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老家

2015-10-29严显勇

剑南文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油亮老房子老家

■严显勇

老家是老妈和老爸。

老妈,明显的老了。看着妈妈满头的白发,看着妈妈那驼得让人辛酸的背。我时时会想起母亲年轻时在生产队劳动的情景。那时,妈妈是一家人的主要劳动力,她,人高,身体强壮,说话很利索,走路很快,一头齐肩的长发。什么重活、粗活都难不了妈妈。在我们幼小的心中,妈妈就是家。

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父亲就开始做起了小生意,一直到现在。那时,“严xx,卖白蜡”被编成了童谣。在放学路队中广泛传播,有时是同路队里的孩子,一人领呼,众人齐呼。那是我和弟弟最难过的日子,以为父亲犯了什么大罪。老爸的生意,从挑货郎,到小卖部。老爸老了,现在小镇上有个店面,一生的买卖都在这里。

老家是一生的牵挂。

土坯墙,青瓦房,袅袅炊烟,放牛郎。这一幕已成历史的画卷,早已远去。那时,我们还很小。一年中最期盼两件事。一是家里来客人。因为家里有客人来,大人就会煮好吃的,有时还会煮肉,至少也会打几个鸡蛋什么的。这是件很美、很令人向往的事。为此,我和弟弟听说家里要来客人了,总会在老家背后的山梁上守候,从石包梁到红包梁,一路飞奔,争先恐后去迎接。二是盼过年,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妈妈的针线活做的很好,过年一大家人都会有一双新纳的布鞋。穿上新衣新鞋,都必须在父亲的带领下,把老屋后的房檐沟除了才能到大院子去玩,年年如此。

上中学了,妈妈经常会用村里一个五保户的话来鞭策我们。“你家的儿子多又怎样,就象普朝寺的老鸦(娃)样”。妈妈每每说起这句话,总是无比激动和气愤,象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初中是在乡里读的,每天都要回家。记忆最深的是,那时,中午在学校蒸饭吃,每天都要有意识地留点,下午早早回到家里,大人还在庄稼地里干活,自己一个人烧锅炒饭,用一点点清油,把从学校带回的硬米子干饭,炒得一粒一粒的,油亮油亮。很快,整过小山坳伴着缈缈炊烟,香气四溢。这是读书人的待遇。多少年过去了,想起都还蛮有滋味,这或许就是老家的味道。

在那个青葱的岁月,第一次离开老家,到涪江岸边求学。学校每月要放一次假回家。回家总要做的活路是洒扫庭除和换洗衣服。当新的一天开始,走在上学的路上,浑身都有太阳的味道!

那些岁月走了,老房子也不在了,但老房子的那份情怀永远在。

老家是一世的乡愁。

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是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是一个矮矮的坟头。

生存、生活的驱使,组建家庭,结婚生子。拼命工作,追求事业。忙,经常挂在口上。累,时时应在心上。曾几何时,老家淡了、远了。老家模糊了、也荒芜了。

时间是最好的教材。它把人性的句段篇演化得別样的生动深刻。在澄静的时刻,常常念想“看得到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

今年,老家的桃花开得特别艳丽,院子里的梨结得很多。海棠印在粉墙上,分外漂亮。亲手植下的斑竹,正节节上长。老妈喂养了八年的一群老鸭在房前的池塘中呱呱欢叫。

常常想回家。院子里,在洒满阳光的下午,小睡一觉,是件特美的事!

猜你喜欢

油亮老房子老家
夜的清汤
一间老房子
退路
可爱的胖胖
在老家过年
老房子
老家
词语聚焦
老房子饿了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