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

2015-10-29叶楠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编舞民间舞民间舞蹈

叶楠楠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谈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

叶楠楠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就民间舞蹈起源来看,人们认为来源于原始舞蹈,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以后,原来的原始舞蹈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舞蹈转向专门为奴隶主表演和展现的,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舞蹈转向专门为奴隶们而表现的,专注于祭祀和承担其它的社会功能,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当人类社会进人封建社会后,为了民族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吸取本民族和外族民间舞蹈的优秀之处,在促进宫廷舞蹈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发展趋势

就民间舞蹈的产生来看,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来自于民间的舞蹈,是诸多舞蹈形式的来源。从形成要素来看,它的创造主体是劳动人民,它的创造空间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它的创造特点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从社会意义来看,民间舞蹈是一定社会状况的反映,随着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而注入新的成分,是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情感表达。

可以说,民间舞蹈来自于广大的民众,并通过他们来传承、传递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纵贯古今、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活化石伴随着空间的概念和时间的变化,民间舞蹈应以与时俱进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民间舞蹈的空间性来看,它是指民间舞蹈横向发展层面,包含了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呈现方式,也可称之为共时文化层面。从民间舞蹈的共时文化层面来分析民间舞蹈的结构,则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结构。一个是叫做表层结构,另一个是叫做深层结构。其中,表层结构是民间舞蹈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深层结构是指民间舞蹈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我国漫长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发展过程,以及至今仍然拥有广大的农业人口,这是中国民间舞蹈得以保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也起着明显的变化。在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工业城市,民间舞蹈的活动逐渐减少,但在一般村镇,尤其是边远村镇,民间舞蹈依然盛行。

在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一些民间舞蹈逐渐成为新的形式。例如:蒙古族源于萨满跳神的“安代”,已成为群众自娱性舞蹈;土家族“跳丧”,已演变为新型集体舞蹈“巴山舞”;云南德宏傣族地区的“新嘎光”,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许多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得到恢复和抢救。有些民间舞蹈虽然因民族的融合或受另一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消亡,但它的精华却在新的民族或另一种民间舞蹈中保存下来。

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升华,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些民间舞蹈素材,经加工后既可以编写成民间舞教材进行教学,或创作新的舞台节目;民间舞蹈又经常被戏曲、杂技等其他艺术形式所吸收,扩展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

在舞蹈艺术中,民间舞蹈、民间舞节目、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是继承与发展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步骤。无论是民间舞的节目创作,教材整理与教学研究,还是民间舞蹈的搜集与研究工作,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民问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并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应有的升华。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时间和空间共存的艺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推进,我国民间舞蹈应把目光投向时代,投向四周,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传统的原生态与现代舞蹈艺术的结合。学术界认为,由普通民众负载,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承传的民间舞才称为原生态民间舞蹈。“原生态”民间舞蹈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民间舞蹈的根,是民间舞蹈发展的源泉。因此,民间舞蹈的发展,要在注重“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艺术的优势,从而实现在“变异态”和“再生态”中去求发展。注重传统的原生态与现代舞蹈艺术的结合就是要对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进行加工和技艺上的提高,使之更有诗意、技艺性和音乐感,同时也更有舞蹈性,而不是照搬、机械复制或简单模仿。同时,要能够深刻揭示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内涵,并使其形式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技艺上得到提高。

2.创造以民间舞蹈为基础的新型舞蹈。民间舞蹈依托于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因此,我们在发展民间舞蹈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专注于研究舞蹈,还要以对民间舞蹈的传统为基础,研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这样才能弄清楚某一舞蹈的产生过程、其中的思想感情、影响其形式和风格的生活生产方式等,然后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舞台上创造出新型的但有原生态民间舞的形象、感情和风格的、新的民间舞。

3.依托现代编舞理念创作民间舞蹈。现代编舞理念指的是编者打破原有创作思维,即惯用的对称统一的编舞模式,在作品的构图、结构、表现风格、传达意识及队形上进行重新解构与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人们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重新解构与组合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过现代编舞理念的重新创作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间舞蹈具有“新民舞”的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间舞蹈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

J722

A

1005-5312(2015)29-0093-01

猜你喜欢

编舞民间舞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谈舞蹈的编舞动作设计
中老年舞蹈编舞选材刍议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2017北京舞蹈双周 2017.7.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