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比较研究
2015-10-29杨洋翟田雨王刚
杨洋++翟田雨++王刚
摘要:本文在构建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义守大学为例,对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大陆地区大学生学习绩效状况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环境互动 、学习产出方面与台湾地区大学生均存在着一定差距。进而基于此,提出了提升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绩效;评价;比较;两岸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4年绩效理论被引入国内以来,绩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学习绩效评价逐渐发展成为科学反映学习状况的有效手段。早期的学习绩效评价往往局限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不仅关注了学习产出结果,还增加了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素质、行为、态度、合作、交流、沟通等状况的探讨。学习绩效评价已由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转变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取得了良好进展。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对于学习绩效的内涵理解各异,使得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标准不一,可比性较差,亟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近年来,随着两岸高校之间大学生学习交流机会的不断增多,各类校际交流平台与联合培养模式也在逐步搭建与完善。但由于文化和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状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在综合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界定大学生学习绩效的概念,系统构建一套兼顾学习过程与结果、较具推广应用价值的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分别对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进行定量评价,并比较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对于提升大陆大学生学习绩效、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对大学生学习绩效进行概念界定,需着重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二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因素。与中等及以下教育相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更需要保持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更需要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更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第三,学习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更注重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的紧密结合。关于影响学习绩效的因素,总体而言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其中,外因主要包括环境条件和他人的激励等,内因则主要指自身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1]
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学习绩效的概念界定为:大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里,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素质、在学习结果中获得学习产出的综合性有效输出。
(二)样本选择
本文旨在定量评价与比较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在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分别选取位于青岛市的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和高雄市的义守大学(I-Shou University,ISU)作为样本选择区。据2014年西班牙网络计量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两所大学排名相仿,更重要的是,两所大学已在大学生校际交流项目中合作多年。这为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定量评价比较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研究样本和具有可行性的便利条件。
由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尚未完成年度考核,故本文调查研究对象主要为两所大学中随机抽样选取的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考虑到中国海洋大学在校大学生约为16000人,台湾义守大学在校大学生约为12000人,因此对两校发放的问卷分别为200份和1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达到99.00%和88.67%(见表1)。此外,除了发放“自评”问卷之外,分别获取两所大学在职教师有效问卷各50份,作为“他评”结果,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情况提供辅助资料。
(三)研究方法
首先,结合本文界定的大学生学习绩效概念,综合考虑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影响学习绩效的内因与外因,笔者从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五个维度分别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环境互动和学习产出(见表2)。
其次,基于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设计调查量表。其中,“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环境互动”四个维度的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从“很不符合”、“较不符合”、“一般符合”、“较符合”到“很符合”,依次记为1-5分;“学习产出”这一维度的指标采用计项加分的方法,将大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及各种活动成果折合的分数进行累加(见表3)。
再次,采用专家打分法,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熟悉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12位高校教师(两所学校中各6位)作为专家打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进而求取平均值,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2)。
最后,将在两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指标作用分与专家打分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两所高校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全部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分析,对问卷中每个题目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该问卷所有项目所测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68,证明问卷信度较好。
表2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1
三、研究结果
(一)学习能力
该维度下基于“A1知识获取能力”、“A2知识加工能力”、“A3知识应用能力”和“A4自主创新能力”4个二级指标设置的7个陈述分别为:“善于使用网络媒介来获取信息”、“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在课堂上善于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善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与有效利用”、“能够有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能够有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善于开拓新思路并创建新方法”。评价结果表明:第一,总体而言,两岸大学生的“A2知识加工能力”得分最高(陆3.42,台3.83),“A4自主创新能力”得分最低(陆3.14,台3.53)。第二,两岸大学生在“A1知识获取能力”(陆3.40,台3.80)、“A2知识加工能力”(陆3.42,台3.83)、“A3知识应用能力”(陆3.33,台3.71)和“A4自主创新能力”(陆3.14,台3.53)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统计差异显著,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A2知识加工能力”和“A4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差异尤为显著,均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台湾义守大学的大学生更善于利于各类资源、各种工具获取信息,例如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源等。在“善于使用网络媒介来获取信息”(如BBS、QQ、网络学堂等)这项调查中,台湾义守大学学生中认为“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有90.23%,而中国海洋大学仅有61.62%。
(二)学习态度
该维度下基于“B1学习积极程度”和“B2学习刻苦程度”2个二级指标设置的4个陈述分别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发表观点”、“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学习活动”、“面对学习难题会迎难而上,耐受力强”、“学习勤奋,认真刻苦”。结果表明:第一,两岸大学生在“B1学习积极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台湾义守大学的大学生“B1学习积极程度”(3.50)高于中国海洋大学(3.14)。第二,在“B2学习刻苦程度”上,两岸大学生的“自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对两校在职教师进行调查得知,中国海洋大学教师对所在学校大学生“B2学习刻苦程度”的认可度更高(陆3.43,台2.60)。究其原因,台湾由于少子化问题,高校教育资源供过于求的态势较为明显,学生考上大学相对轻松;而中国海洋大学所在的山东地区,高考生源规模长期处于中国大陆各省高考人数的前5位,该校大学生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获得入学资格,学习刻苦程度可见一斑。
(三)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实践和表现。该维度下基于“C1自我监控行为”、“C2自我协调行为”和“C3自我反思行为”3个二级指标设置的7个陈述分别为:“能够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能够定期对学习进展进行总结”、“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习方法”、“专心致志学习时内心充满愉悦”、“善于规避不良情绪,调整学习状态”、“经常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优化”、“善于总结适合自身的有效学习方法和经验”。结果显示:第一,两岸大学生的“C1自我监控行为”得分(两校平均分3.53)均高于“C2自我协调行为”(两校平均分3.44)和“C3自我反思行为”(两校平均分3.45)。第二,两岸大学生的“C学习行为”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P<0.01),台湾义守大学学生的自我认可度相对较高。具体得分情况如下:C1自我监控行为(陆3.42,台3.68),C2自我协调行为(陆3.35,台3.58),C3自我反思行为(陆3.35,台3.59)。
(四)学习环境互动
学习环境互动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改善、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以及与人合作精神的增强。该维度下基于“D1人际关系改善”、“D2有效沟通协调”和“D3团队合作精神”3个二级指标设置的6个陈述分别为:“学习过程中能够与人互帮互助”、“学习过程中与人相处日渐融洽”、“善于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观点”、“善于与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善于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学习过程中非常愿意与人合作”。结果表明:第一,两岸大学生的“D2有效沟通协调”得分(两校平均分3.83)低于“D3团队合作精神”(两校平均分4.02)和“D1人际关系改善”(两校平均分4.08)。第二,除“D1人际关系改善”方面以外,两岸大学生的“D2有效沟通协调”和“D3团队合作精神”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国海洋大学在读大学生的自我认可度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陆3.19,台3.75)和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陆3.74,台3.96)相对不足,且两校教师对学生与自己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的结果差异更为显著(陆1.95,台3.00);团队合作精神相对较弱(陆3.93,台4.15)。例如,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愿意与人合作”的选项中,台湾义守大学学生中认为“很符合”和“较符合”的有84.21%,中国海洋大学仅有73.74%。
(五)学习产出
该维度下基于“E1学习类奖学金”、“E2其他类奖学金”和“E3其他学习产出”3个二级指标设置的5个陈述分别为:“最近一年获得学习奖学金的最高级别”、“最近一年获得学习奖学金的类别”、“最近一年组织或参加的学习活动”、“上一学年学习成绩在班级的排名情况”、“最近一年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从“E学习产出”总体得分情况来看,中国海洋大学学习产出偏低,且统计差异显著(陆2.43,台4.26,P<0.001)。第二,两岸大学生校内学习产出与校外学习产出差异明显。中国海洋大学在读大学生的校内奖学金等产出明显高于台湾义守大学,但在社会实践等校外产出方面结果则相反,在校内学习奖学金获得比例(陆34.8%,台21.8%)与校外实习机会获得比例(陆49.5%,台82.7%)差异明显。
(六)学习绩效
综合五个维度得到的学习绩效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两岸大学生的学习绩效总体上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90%以上的大学生学习绩效分布于40-80分之间,仅有不到5%的大学生学习绩效高于80分(见图1)。第二,中国海洋大学在读大学生学习绩效总体上略低于台湾义守大学,但个体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台湾义守大学在读大学生学习绩效的离散程度较大。其中,台湾义守大学学习绩效平均分比中国海洋大学高出6.62(台65.51,陆58.89),标准差比中国海洋大学高出1.67(台10.39,陆8.72)。第三,台湾义守大学在读大学生学习绩效主要集中分布在60-80分,所占比例超过了70%;而中国海洋大学在读大学生学习绩效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40-60分和60-80分这两个区段,6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比台湾义守大学低出30.4%(陆48.5%,台78.9%)。第四,中国海洋大学五个维度得分平均水平均低于台湾义守大学,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在五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在“E学习产出”和“A学习能力”维度上的平均水平差距最大,在“B学习态度”和“E学习产出”维度上的标准差差距最大(见表4)。
图1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综合评价分级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相似性
从学习绩效相似性来看,“A学习能力”和“D学习环境互动”在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中均具有较高贡献。究其原因:第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陈旧周期越来越短,提高学习能力将是全国各地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学习任务多样化以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适应,使得大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第二,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与环境的交流与互动会更加积极、顺畅。学生能够通过与学习环境的良好互动不断获取、不断反馈,从而促进学习绩效的不断提高。
(二)两岸大学生学习绩效差异性
在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侧重程度方面,中国海洋大学的大学生比较偏重于校内学习产出的获得,而台湾义守大学的大学生则比较注重整个学习过程。前面已有提到,大学生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大陆地区过分重视校内学习产出,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第一,社会对校内学习产出的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产出与就业直接挂钩,奖学金、学生活动经历成为招聘单位极为看重的方面。第二,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教育体制不健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学习成绩,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思维的培养关注不够。第三,学生学习动机与目的不端正。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陆地区的大学生越来越将学习与成绩、奖金、就业机会等结合在一起,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无法真正地享受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特点方面,台湾义守大学的学生表现出灵活、创新、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喜欢合作的特点;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表现出遵守规则、认真刻苦、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与台湾义守大学相比,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自我约束力差,学习缺乏兴趣,创造力低。学习停留在表面,缺少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动性。第二,创新能力不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2]大学生若过分强调书本知识,而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导致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足。第三,缺乏合作意识。从个人方面来看,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人际交往问题严重。[3]从环境方面来看,应试教育易使得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有消极影响。此外,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也是原因之一,教学活动应更加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强化,纠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
(三)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建议
第一,要重点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养成。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第二,要加大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注力度。由于大陆地区学习竞争激烈,学习压力较大,许多大学生由于心理负担过重等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被迫学习的现象屡见不鲜。学习认真刻苦,但是缺乏必要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习很难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应帮助大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审视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的成就型学习动机,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比赛活动,让学生尽可能拥有更多的成就体验,积累自信,强化学生动机。
第三,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陆地区大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相对较为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可通过改变师生交往的观念、提升教师个人魅力、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形成科学合理教师评价机制、培育大学精神、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等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4]
第四,要注意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动机和合作意识的缺乏制约着合作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不能限于提高合作能力本身,应具有更开阔的视野。要进一步树立比合作更高层次的“竞合”理念[5],培养整体意识,争取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化,可开展更加丰富的合作形式,而不能让合作仅仅局限于小组讨论。
参考文献:
[1]郑媖.高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3]王英杰.浅论当代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李院莉,武莉娜.构建大学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152-154.
[5]王春玺.大学生和谐精神及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5(7):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