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照护理论在放疗期间幽闭恐怖综合症患者的应用

2015-10-30山东省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52000王建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恐惧症放射治疗恐惧

山东省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52000)王建敏

随着放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这就要求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提高放射治疗运行的效率,更快更好地进行放射治疗,但这给医务人员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1]。如果临床医师、放疗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尽可能早地发现患者的精神痛苦并找出其原因所在,再进行适当的干预,即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同时,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放射治疗时,多种因素可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最多见的因素为放疗设备的物理环境,其次为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恐怖,如曾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行放射治疗时更易出现明显的恐怖症状[2]。放射治疗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均有必要了解幽闭恐惧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并熟练掌握本症的处理办法,如此才能更好地处理幽闭恐惧症患者,克服幽闭及恐怖,充分体现患者的自身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放疗的患者共1539例患者,其中出现不同程度幽闭恐怖综合症的患者共31例,年龄35岁~87岁,平均年龄(54.38±4.39)岁,男性11例,女性20例。均为肿瘤接受放疗患者。

1.2 方法 对出现幽闭恐怖综合症的患者采取人性照护理论,使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同时,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克服幽闭及恐怖,充分体现患者的自身价值。为了帮助病人克服幽闭恐惧,护理人员应满足不同病人安全感的需要,适当给予安全暗示与保证,使病人感到危险情境的消除或减弱,逐渐加强安全感,给病人一定的心理支持与护理。放疗前给病人足够的放疗信息,并给予安全暗示与保证,使其有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当病人面临或出现幽闭恐惧情境时,护士应充分体现自身的职业特点与人性化理论,表现出权威和尊严,对病人要和蔼可亲、耐心细致、沉着稳定,一举一动都要给病人产生情绪感染力,适时地陪伴和支持,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与依赖感。设法减少或消除引起恐惧的有关因素,如对环境的不熟悉、感觉到威胁、感知出现错误、个人受到侵犯等。掌握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和技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找出引起幽闭恐怖的问题所在,教其如何解决问题,把减轻或消除恐惧的方法教给病人,使病人在教育指导过程中学会勇敢坚强地面对危险情境,注意自身在实践中增强适应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以降低恐惧的程度。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理论的优势,比如给患者摆放体位时,在满足放疗需要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的患者的感受,是患者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在放疗过程中,可以告知患者可以通过话筒与外界联系,使患者感受到不是自己人个人,使患者体会到温暖,治疗中保持通话可让患者感觉到医护人员的呵护。

治疗幽闭恐惧症的第一步就是对患者所患的恐惧症做一个详细的功能分析。尤其要注意的是,我们指导患者在面临恐惧刺激时,明确影响他们紧张感的变化因素有哪些,除了列出来的以外,还有哪些特别的恐惧诱发因素。另外,我们教给患者去识别他们的焦虑想法以及他们是如何回避这些有封闭空间的你提醒患者实施暴露练习的具体策略,诸如确保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能够知道他或她最担心的情况很少发生或根本不会发生,或者他或她可以应对恐惧刺激和伴随的焦虑。另外,暴露练习应该是频繁的、有计划的以及具有挑战性的。暴露练习想要有效果,在练习期间他们必须经历不舒服的感受,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学习经验,就是学习忍受和管理恐惧和焦虑。我们鼓励患者通过运用认知技巧来纠正对身体感受的错误评价,并且最终通过主动诱导幽闭情境中恐惧的身体感受来处理幽闭情境中对身体感觉的恐惧。例如,他们可能会故意大口喘气、穿很厚的衣服或者练习放慢呼吸来创造呼吸困难的感觉。

附表 干预前后患者幽闭恐怖程度比较表(例)

1.3 观察方法 对31例患者进行1周的人性照护干预。本研究的评价标准是《正道堂恐惧症自评量表》,是以国际通行的《恐惧症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为蓝本,根据国内情况改编而成,该系统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评分量表共10分,评分越高,恐惧越严重,其中小于等于3分以下为无恐惧症,4~6分为轻度恐惧症,7~9分为中度恐惧,10分为重度恐惧。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恐怖评分变化及恐怖程度变化。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统计版本是SPSS20.0,评分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干预前后比恐惧程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表示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31 例患者的恐惧评分为(8.94±1.03)分,干预后显著下降,评分为(4.72±0.63)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t=2.821,P <0.05);干预后患者的恐惧程度显著下降,各种程度均显著下降,具体见附表。

3 讨论

放疗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必须在一个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接受治疗,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其中幽闭恐惧综合症是常见心理障碍[3]。轻微的幽闭恐惧症表现为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焦虑,严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更为严重者则表现为焦急、幽闭恐惧症和恐慌。幽闭恐惧症的特征为处于封闭空间内的显著性、持续性和渐进性恐惧。具有幽闭恐惧倾向的患者,当处身于类似放射治疗扫描孔的封闭空间内时,即可产生幽闭恐惧综合症。

幽闭恐惧症造成的不良后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重患者的痛苦;②放射治疗效果下降;③终止放射治疗;④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于因幽闭恐惧症而不能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相关因素。首先是客观因素,放疗设备的物理环境当患者处于放疗内部狭小的空间中时,容易使一些较敏感的人或有焦虑恐惧心理的人产生一系列紧张症状,如忧伤、紧张、烦闷、幽闭恐惧、焦虑、害怕,甚至惊恐发作等[4]。此外,放射治疗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同样可造成患者的不适及紧张症状,包括治疗过程耗时长,噪声、温度和湿度,以及因活动受限造成的不适,更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感觉丧失。

对于放射治疗引起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来说,有时仅仅是因为患者对接受这种重要的医学治疗的未知结果而产生的恐惧感,害怕身体患有某种疾病或其他不良情况。事实上,任何一种诊断成像都可能引起患者的焦虑[5]。治疗前就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行放射治疗时更易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且患有抑郁症和精神分裂与抑郁躁狂混合性精神失常的患者在放射治疗环境中发生不良心理反应的概率更高。因此,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有必要在放射治疗前重视这些患者,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美国,每年有几千名患者参与精神系统临床研究,正常情况下,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可以耐受放射治疗环境[6]。然而,患者对于疾病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有可能难以完成放射治疗。因此,对于这些有心理负担的患者,放射治疗工作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使其更好地接受放射治疗。为了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或)幽闭恐惧症状,笔者采取了人性化护理的措施。

如果已经采用了上述预防及克服幽闭恐惧症的办法,患者仍然感到焦虑或紧张,护理人员可在治疗时与患者保持通话,使患者感觉自己同护理人员及家人相距很近,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或紧张情绪的摆位方法就是让患者的视野更加开阔,不要局限于某一狭小空间,缓解其焦虑或恐惧的症状[7]。放射治疗设备环境的改善同样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如明亮的灯光能使大多数患者减轻焦虑症状,因此在放射治疗仪的两端及内部安装明亮的光源能增加空间感。在放射治疗系统安装风扇增加空气流动,也能帮助患者缓解被禁锢的感觉[8]。此外,在放射治疗内放置蘸有柠檬或香草精油的棉垫子散发香气,可通过芬芳的气味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通过使用与放射治疗系统兼容的耳机播放音乐或进行医患之间的语音交流,或通过监视器或特殊的眼镜提供视频影像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也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对于已证实的行放射治疗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高危患者,应在治疗前由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行为治疗。文献报道利用放松技术、系统脱敏、医学催眠等手段,均可使许多拒绝或不能耐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顺利地接受放射治疗[9]。大多数情况下,通常需要服用镇静药物缓解严重幽闭恐惧症或焦虑患者的症状,短效镇静药物包括劳拉西泮(氯羟安定)、安定、阿普唑仑或咪哒唑仑,这可能是缓解高度焦虑患者紧张情绪的唯一方法。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应用镇静药物,不能一概而论地用于所有严重焦虑的患者。很明显,如果使用镇静药物就需要进行特殊准备并预先考虑到患者服药后达到最佳效果的时间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10]。另外,必须由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镇静患者进行多项生理指标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通过本研究发现,干预前31例患者的恐惧评分为(8.94±1.03)分,干预后显著下降,评分为(4.72±0.63)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t=2.821,P <0.05);干预后患者的恐惧程度显著下降,各种程度均显著下降。由此可见,人性照护理论在放疗期间幽闭恐怖综合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内心世界,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恐惧症放射治疗恐惧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错失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我有开学恐惧症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