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冲碎石桩应用于某变电站地基处理的设计探讨

2015-10-31黄丽丽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2期
关键词:砂层砂土碎石

黄丽丽

(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振冲碎石桩应用于某变电站地基处理的设计探讨

黄丽丽

(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本文通过对漳州沿海某变电站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探讨,论述振冲碎石桩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经济性。

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

1 前言

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叫做“振冲法”。[2]而“振冲碎石桩法”是这一方法的扩大,它是利用振冲器借以高压水成孔,并填料使之密实,在土体中形成一个桩体,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构成一个复合地基。它适用于挤密处理松散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以及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1]

本文对某变电站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解决该场地地基的不均匀性及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等问题。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变电站新建项目,场地位于漳州市漳浦县古雷镇油沃村,场地原始地貌属滨海滩涂,历经多次海浸海退。场地未经过整平,总体呈西南两侧高、东北两侧低,地面高程4.5~9.6m(黄海高程)。场地整平标高为7.5m,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如图1~2所示。

图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

1.2工程地质条件

整个场地内地层岩性结构自上而下为:

①中砂:风积成因,灰白色、灰黄色,稍湿~湿,松散~稍密状,以石英中细砂为主,含少量泥质。全场表层均有分布。

②中砂:海陆交互相沉积,灰黄色,湿~饱和,中密~密实状,局部呈松散状,以石英中细砂粒为主,颗粒级配较差,基本无胶结。该层全场地分布。

③粉质粘土:海陆交互相沉积,灰黄色、褐黄色,可塑~硬塑,局部含有15%石英砂。该层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

④粉质粘土:海相沉积,系淤泥固结而成,灰黑色,饱和,可塑偏软状,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夹有薄层粉细砂。该层半数钻孔揭露。

图2 工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水平1:600;垂直1:200)

⑤含泥中细砂:海陆交互相沉积,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状,以石中、细砂粒为主,颗粒级配较差,胶结较好。该层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

⑥泥质粉砂:海相沉积,深灰、灰黑色,饱和,中密~密实状,以石英粉砂为主,泥质含量约25%,可见贝壳等,基本无胶结。该层全场地分布,局部钻孔未予揭穿。

⑦粘土:海陆交互相沉积,灰黄,褐黄色,可塑~坚硬,以粘粉粒为主,质纯,粘性好。该层未予揭穿。

⑧中粗砂:冲洪积,灰黄色,饱和,密实状,以石英中粗砂粒为主,中间夹有大块漂石,基本无胶结。该层部分钻孔揭露。

表1 地基各岩土层设计计算指标

1.3水文地质条件

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①中砂、②中砂层中的孔隙潜水及⑤含泥中细砂、⑥泥质粉砂层中的弱承压水。表层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西、南侧径流补给,通过蒸发及向场地东侧迳流排泄,地下水水量较丰富。该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及降雨量影响明显。

1.4建(构)筑物基础方案设想

本工程建(构)筑物结构形式主要采用框架或排架形式,柱下总荷载约700~3000kN,基础形式拟采用独立基础或大板基础,基础埋深2~2.5m。

由本工程地质条件(本文仅选取一代表性的地质剖面,详见图2)可见,站址场地表层①中砂层(局部区域含②中砂层)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质一般,不具备天然地基浅基础条件。针对该工程地质条件,比较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案主要有换填垫层法、振冲碎石桩。现将2个方案必选如下:

方案1:换填垫层法,利用机械设备将表层松散的中砂层挖起,再分层回填压实。该方案的优点:施工工艺简便,在放坡开挖无额外基坑支护措施的前提下费用较为经济。缺点:局部基坑开挖较深(主要位于站区东北角),如图2中钻孔SK3孔所揭示,表层①中砂层、②中砂层均为松散状,且场地处于低洼处尚需回填厚度约2.5~3m,基坑开挖时填土及砂土坑壁容易坍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方案2:振冲碎石桩。该方案的优点:技术可靠,施工简便快速。缺点:费用相对较高,且施工时用水量大,冲出的泥浆污染施工场地。

经过分析,方案2的费用相对较高,但是考虑到本工程用地紧张且紧靠主干道,方案1进行基坑放坡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施工时间为雨季,该场地地下水水量丰富,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及降雨量影响明显,为尽量减小地下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故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同时兼顾节省造价的需要,部分基础区域的表层松散砂层较薄时,可结合考虑局部加水振动密实或换填垫层处理。

2 振冲碎石桩的设计及探讨

2.1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列公式估算[1]: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m-面积置换率。

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d=800mm,间距s=2m,桩长约为4~7m。其中,fsk取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fsk=168kPa;n取1.5;代入公式得到,fspk=180kPa。

2.2设计及施工相关问题的探讨

2.2.1对砂土的加固机理

砂土属于单粒结构,其组成单元为松散粒状体,渗透系数大,一般大于10-4cm/s。单粒结构在松散状态时,颗粒的排列位置是极不稳定的,在动力和静力作用下重新进行排列,趋于较稳定状态。振冲挤密法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冲使松散砂土处于饱和状态,砂土在强烈的高频强迫振动下产生液化并重新排列致密,且在桩孔中填入大量粗骨料后,被强大的水平振动力挤入周围土中,这种强制挤密使砂土的密实度增加,孔隙比降低,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善,使地基承载力大幅度调高[3]。

2.2.2施工要点

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由里向外”或“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进行。当加固区附近有其它建筑物基础时,需从邻近建筑物一边的桩开始施工,然后逐步向外推移。

为了保证桩顶部密实,振冲前开挖基坑时应在桩顶高程以上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当基槽不深时可先进行振冲后开挖。桩体施工完毕后应将顶部预留的松散桩体挖除,如无预留应将松散桩头压实,随后铺设并压实垫层。

2.3地基处理成果

本工程委托专项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本工程在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对建筑物进行了沉降观测,经过观测,在240d后各点累计沉降量为4.0~20.0mm,均未达到30mm。

3 结语

在沿海地区,在施工周期紧张,施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松散砂土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

[1]《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贺建清,万文,等.地基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TU753.3

A

1673-0038(2015)22-0212-02

2015-5-17

黄丽丽(1983-),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砂层砂土碎石
碎石神掌
第四系胶结砂层水文地质钻进技术研究初探
饱和砂土地层输水管道施工降水方案设计
龙之中华 龙之砂土——《蟠龙壶》创作谈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
汽车制动检验台滚筒粘砂层脱落的原因及维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