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分析

2015-10-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收缩期丹红基底

魏 彤

(辽宁省抚顺市石化总医院,辽宁 抚顺 133004)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分析

魏 彤

(辽宁省抚顺市石化总医院,辽宁 抚顺 133004)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收缩期动脉最大流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59%高于对照组的80.77%,且收缩期基底动脉、左侧/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确切。

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硬化;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

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视物模糊、反复发作性眩晕等是其主要表现,患者易出现脑梗死[1]。本研究将78例行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的该病症患者,与78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156例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资料,按不同用药方案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男女比40∶38,年龄45~68岁,平均(56.50± 0.17)岁;对照组男女比41∶37,年龄46~70岁,平均(57.01±1.23)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0021,规格10 mg),1次/天,同时静脉滴注20 mL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规格20 mL)+250 mL生理盐水,2次/天;对照组:行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临床疗效判断:眩晕、恶心、走路不稳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治愈,症状明显改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为显效,症状有所减轻、但仍影响工作和生活为有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2]。统计患者收缩期动脉最大流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78]

2.2两组收缩期动脉最大流速比较:两组治疗后收缩期基底动脉、左侧/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硬化发病率较高,且易反复发作,因而不断改进治疗方案对于阻断病情进展尤为重要。椎-基底动脉硬化发病机制与机械压迫、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舒缩功能障碍等有关,所以扩张血管、增加脑部供血以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是治疗脑供血不足的重要措施[3]。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报告5例无效,明显比对照组的15例少,由此可知: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缺血不足中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阿托伐他汀是降脂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减少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进而降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观察组同时应用的丹红注射液主要功效即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多用于瘀血闭阻造成的胸痹、中风等疾病;其包含的丹参素等成分有利于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红花等成分则能够拮抗α-肾上腺素受体,进一步加强血管扩张效果,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增加脑部供血而及早缓解眩晕、头痛等症状[4-5]。同时根据本研究结果,在收缩期基底动脉、左侧/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升幅优于对照组,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脑部供血方面更加具有积极意义。考虑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多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脑组织缺氧、缺血等情况均较对照组获得更大改善相关。受环境、时间等限制,本研究结果及患者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防控情况,有待进一步验证与探讨。综上所述,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收缩期动脉最大流速,增加脑部血流量,具实际应用价值。

表2 两组收缩期动脉最大流速比较(x-±s,n=78,cm/s)

[1] 王春胜.丹红注射液临床和药理研究现状[J].天津药学,2013,25 (4):58-60.

[2] 赵伟,臧汝杰.观察药物联合臭氧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8):128-129.

[3] 李楠楠,陈志刚,张娜.慢性脑供血不足中西医再认识[J].河北中医,2013,35(2):280-282.

[4] 张国庆.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1):56-57.

[5] 李琼,陆丽萍.丹参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1-12.

R743.3

B

1671-8194(2015)36-0175-01

猜你喜欢

收缩期丹红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