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吗?
2015-10-29□张洁
□ 张 洁
南海争端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吗?
□ 张 洁
谈到2015年的中国外交,有两件具有长期性影响力的事情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3月份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标志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二是以因为岛礁建设而升温的南海问题为核心的海上维权态势继续加强。这两件事情标志着中国试图沿着经济和安全两个轨道齐头推进周边战略。
虽然南海争端集中表现为中美的直接交锋,但是,实际上很多周边国家也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提出质疑,错误地认为中国“国强必霸”,正在通过岛礁建设、利用军事实力将自身对南海的主权主张强加
给周边国家。那么,这种看法会不会增加不仅是南海相关争议国,而且是其他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和抵触,进而漠视或不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呢?南海问题的博弈。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正在发生改变,深度介入南海问题的倾向明显加强。例如,从2015年初以来,美国就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不断通过直接的外交喊话、军事视察、地区多边论坛发言等方式对中国的岛礁建设指手画脚。同时,美国还鼓动日本加入到南海地区的巡逻当中。而G7也公开发表声明,批评南中国海的岛礁建设,并呼吁各方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出现的新变化由多种因素造成。中国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以及维护国家权益的意志加强,引发了美日同盟以及周边国家的焦虑与怀疑。因此,2010年前后,美国宣布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以南海问题为“抓手”,意欲维护它在亚太的主导地位。对于中国提出是否会削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与安全互信,进而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呢?
美国深度介入南海问题,秩序之争是中美博弈的核心
让我们首先从南海问题说起,南中国海是中国海上维权的“主战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一带一路”倡议优先发展的区域。谈到南海问题,要区分“不变”与“改变”两种态势。“不变”的是争端的核心议题,即南沙岛礁主权归属及其附属海域的划界和资源的分配。“改变”的是,一方面,南海问题每年的摩擦点都有所差异,例如,2012年主要是中菲之间的黄岩岛对峙,2014年主要是中越之间的“981”钻井平台之争,2015年则表现为中美关于南海岛礁建设的南海断续线主张的否定,以及担忧中国在完成岛礁建设后宣布建立南海防空识别区,或是以人工岛礁为基础,提出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的要求,都是美国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的表现。应该说,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并非意在岛礁建多大,而是双方对本地区规则与秩序制定权的争夺,即这个地区谁说了算,按谁制定的规则行事。
双轨思路,南海局势的破解之道
毋庸置疑,美国是南海问题升温的“幕后推手”。另一方面,如果对比东盟对“981”钻井平台事件、南海岛礁建设的整体性声明就不难发现,东盟国家在整体上加大了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并且试图通过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以法律的形式约束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而在双边层面上,菲律宾日益依靠美国的军事支持,越南试图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这些都说明,南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东盟的政治与安全信任度,妨碍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落实。尤其是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摩擦越多的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与基础设施合作就越少,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欢迎度就越低。
以中菲关系为例,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是2009年205.3亿美元,2010年277.5亿美元,2011年322.5亿美元,2012年363.8亿美元、2013年380.5亿美元,2014年444.4亿。不难看出,虽然每年的贸易量仍然呈整体上升趋势,但是在2010-2013年之间,增幅出现明显的下滑,而这一时期正是中菲因为南海问题双边关系不断恶化的阶段。在投资方面,中国对菲投资流量分别是2009年0.402亿美元,2010年2.44亿美元,2011年2.67亿美元,2012年0.75亿美元,2013年0.54亿美元,很显然,明显的下滑也是从2012年开始,这与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尤其是黄岩岛对峙事件直接相关。
那么,中国如何应对南海问题?是以中美博弈为主还是以双轨思路为主?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中,是通过推动“一带一路”继续加强经济合作为主,还是以维护南海岛礁主权,必要时以武力改变岛礁占有现状为主?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南海问题的焦点是中美博弈,但是岛礁的主权归属及其附属权益是南海问题的核心,中国要维持稳定的周边环境,在根本上离不开东盟的合作。因此,由东亚的现实环境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中国应该坚持在2013年倡导的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从目前来看,有关主权争议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彻底解决,而通过对话协商维护地区稳定,则是中国与东盟双方主要努力的方向。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继续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通过推动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国家实现在经济、政治与安全的互利共赢。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化解南海争端
有些观点认为,既然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挑衅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就应该通过贸易制裁、停止投资等经济手段对其加以惩戒。但是,这样的手段真的有效果吗?有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吗?
事实上,加强经贸合作仍然是化解南海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足以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发挥决定性作用。与美、日甚至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仍然有限。仅以中日比较为例,在贸易方面,虽然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是日本的2倍多,但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较日本而言亟待国内产业升级和贸易结构优化;从投资方面来讲,虽然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流量增速快,但存量有限,目前,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存量是中国的近4倍。在援助方面,日本政府发展援助高度机制化,是贸易和投资的补充,且注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社会建设等民生项目,而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总量少、国别分布单一,尚未形成很大影响力。上述判断的政策含义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中国应该发挥经济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
第二,东亚国家对解决领土领海纠纷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搁置争议、双边谈判与协商、多边协商以及国际仲裁。近年来,新加坡与印尼、印尼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与文莱,都在解决各自双边的领土领海纠纷方面取得进展,这为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同时,也对中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处理南海问题形成一定的压力,中国至少应该就《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路线图与时间表及早制定预案,并且为应对菲律宾向国际法庭起诉南海仲裁案的后续影响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亚太地区现有的安全议程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合作因素、管控危机。可以看到,中美在因南海问题激烈争吵的同时,并没有放缓加强危机管控与对话的步伐,在2014年底中美签署了《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2015年7月底,中国—东盟在有关《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期间,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尽早就设立“中国—东盟海上搜救热线平台”和“中国—东盟应对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达成一致,同时,探讨制定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这些都将对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产生直接和积极作用。
因此,中国应该明确周边战略的目标排序,即区域合作优先于南海问题的彻底解决,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为周边外交的重心,通过经贸合作为中国提供和平的发展环境以及解决领土的政治与安全互信。针对南海问题,在短期内应该着眼于岛礁建设主体完工后岛礁的民事利用与国际开放,从中长期来看,应该通过磋商南海行为准则、明确南海断续线性质以及应对南海国际仲裁案等,构建有利于中国的地区安全规则秩序。最终,通过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及以南海问题为核心的安全秩序构建,构建有利于中国的周边秩序。□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