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小平:正在开启的智人时代,将考验人类的智慧

2015-10-31张小平

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机器人类智能

张小平:正在开启的智人时代,将考验人类的智慧

张小平新唐智库、思想坦克创始人

一、人类进化史,便是智能之种孕育生长的历史

以宇宙大爆炸为起点,在140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人类存在的历史仿佛如白驹过隙。以原始智人的出现为开端,在3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现代文明的进步仿佛发生在弹指之间。而以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为标志,在250年的现代文明历史中,互联网从初兴到成为整个地球的血脉,只用了短短50年时间。人类历史虽然短暂,但文明的步伐始终在加速前行。

那么,人类航程的终点将是哪里呢?我们将花多长时间到达呢?我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绝不是人类进步的终点。相反,互联网正在不断发展进化,并将开启人类最终的命运之门——智人时代。

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信息”——这一宇宙的法门。最先锋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原子中的每一个粒子都有可能由信息构成;热动力学向我们预示着,信息将处于熵增状态。而回到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承载方式的变迁,我们最直观的体验便在于互联网的普及,正是那些在机器中跃动的1和0,为我们编织出了互联网的美妙世界。信息的历史是悠久的,而对于人类而言,它意味着智能、智慧。只有被人类理解和运用的信息,才是人类智能赖以存在的根基。从智人出现,语言发明,人类具有理解能力那天起,智能之种便深植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世界之中。

人类进化的历史,便是智能之种孕育生长的历史。而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当下,进入互联网时代,人类的智能已发展为一棵参天大树。或许会有火星人注意到我们,当他们抬头俯视这颗蔚蓝的星球时,他们会惊异的发现,这颗星球仿佛在思考和跳动,无数的信息之流在它上面飞速穿梭,或细琐或伟大的思想都从中诞生。互联网将地球将变为一个蓝色大脑,我们每一个人便是小小的神经元,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成就,便是这颗蓝色大脑深沉冥想的结晶。

看看互联网为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巨大影响吧。在2010-2016年,G20国的互联网经济将会翻番,增加3200万个就业机会,GDP贡献率将达到5%以上。这些数字看起来毫不起眼,但要知道它还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着。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等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互联网将进一步与传统实体行业融合,届时将不再会有所谓的“互联网经济”。物理科学不止研究物质本身,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更是重头戏;相对应的,互联网或许看上去很玄虚,但它正是那影响“经济天体”和“社会粒子”的巨大力量。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改变了僵化的信息承载方式。基于以上种种影响,互联网可以丰富人类思想,优化资源配置。在以往,互联网的影响更多局限于改变行为方式,优化结构调整。但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互联网会同人类智能一道进化,而进化的趋势就是迈出人类自身的局限,去拥抱客观实在。而这种客观实在便集中体现在——机器。

可以说,互联网与机器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脱离了计算机,互联网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人类利用计算机创造了互联网;而反过来,互联网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拓展了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更重要的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工厂将取代标准化的流水线,成为新一代的制造业范式。届时,互联网将不仅被机器创造,更将创造机器,联入网络的机器又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与社会样态。但根本而言,如果没有智能化这一灵魂,无论是人、机器还是互联网,上述的那些文明进步都将无法实现,世界将陷入静止而固步自封。

二、人、机器、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四段进化论”

人、机器、互联网,这三个元素紧紧围绕智能这条规律的主线,在这五十年中,为我们生动展示了“人机时代——人人时代——机人时代——智人时代”这一“互联网四段论”的动态进化历程。而进化的终点,将是人、机器、互联网相互融合的“智人时代”,人类智能终将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一阶段:“人机时代”

“人机时代”对应的是传统互联网时代,是指人制造了计算机,继而发明了互联网,每个人可以通过PC完成任务或娱乐休闲活动、或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这个时代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1、互联网具有的即时性、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进一步解放了人类劳动力。它优化了信息资源配置,web1.0和2.0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门户网站和电商平台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2、在人机时代,互联网虽然解放了劳动力,但人类又依附于PC之上。由于电脑无法装进口袋随身携带,互联网的应用空间受到限制。人们无法随时随地的上网冲浪,这就使得在家中用PC上网更像一种工作、一种仪式。在这个阶段,人类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但我们十分依赖计算机这个仆人,也需要让它御马飞奔于驰道之上,向其他诸王传达修好之意。

但总的来说,在人机时代,人类的“国王智能”与计算机的“仆人智能”是相分离的,互联网与人类仍是有巨大鸿沟的。

第二阶段:“人人时代”

“人人时代”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是人机不分家,移动网络随身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互联网的端口可以随身携带,而信息又是以光速传递的,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将人与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将时空的间隔进一步拉近。

想想看,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就有4.8亿个,而QQ的活跃用户更达8.29亿。移动互联网满足了这些数以亿计的“国王”们彼此交流的社交需求,互联网真正融入生活,开始进入“人人时代”。而这一切变化,当然要归功于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

智能手机不再是“仆人智能”那么简单,它成为了人的“器官”,延伸了人类感官,人与人通过这个特殊器官紧密相连,恰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那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一切技术都是人的延伸。”在“人人时代”,机器智能成为了人类智能的左膀右臂,但它们的活动仍需要我们的大脑来下达指令。借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我们联结为不分彼此、去中心化的网络,这是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变革。

第三阶段:“机人时代”

机人时代对应的是万物互联时代。相较于前两个阶段,“机人时代”又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计算机”概念弱化,“智能体”概念兴起。如果说计算机的工作还需要人类来编写程序、下达指令,那么将来的“智能体”将有望真正代替人类完成某些工作。智能体能自发地感知世界,并且在特定领域,具有与人类同等甚至更高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比如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和算法先进的NEST恒温器,你无需告诉这些智能机器到底该怎样做,传感器和经过学习的人工智能会自动采取适当行动。

2、机器交流成为新的信息网络。相较于人机交互和人人交流,万物互联更加强调机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为人类服务。比如与手机相连的海尔冰箱,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它会在APP上提醒你该去买新鲜蔬菜了,而无人驾驶汽车在接收信息后会自动将沃尔玛设为待选目的地。

3、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和经济支柱。亚马逊总裁贝索斯发现利用书评来推荐书籍的程序非常复杂,于是大力研发了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协同过滤技术“item-to-item”,如今亚马逊三分之一的书籍销量来自于这个系统。而当万物互联实现后,所有的产品都能自动融入这样一个系统。在机人时代,智能机器将从一只被动的机械手臂,演变为一个主动的智能管家。虽然它可能不具备感情,而且只能完成特定任务,但它时刻准备着为我们带来惊喜。这个智能管家不仅继续搭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而且还会与其他管家协同工作,形成了自己的“行会网络”。这时的机器可能还不会拥有自主意志,但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无疑有了根本的提升。

第四阶段:“智人时代”

“智人时代”对应的是强人工智能时代。目前,“谷歌大脑”“百度大脑”“讯飞超脑”等计划和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凭借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依靠D-WAVE量子计算机等第六代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利用万物互联所收集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有望在本世纪内完成质的突破。而各国政府都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其战略目标直指人类的终极梦想——具有人类智能乃至人类情感的强人工智能。而当超级智能出现时,高度互联网化的社会很有可能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机器人将成为社会成员,社会结构将由人类一元统治,发展为人与机器人的二元结构。而伴随着两者的“物种冲突与融合”进程,最后人类与机器人将发展为具有共同物种意识的“智人”。这意味着机器智能彻底摆脱人类智能,不再受人类智能支配,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趋于混同。

2、随着脑逆向工程和神经传感技术发展,人类大脑和意识将接入网络,并可摆脱肉体束缚直接与其他智人(包括人类与机器人)进行交流。人类有可能会变成“三体人”那样,进行直接的思维交流。

3、互联网可能不再局限于地球的万物互联,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将逐渐被纳入网络体系。随着强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新一轮的技术爆炸,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完全智能体有望开启太空移民进程。届时,智能之种将借助网络的力量飘向宇宙的最深处。

三、人类用超强自我调节能力应对未来

“互联网四段论”是以互联网为形,以智能化为神,形神兼备的理论体系。从“人机时代”发展到“智人时代”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倾向是十分引人关注的,那就是机器变得越来越拟人化,而人类越来越计算机化、机器思维越来越明显。技术延伸了人体,又“截除”了人体。人类依赖机器和网络,视界和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但人体的自身功能和实际心理需求却慢慢异化。我们习惯了在卡拉OK或聚会时刷微博、微信,却忘记了关心一下多年没见的老朋友;我们也慢慢接受了方便快捷的O2O上门服务,却忘记了锻炼一下僵硬的老胳膊老腿儿。当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勤快的时候,人类则变得没有那么活跃、缺少些人情味儿了。或许有一天,在地球表面上活动的都将是机器人,而人类的四肢都将完全退化,直至变成普特南笔下那耸人听闻的“缸中之脑”。我们将依赖培养皿中的营养液过活,而各种感官体验和心理需求,只需电流刺激大脑便可实现,于是机器化身为人,而人异化为机器。

本书系统地梳理和描绘在中国风起云涌的智能化浪潮,从科幻、科技、产品、企业、产业、社会及投资等七个维度,层层递进地为读者全景地解读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探讨这股浪潮最终对社会和人本身的影响。

当然,这终究是一种极端的“智人时代”实现方式,人类的强大之处还在于非凡的自我调节能力。

从原始的智人发展到未来的智人,人类历史恰似黑格尔辩证法中,自在自为的花开花谢之旅。然而这种轮回与回归并非退溯原点,它更像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种创造与新生。智能之种,在人、机器、互联网三者不断的进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智能之花开满枝头,人类将进入智能爆炸的“智人时代”。

然而,智人时代的开启很可能意味着人类时代的谢幕——人类将结束对智能的垄断,正像原始智人拥有智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那样,未来智人将结束智能垄断,回归天地万物的怀抱。满树的花朵终会凋敝,但这不是智能之花零落成泥的悲歌,而是智能之种准备飞向宇宙每个角落的欢语。是涅的凤凰,是创造,是新生。通过“互联网四段进化论”,我希望能揭示规律,警醒世人,更祈盼我们能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变革的节点已经来临,你还打算无动于衷吗?抓紧时间,用智能化的理念武装自己,昂首挺胸的向“智人时代”大踏步迈进吧。

(作者:张小平,国内著名智能化新媒体“思想坦克”创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秘书长,《大数据与智能化》杂志执行总编)

猜你喜欢

机器人类智能
机器狗
机器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未来机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