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麻醉应用
2015-10-31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麻醉科任丘062552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麻醉科(任丘062552)
苏 君 刘 艳 罗 英 △
雷米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麻醉应用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麻醉科(任丘062552)
苏君刘艳罗英△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治疗中雷米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行雷米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醉、舒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患者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6.25±2.85min、8.67±5.28min、10.78±4.03min,对照组分别为37.55±7. 85min、46.65±9.05min、49.25±6.20min,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患者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颅内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效果明显,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颅内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其临床麻醉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颅内充血、水肿、占位、出血等都会导致颅内压的上升,症状较轻时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操作,情况严重会导致脑疝的发生,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在颅内肿瘤的麻醉中要求麻醉诱导迅速,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镇静进而降低颅内压、脑代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停药后苏醒快,无呼吸抑制和躁动等[1]。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雷米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80例颅内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选择颅内肿瘤患者80例,均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7岁,中位年龄46.30±2.10岁。脑膜瘤18例,颅咽管瘤10例,胶质瘤12例;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8岁,中位年龄47.27±2.09岁。脑膜瘤19例,颅咽管瘤11例,胶质瘤1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备比较研究的条件。
2麻醉方法麻醉处理前给予阿托品(国药准字:H21021924)0.5mg、咪唑安定(国药准字:H20143222)5mg肌肉注射。患者入室后严密监测其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记录其基础值。于锁骨下进行静脉穿刺置管,开放有效静脉通道,并行中心静脉压监测。麻醉诱导采用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022379)和咪唑安定(国药准字:H20143222)静脉注射进行,用药剂量分别为0.2mg/kg、0.05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9)、雷米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静脉注射,用药剂量分别为0.6mg/kg、2μg/kg,肌松良好、镇静完善后给予气管插管处理,二氧化碳呼气维持在30~35之间。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进行麻醉维持,剂量为1.0~1.5μg/kg,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个体生命指征行间断性舒芬太尼(0.2~0.3μg/k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结束后行雷米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静脉持续泵注,用药剂量为0.2μg/kg·min,手术结束后停止注射,术中根据患者的生命指标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雷米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1.0μg/kg),同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0.5~0.8μg/kg,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51842)静脉持续泵注,BIS水平控制在60%以下,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用药,给予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9)静脉泵注维持肌松,术前30min停止用药。
3观察指标加强患者手术期间的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并做好记录。并记录手术结束至患者恢复呼吸的时间(T1)、睁眼时间(T2)和拔管时间(T3)。
4评价标准显效:手术期间患者无任何应激发硬,手术顺利进行;有效:手术期间患者偶尔有轻微应激反应,但不影响操作;无效:手术期间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影响手术顺利进行[3]。有效率=显效+有效。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1两组患者恢复期的各项指标时间分析见表1。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患者恢复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期的各项指标时间分析
2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见表2。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讨 论
颅内肿瘤在脑外科临床中比较常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由于疾病情况特殊,手术治疗的时间较长,而手术过程中的刺激强度经常会发生变化,需要不断的及时的进行麻醉深度的调整,以保持其相对平稳的麻醉效果[4]。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进步和神经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主张对术前意识清醒、手术顺利,且术中不涉及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应尽量保证术后早期苏醒和尽早拔管,以便于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疾病的好转[5]。
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长期输注的蓄积作用已被临床公认[6],术前应用必定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意识恢复和呼吸恢复,并且延长术后拔管的时间以及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然而雷米芬太尼的应用则可有效的弥补舒芬太尼的这一缺点,雷米芬太尼主要通过机体组织以及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7],这一独特的药理特点决定了其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价值,即使长时间给予雷米芬太尼静脉输注,也可以在停药后立即清除,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无负面影响。雷米芬太尼是一种μ受体激动剂,用药时间段、镇痛效果明显、可控性良好。使用雷米芬太尼诱导麻醉时,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心理和心电图变化幅度较小,可显著的抑制伤害性刺激引发的应激反应[8]。在麻醉处理中的应用不但便于及时进行用药剂量的调整,并能够有效的维持麻醉深度和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9]。但是,雷米芬太尼停止药物输注后将很快消失药效,致使患者过早恢复痛觉,引发心率、血压的上升,有文献研究显示雷米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早恢复导致的高血压和疼痛约占35%[10]左右,需尽快给予镇痛治疗。本项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雷米芬太尼复合舒芬太尼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疼痛的发生以及心血管反应的出现,二者联合应用协同效果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患者恢复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颅内肿瘤手术治疗中采用舒芬太尼与雷米芬太尼联合麻醉可保证手术全过程中的稳定循环,且停止用药后患者可快速苏醒,不影响术后意识和呼吸的恢复,可有效的弥补舒芬太尼苏醒延迟和呼吸抑制的不足,也可有效的改善雷米芬太尼术后代谢快的缺点,改善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值得在各级层医院中广泛推广应用。
[1]陈祖涛,张瑞权,王 鹏,等.雷米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颅内肿瘤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53-54.
[2]韩念平.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对比[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10):53-55.
[3] 刘日烽.两种麻醉方法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149-150.
[4] 范景华.丙泊酚单用及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麻醉效果的对比[J].中国药业,2013,22(1):51-52.
[5] 刘思宏.麻醉期低血压对颅内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342.
[6] 周南,赵芳坤,周锦,等.右美托咪啶对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9):818-820,825.
[7] 秦玉芬.探讨颅内肿瘤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009-3010.
[8] 冯正举.七氟醚麻醉对颅内肿瘤患儿围术期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27-28.
[9] 马宏伟,李凤茹,高 景,等.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3,22(5):111-113.
[10] 胡玉红.肌肉松弛剂和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对颅内肿瘤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5):525-526.
(收稿:2015-04-20)
R739.41
A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5.09.027
△华北石油中医医院
主题词脑肿瘤/外科学麻醉受体,阿片样,μ/激动剂 @雷米芬太尼@舒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