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船工的抗战生涯
2015-10-30佚名
佚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4月,福建省会迁到永安,山城人口骤增,军民生活亟需周边山区各县的供给。素有“闽西粮仓”之称的宁化县,成为补给临时省会的大后方。省粮食厅发文,要求宁化月供3万吨军需品。
宁化自古富庶,盛产粮、油、茶、薯、花生、大豆、薏米、禽畜、晒烟和土纸等。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四乡有市,无日不圩”,在抗战时期,被称为“小上海”。1937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22万亩,产粮2.7622万吨,平均亩产124公斤。
“七七事变”一个月后,宁化成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宁化分会”,具体领导宁化人民的抗战后援工作。同一年,宁化县妇女会成立,组织妇女宣传队、慰劳队、救护队、晨呼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筹集支前物资。
这些物资,通过九龙溪运到永安城。
1937年9月,宁化设水陆联运管理站,将沿江船只、船工登记造册。随着航运任务加重,宁化船工不够用,国民政府又向清流、长汀、上杭、闽侯等地招募了百余名船工。在册的船工由县管理站统一调度,编为永(永安)—宁(宁化)航线20队。1940年后,直接由永安驿运区管理。
宁化驿运管理站在下沙、湛坑桥两地设了聚点仓库,用小船运粮到城关,再转运永安。1942年,作为第三战区补给接转地,宁化县成立军运代办所,航道纳入军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直到抗战胜利。此时,在册的船工达160人。船工们战斗在险况环生的航运战线上,源源不断地运送着军需物质。
宁化参与抗战航运的34名船工,有24人出自“翠江边上的船夫村”—— 横锁村。他们多师徒关系,撑船技术世代相传,专以水运谋生。
从宁化到永安的130多公里水道,统称九龙溪,滩多流急,民谣惊呼:“九龙十八滩,滩滩鬼门关。”船工们驾着大船、小船出行,往返一趟,大船13天,小船12天,每月往返两趟。
船入滩口,水道越来越窄,及进入槽内仅容一船通过。船只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中行进,不一会儿就进入龙头。一块巨石拦在江中,船必须掉转90°,绕过巨石。只见艄公篙头往石上一点,舵工船尾一摇,船急转,穿过了龙口。江水击打着船头,溅起几丈高的浪花,这几分之一秒的操作一旦失误,就有可能船毁人亡。”
久而久之,七觚龙滩外形成了码头,挑夫、船工陆续在此定居,后发展成一个名叫龙下的村子。
进入清流地界,更是险滩不断,尤以沙芜境内的大长龙滩和安砂境内的五霸龙滩最为险恶。船工们摸索出了闯滩技术:过滩前备好竹笼头和石篮—— 竹笼头如网,套在船头,既可以防触礁,又可以导航;竹编的石篮内装巨石,固定在舵杆,拖住船,用来减速。
安砂的五霸龙滩落差3米多,船随溪水冲下去,船从浪底冒出来,船老大稳稳地站在船头!就这样,船工们搏击在生死航运线上,将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临时省会,在另一个战场上支援着抗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