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批市场网络基本覆盖全国
2015-10-29王一凡
王一凡
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保持着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已形成基本覆盖全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构建起贯穿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行业整体规模逐步扩大、流通模式日趋多元化,行业运营管理水平及现代化技术应用程度大幅提升、市场内硬件设施配备逐步完善。行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及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过30年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由最初的以零带批到现在以批发为主,已成为中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地位显著提升。同时,农批市场的规模也稳步发展。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00余家,2012年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约2027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此外,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集中度加强、促进行业功能提升都是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点。”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表示。
地位显著提升
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对农产品流通领域作出指示,在优越的政策环境下,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公益性的定位已得到认可。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鲜活农产品市场“公益性”概念。2014年3月,商务部联合13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职能作用,实施动态监管,确保公益性市场效应得到持续发挥,对不能实际发挥公益性功能的市场要强制退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进入了一个备受重视的全新阶段。
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要制定全国公益性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统筹公益性市场建设,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政策的逐渐明晰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地位提升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日趋良好。
规模稳步发展
来自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数据显示,30年来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多到少,最后基本稳定的过程。近10年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至今已有4400多家。相对于行业整体稳定发展,单体市场交易规模发展迅猛,正循着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前进。2013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均成交额已达8.36亿元。仅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2013年交易额就达到500亿元。目前,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超过1700个。
同时,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整体升级改造进度加快,覆盖率大幅提升。在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率达66.7%,信息中心建设率达53.3%,此外,已有26.7%的市场建有电子结算中心。
市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30年发展,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业态多样、品种齐全,产地、销地、集散地市场并举的市场网络体系。综合市场、果蔬市场、水产品市场、肉禽蛋市场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
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点分布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并行发展且地区之间交易频繁的局面。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2013年公布的百强市场中,名列前5的省市分别为:广东13家、北京12家、江苏9家、山东8家、辽宁7家,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0.3%,素有“中国农产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称的河南以拥有6家百强市场的实力位居第六。西部地区占比26.1%,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与经济发展高地的四川省有4家市场进入百强。
集中度增强 功能完善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和消费区域进一步集中,农产品大规模、跨区域流通逐步成为常态,带动行业内发展出一批具备较强集散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调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再加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集团化发展迅速,多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归于同一集团旗下,未来将促使行业集中,也会带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进一步集中,促进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农产品流通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同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和食品安全把关等功能,促进了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形成,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保障城市供应稳定和品种丰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