙现象。所以要反复核对与给排水、暖通、建筑与结构等其它专业图纸与电气施工图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冲突,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
(3)系统性去详读图纸。在读图过程中,不仅应关注一些面上的,还应系统性地详细读懂图纸。这样更能发现一些设计的节点是否完善,在施工过程中能否实现设计目标。如在某项目施工中发现:成排电表箱的安装,如果图纸自审时只停留在电表箱在此位置安装这个层面,而不去了解在配电系统图中,这属于什么类型的箱体,大致的尺寸多少,这都会造成前期预埋了,而事后无法安装的结果,又重新来变更安装位置,既增加了造价,又造成影响了施工进度。
所以只有提前做好了前期提高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质量,将施工图设计中的问题,在前期施工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中消除,才能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电气预埋的准确性,可用性,合理性。
2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点
一个安装项目不但要做好前期的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也需要做好现场预埋管理工作。主体建筑电气预埋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目标的实施阶段。为了达到施工图的设计目标,电气管理工程者管理重点为: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加强与各专业的协调及配合。
龙岩市新罗区某高层项目,项目开工的时间为2010年3月,竣工时间为2013年10月。建筑面积为12.7万m2、五幢高层,总层高30层,地下室共两层,功能为车库及两个单元的人防,一、二层为商业,三层至三十层为住宅项目,该项目基础采冲孔桩。现以该项目为例,将该项目中的接地装置及避雷引下线,主体电气导管预埋安装工作,以施工现场实际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例:
2.1接地装置及避雷引下线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
(1)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分析产生的原因:施工焊接工人对焊接不熟练。预防及控制要点: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焊接作业人员的操作培训,做好作业人员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2)避雷引下线在结构转换层时,经常会出现柱筋的调整,柱筋引下线漏焊接,引下线柱筋上下未贯通,产生错位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①焊接避雷作业人员未及时跟踪到位。②电气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误以为柱筋引下线都是由下至上都是不变的。预防及控制要点:①在每一层柱筋安装时,现场认真核对,发现柱筋有移位或者柱筋根数有变动时,应及时做跨接焊接。②对于柱筋引下线应在及时跟踪核查,成为常态化,特别是在结构转换层时,应认真检查核对,并标注出来。
(3)在施工现场发现利用直径大于10mm,小于16mm两根柱筋作为避雷引下线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焊接作业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预防及控制要点:①焊接人员应仔细阅读施工规范,电气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②当柱筋大于10mm,小余16mm,利用柱筋作为避雷引下线时,应利用四根柱筋为一组作为引下线。
2.2主体电气导管预埋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
(1)电气导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时出现“死弯”,管子超长或转弯时不按规定设过渡盒。分析产生的原因:①安装人员操作水平参差不齐。②对施工规范不了解。预防及控制要点:①加强培训安装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②做好作业人员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2)电气导管出墙问题:在预埋过程中发现,墙体开关、插座导管容易出墙现象,这种现象在90mm的砖墙与阳台开关导管显得特别严重。如图1在6~12轴上的开关与插座导管。分析产生的原因:①建筑与电气施工图墙体位置不一致。有时是建筑设计有调整墙体位置,而电气设计没有重新调整。②安装工人安装时,电气导管下开关及插座导管位置预埋时未标注放样,或者不分墙体是居于梁中还是梁左侧还是梁右侧。③在无梁的情况下,未去测量墙体轴线距离,而是凭感觉上的位置进行敷设,导致墙体导管出墙。预防及控制要点:①认真做好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仔细核对建筑与电气施工图的墙体位置。有出入地方,重新在施工图上标注并修订过来。②在预埋放样导管走向时,标注出墙体的准确位置。③利用建筑施工图的轴网距离,进行标注,并预埋完重新核对。通过预防措施控制后产生的效果:使该项目在后期土建砌砖阶段,电气导管出墙现象未超过1%。
图1
(3)三管或多管重叠现象:电气导管在板面预埋出现三层重叠,有的地方甚至高出结构板面的高度,或者导管2根或2根以上并排紧贴。这种现象发生在配电箱处及电梯前室特别多。最终容易造成板面开裂,或者楼板面保护层不够现象。如图2~3:分析产生的原因:①安装人员安装时没有合理地排列电气导管走向。②绑扎导管时,导管与导管相互间没有错开绑扎。预防及控制要点:①敷设前,对导管走向进行放样,合理安排导管走向。②遇到成排导管并列敷设时,分开绑扎,导管之间保持25mm间距,或者局部错开绑扎。③如在电梯前室电气导管较多,无法规避时,产生电气导管敷设高度过高,使板面钢筋保护面不够,为预防板面开裂隐患。可会同设计方,监理方、建设方、施工方专业协商采用增加结构板厚度措施,预防板面开裂现象。案例因电梯前室电气导管较多,无法规避,采用了第三种增加板厚的控制措施,在后期结构验收时,电梯前室未发现板面开裂现象。
(4)电缆导管弯曲半径小于10倍的电缆直径: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主电源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造成后期装修阶段敷设电缆时牵引力过大(电缆牵引力原则上按电缆受力材料抗扩张强度的1/4,该强度乘以材料的断面积这最大压力),敷设过程产生卡顿,电缆绝缘层受损或破皮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①在热煨弯时,没有按需要的标准弯曲半径来计算,完全的凭感觉加工导管弯头。②有的采用成品冲压弯头。预防及控制要点:①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煨弯。②交底安装人员,小于等于SC32采用专用弯管器,大于SC32以上的不得使用冲压弯,应采用分离式液压煨管器、灌砂火煨是电缆导管弯曲半径达到等于或大于10倍的电缆直径。
图2
图3
(5)电气导管紧贴预留洞口,存在电气导管被破坏的隐患:电气导管在卫生间或其它部位(如厨房排烟道、强弱电井桥架孔洞预留处)敷设时,紧贴着排水下水口,或其它孔洞预留处敷设。不管是排水口,还是强弱电井的孔洞预留,既然是预留,总是会出现因孔洞位置偏差、偏小的情况。对原孔会产生扩孔的必然性。这样容易造成在孔洞修凿时,出现电气导管被破坏的质量现象。如图:分析产生的原因:安装工人,对安装工作缺少预见性。预防及控制要点:与排水下水洞口,预留洞口,保持100mm以上的距离。
图4
图5
(6)插座导管预埋位置,在上下各层中离墙距离偏差较大现象:插座导管在剪力墙上插座盒的位置,距离左右墙角位置,在上下各层中,不一致,距离相差较大。这种现象发生在客厅插座,或者卧室插座特别明显。这样造成观感和功能上不适用。分析产生的原因:①安装时没有按图纸上的距离,进行测量放样,标注。②更换安装工人时,没有做好技术交底,造成各层安装的工人安装的离墙距离,各不相同。预防及控制要点:①在施工图上明确标注离墙距离,并导管敷设前放样时,标注出来。②做好的安装前的技术交底,在分工上尽量固定人员,固定敷设同一系统电气导管。
(7)地下室人防电气导管穿越人防密闭墙未按规定设置密闭盒现象:在穿越人防防护密闭墙未设置密闭盒,或密闭盒距离墙间距大于300mm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安装作业人员对规范不熟悉,并作业前未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及控制要点:安装作业人员应仔细阅读施工规范,电气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从非人防到人防的电导管,应在非人防侧和人防侧设置封堵盒(即过线盒)。封堵盒用δ=3mm钢板制作,盒深不大于100mm。盒深大于100mm时,应在其背后加焊δ=8mm钢板,四边飞出50mm,四边满焊。
(8)地下室人防电气导管未设置密闭肋:在施工现场发现从非人防到人防过墙、过楼板的电气导管,管中间未加密闭肋(环),或者密闭肋未按标准设置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安装作业人员对规范不熟悉,并作业前未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及控制要点:安装作业人员应仔细阅读施工规范,电气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密闭肋直径为:管径D+100,肋厚δ≥5mm,双面满焊。
3 加强电气施工过程与其它专业之间的配合及协调管理
提高电气专业预埋质量不仅要做好图纸自审、会审质量。严格把关对施工现场电气安装质量的控制,更离不开与其它专业的配合及各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的加强。
(1)电气与土建专业之间配合:在楼板预埋过程中,土建钢筋专业只顾自己及时完工交付,不考虑给电气专业安装人员,造成楼板作业场面次序混乱,甚至有些部位,电气管道还未做完,钢筋工就先把弧加筋提前绑扎完成。分析产生的原因:①土建在施工计划表内,未考虑电气安装预埋的作业时间,或根本不给予考虑。②管理人员的对质量管理意识薄弱。预防措施及控制:①在结构施工计划时间表中,应考虑电气专业的安装时间。土建分段集中绑扎楼板底层钢筋,为电气专业争取时间,尽量提供工作面给电气专业。②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重视其它专业的重要性,加强专业之间的配合。③在一些部位(如剪力墙上的开关插座管预埋,或箱体孔洞预留),电气专业管理人员,一方面主动与土建管理人员沟通,提前做好孔洞预留部位的交底工作,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进度的巡查次数。
(2)与各单位的协调管理: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施工技术总负责人为主的统一管理下,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并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4 结语
通过上述各项质量控制节点,使该项目在后期主体装修阶段:①防雷测试一次性通过验收,接地测试值小余1Ω。②在管线安装工作中:导管未出现出墙,穿“死线”等现象。③电气工程中的各预埋构件、箱盒的标高、位置准确。极大减少了后期主体电气施工中对结构梁、板的破坏。通过上述内容,笔者认为:只要提高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质量;做好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加强预防施工中的质量现象控制;加强施工过程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调管理工作,做好这三大方面,就能提高电气工程施工预埋质量,为做好后期装修阶段电气安装工作的顺利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13-22-2007).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TU85
A
1673-0038(2015)26-0059-03
20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