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

2015-10-31余剑芳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3期
关键词:门厅敬老院轮椅

余剑芳

(身份证号:362322198605044220)

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

余剑芳

(身份证号:362322198605044220)

虽然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基础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薄弱。目前,我国还有一些老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老人,没有足够的养老资金甚至是没有养老资金去为自己养老。这导致我国的养老建筑状况还很恶劣。本文结合某一敬老院建筑设计为案例,重点就休闲养老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

敬老院;建筑设计

引言

作为农村机构养老建筑设计的一种尝试,敬老院以其宏大的规模、多样的功能、设备的完善多方面为农村老年人养老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居住场所,更为缺乏关爱的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精神的慰藉。

1 工程概况

某一敬老院项目为多层建筑。中心为一个圆形广场,下设地下车库。一期项目包括1#、2#、3#老年公寓楼,二期包括服务中心,3栋特护公寓及4#、5#老年公寓楼。结合老年人的生活特点,一、二期建筑均通过连廊连为一体,方便老年人出行,同时沿各条城市道路既有交通联系又有景观渗透,力求营造有序和谐的空间环境。

2 总体规划布局

敬老院总体规划打破了以往村镇老年建筑功能单一的建筑群体组合,将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设计(见图1),形成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养老建筑组群。这种组合形式在村镇养老建筑中,迎合了农村老年人更喜欢热闹和串门的心理特点,无形中消除了由于“空巢”而产生的失落感。建筑组群整体流线规划便捷流畅,基本实现人车分流。考虑到敬老院老人们的休闲活动场地及人流的疏散,在敬老院主体建筑外设置了大面积的休闲广场。两个出入口处的景观轴线——喷泉和设有水景的绿化景观带将偌大的广场分散开来,限定出不同大小的景观游园。两个小游园不仅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提供了游憩娱乐的场所,还成为由外而内到达敬老院的一个过渡空间,引人入胜。大面积的游园和景观绿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就是净化空气阻止污染源的侵入,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铸造起天然的保护屏障。

在入口那股醒目的景观喷泉的引导下,人们的视线自然而然的聚焦在敬老院的单体建筑上。建筑入口采用底层架,入口空间简洁、大气。圆弧形的玻璃幕墙轻盈透亮,和乳白色构架虚实对比,给人强烈的建筑标识感,而柔和的曲线则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前来居住的老人们。建筑单体的主体色彩明快,局部则采用沉稳的褐色的墙砖,使得整个建筑风格统一具有质感。单体建筑的内部则采用院落式布局,为建筑内部营造景观空间、让老年人无论在单体建筑的哪个角落都能快捷的接触到室外的景观空间,颐养身心。离敬老院不远的便是居家型的老年公寓。充足的日照建筑,大面积的绿化景观、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以及周到的无障碍设施,无不体现了设计对老年人的关怀。

图1 敬老院鸟瞰图

3 建筑功能布局

敬老院功能布置合理,功能全面。总体来说有五大功能区,分别为住宿区、餐饮区、医疗保健区、康乐服务区等功能空间。住宿部分半数以上房间为南向采光,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套房等三种居住模式,并且每间住房均配有独立卫生间、洗澡间等辅助功能空间。3栋老年公寓主入口均设置在2层连廊部位,避免外来人流进出对内部空间及环境产生干扰,也保证了建筑上部居住空间自身的安静与正常的秩序。每个居室都设有宽大的开敞式大阳台,创造良好室内生态环境并将庭院景色引入室内空间,提升了建筑的形象与品质。服务中心包括康复中心、理疗室、餐厅和健身活动场地。

建筑风格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体型紧凑,控制合理的体形系数。整体建筑立面设计以竖向线条为元素,外墙采用不同颜色的真石漆,配以竖向条形玻璃窗表现现代风格。内设900mm高连续式不锈钢护栏,采用无机活性保温砂浆保温隔热。开窗结合平面功能,既能保证采光通风要求,又可丰富建筑的立面效果。屋面形式有坡屋面、平屋面,既有古典的美学法则,又有现代感较强的线条勾勒,虚实对比强烈,体现鲜明的现代风格。利用当今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涌现,寻求更加合理的结构体系,并由此创造出具有新时期美学价值的建筑形式。

4 养老建筑设计

(1)竖向交通便捷由于老人有其特殊性,因此对反应能力、调整能力逐渐降低的老年人而言,在楼梯上行或下行时,如若踏步尺度不均衡,会造成行走楼梯的困难。而踏面下方透空,对于拄杖老年人而言,容易造成打滑失控或摔伤。通过色彩和照明的提示,引起过往老年人注意,可以提高通行安全的保障力。二层及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为医用电梯。电梯运行速度不大于1.5m/s,主要考虑其启停速度不会太快,可减少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症老年人搭乘电梯时的不适感。放缓梯门关闭速度,是考虑老年人的行动缓慢,需留出更多的时间便于老年人出入电梯,避免因门扇突然关闭而造成惊吓和夹伤。

(2)门厅入口应留足够空间,很多住宅设计将门厅缩小并简化,而门厅恰恰是现代人居住观念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它的功能越来越多,并受到居住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重视。而很多的住宅入户门较小,给使用拐杖及轮椅的老年人带来不便,有的住宅门厅没法设置鞋柜,坐凳。而老人们普遍认为门厅空间最需要增加的三项设施就是:坐凳、扶手及储藏空间,因为老年人进入家门,需要小憩、换鞋以及随手搁置手中物品的过渡空间。由于户门及门厅空间后期改造非常困难,因此住宅设计在适老性设计中,应确保必要的户门宽度及门厅空间。户门应考虑拐杖、轮椅通行时的宽度,标准中要求其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m,门扇开启端的墙垛净尺寸不应小于0.40m,而门厅空间在设计时,应进行综合考虑,增强其适应性。户门宜偏中心设置,另一边留出0.40~0.60m的功能空间。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为储藏间;有老年人使用时,可以进行安装扶手、添加坐凳及鞋柜等的必要改造;有使用轮椅时,可以改造成简单的挂衣服、放小物品的空间,以留出必要的开门空间。

(3)厨卫空间,两部分都应有部分墙体可打通,使得小空间有开敞的可能性。厨卫空间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危险且需要辅助较多的空间。因此,宜将厨卫空间适当开敞,以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安全性、以及操作的方便性、连贯性。厨房和卫生间适宜将至少一面墙体设计为非承重墙,并且注意管线配合。使用轮椅的居住者回转空间需要1.50m。标准中关于老人的规定为:“老年人使用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5m2。供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6m2。”而住宅中厨房的尺寸较小,尤其在保障性住房中,有些尺寸甚至低于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者应注意到,轮椅人使用的操作台下面一般都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与厨房相邻的往往是餐厅、起居室等非限定性空间,如果将厨房部分开敞,充分利用这两部分的面积,既可满足要求充分利用这两部分的面积,还将对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很大帮助;增加厨房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性能;老年人在厨房作业时,其他厨房成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老年人的情况,当老年人发生危险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使用轮椅的人可以得到很大便利,轮椅在厨房的进出及操作更方便。卫生间空间较小且布置紧凑,若考虑老年人使用,应合理设计轻质隔墙,以便后期将墙体拆除或设置为灵活隔断。将卫生间与卧室连为一体,可增强卫生间的自然通风与通风性能;老年人在厕所发生危险时,可以及时得到帮助;缩短了可达距离,使高龄老年人及使用轮椅的人进出更方便;当老年人身体状况进一步下降出现卧床不起的情况时,宜于坐便器、浴缸与床之间设吊轨,协助移动老年人。设计者应注意卫生间设计要将部分墙体设置为轻质隔墙,便于以后合并改造。

5 结束语

我国建筑设计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缩有放,避免千篇一律,根据需要设置灵活的结构体系及管线设计,在未来的老年住宅开发设计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居住建筑,最终达到与国际接轨。

[1]《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4.0.2).

[2]武文婷,任彝,田密蜜.城市集约化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及其研究意义[J].新西部,2010(6):228.

[3]朱洁冰.老龄化社会的标识环境探索性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2):180~181.

TU242

A

1673-0038(2015)23-0038-02

2015-4-10

余剑芳(1986-),女,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门厅敬老院轮椅
基于行为分析的适老化门厅家具设计研究
博物馆门厅和序厅的区别鉴定策略分析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火场救人
宏程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