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浅析

2015-10-28韩涛董国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视点线条建筑物

韩涛董国标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浅析

韩涛董国标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本文分别从建筑摄影的发展脉络和视觉语言的特点入手,对摄影视觉语言及其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建筑摄影;视觉语言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迅猛,大量新型建筑拔地而起,建筑摄影得以广泛应用,但建筑摄影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建筑物表面简单的呈现上了,旨在更能体现建筑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建筑摄影视觉语言的形成和选择的摄影工具及构图的形式密不可分,从而就会形成不同的视觉语言的内涵,造就不同风格的建筑摄影作品。本文对建筑摄影视觉语言应用的剖析,意图在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建筑摄影视觉语言的应用形式和审美心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传达建筑物信息。

一、建筑摄影的发展回顾

摄影术发明初期,建筑摄影即开始展现,可以说建筑摄影一直伴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20世纪初建筑摄影作品开始不断涌现,建筑摄影开始被划分为一个摄影艺术门类,20世纪中期,全球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促进大量新型建筑诞生,建筑摄影开始成熟发展,21世纪的社会已经打破传统思路,围绕不同视觉语言的表达,开始创造更新潮的建筑摄影技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筑摄影有了全新的面貌。

二、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应用的必要性

视觉语言赋予建筑摄影不同的艺术性。对大部分人来说,建筑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单一的欣赏性建筑,任何单体建筑总是建筑大环境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体建筑的欣赏性永远不可缺少周围环境的衬托。但是,这往往是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考虑不周的地方,拍出来只是一个生硬的建筑物体,无法体现其设计者要表现的寓意。国家大剧院,一个半个鸟蛋形状的建筑物,虽然与鸟巢有设计理念上的天作之合之意,但最成功的一笔在于这个半个鸟蛋坐落在四面环水的环境里,与水面交相呼应,呈现出完整的的一个鸟蛋。建筑摄影运用视觉语言的技巧进行创作时,必须仔细观察、精心构图、选择最合适的光线、影调,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最后才能在一张不大的照片上,最典型、最突出地表现出国家大剧院所特有的形象和美丽的瞬间,成功拍摄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摄影作品.建筑摄影作品视觉语言运用的是否恰当,取决于摄影创作者对摄影作品视角、构图、器材的选取和对光、色彩等技巧的运用。

不论建筑摄影如何发展,建筑摄影通过对视觉语言的应用要表达的建筑理念无非只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传统观念上用来纪念建筑物的生成而附有的记录功能,第二种就是为了体现建筑的艺术性而形成的艺术表现功能,建筑摄影的纪录功能与艺术功能是运用不同的视觉语言来联系和区别,不同视觉语言的运用展现了不同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内涵。

三、建筑摄影中视觉语言的应用

(一)构图的视觉语言应用

构图是建筑摄影作品视觉语言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对建筑摄影作品进行合理的结构布局才是重中之重。建筑摄影的构图形式可以分为下面三类。

第一,通过摄影的布局来突出主题,把所要表现的建筑主体放在视觉中心上凸显主体,或者放在几何中心传递平静、和平的思想。

第二,通过加大主体所占面积达到强化主题的目的,使所要表现的建筑主体在画面上的占有面积明显大于其他物体,从占比面积上吸引观众的视线。

第三,通过框架的构建来强化主题,利用窗或门洞起到框架的作用,固定视线范围,从而实现强化主题的目的。

除了对在主题的选择上加以调整,线条和形状对构图的建筑摄影视觉艺术的展现举足轻重,线条和形状都是建筑摄影构图的要素。人类思维活动的导向依靠于摄影作品视觉语言的表现,线条是建筑物实体形态发生变化和转折的边界点,也是各种光线和色彩转变的交界处,线条的应用能有效地表现建筑物设计的理念与功能。建筑摄影中的建筑物大多为了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其结构都为垂直线条。这样的一种形式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中普通的建筑物在线条结构上都大同小异,这是摄影作品视觉语言表达的一种。当然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典型性、纪念性建筑线条构造变化丰富多样,而这些线条不同方式的组合,能形成不同的视觉感观效果。形状的表达也无非是线条的各种组合形式,例如简单的三角形、矩形以及复杂的多边形,其中几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寻找有三角形形状的摄影角度,摄影艺术能完美地阐述建筑物稳定性。

(二)视角的视觉语言应用

一个建筑摄影作品创作的第一步就是视点的选取。建筑摄影并不是一种即时性的摄影作品,它是具有一定的拍摄目的及作用,需要摄影师做各种拍摄前准备工作,作为重点的就是视点的选取工作。建筑物的视点选择会关系着建筑物的走向、群体比例和阳光照射效果等在照片上的效果。因此,拍摄之前一定要仔细分析建筑的构造特点,寻找合适的拍摄点,尽可能把建筑主体突显,选择合适的空间背景画面,多余的背景应该避免。关于拍摄视点的选择要考虑的有很多方面,例如,拍摄高度的判断,拍摄距离的判断,方向的判断。

主题确定后,拍摄点的位置就成为影响画面构图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拍摄的方向、高度和距离。拍摄方向是指拍摄点相对被摄建筑的方位,对表现画面中建筑的空间感十分重要。改变拍摄方向不但会使画面中建筑的透视形象发生显著变化,还会使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在画面上发生变化。在建筑正面方向拍摄,画面会产生透视原理中的一点透视效果,适合表现一些对称性的建筑物,但建筑会因缺少侧立面而立体感较差。侧向拍摄,特别是在建筑的前侧向拍摄是建筑摄影中最常用的拍摄方位,也是最受喜爱的一种拍摄方位,有助于表现建筑的立体感。拍摄高度是指相机相对被摄建筑的水平高度,对于相机总是保持水平状态的建筑摄影而言,就是拍摄的低视点、中视点和高视点。低视点拍摄会使建筑显得高大,但在拍摄高层建筑时就需要使用透视调整镜头,否则很难摄入建筑的顶部,或者即使摄入也会使地面部分在照片中显得过大。此方法宜采用在古建筑摄影中。中视点拍摄即在接近被摄建筑中心的高度进行拍摄,具有最接近常人视觉的画面,因而没有很大的透视变形,最能体现原建筑物的原形态。高视点拍摄有利于清楚地表现地面上由近至远的建筑群体和建筑环境,可以表现大场景的层次感,空间表现效果很好。比如当对一些大型体育设施建筑物拍摄时,高视点的拍摄方法能很直接的表现其标志性的建筑形体。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相对被摄建筑的距离,改变拍摄距离会直接影响画面的构图。如果有条件时不妨走近一点或离远一些看看,也许走近后的画面更精彩,也许离远一点后的画面更开阔,更能表达拍摄主题。远距离拍摄能展示建筑的全貌,近距离拍摄能突显建筑物整体气势。

(三)光的视觉语言应用

光是建筑摄影的灵魂,是建筑摄影存在的本质要求,光对建筑摄影视觉语言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不同的表现直接取决于对光的选择,不同光线呈现出建筑的不同信息。不同性质的光的视觉语言体现在建筑摄影的影调和质感上,即使同一性质的光线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照射方向,以及光线的强弱反差等因素不同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建筑摄影画面各异,拥有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

光的改变会引起色彩的变化,从而发生人类感官的一系列感知变化,同一性质的光线,例如阳光,会因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迥然不同。一般来说建筑摄影中建筑的位置是永久不变的,直到其被拆除,所以建筑是固定的,要想得到不同明暗效果下的建筑摄影需要对光的方向要充分的应用,把握好光源方向才能完成一幅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同时建筑摄影作品中建筑的质感靠对光的运用来实现,正确用光就是要准确的控制光的品质、光的方向。光的选择对建筑物质感的体现起主要作用,如:顺光的时候,阳光直射在建筑物的表面,所以建筑物表面的线条、色彩会非常清楚,比较适合展示色彩浓烈的建筑细部。侧光能够良好的表现建筑物表面的纹理质感。有时候为了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要把握建筑画面的瞬时性信息,一些稍纵即逝的光线更是一幅成功的建筑摄影作品的点睛之处。

四、结论

建筑摄影的发展过程中,视觉语言融会贯通于建筑摄影中,并逐渐完善,走向成熟,在新阶段的建筑摄影发展阶段,应该注重建筑摄影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充分发挥视觉语言的功能,确保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运用更趋于多元化,创造出更好的建筑摄影作品。

[1]倪永清.浅论摄影构图[J].照相机,1994(10).

[2]刘磊.浅谈建筑摄影中光与视点的运用[J].才智,2012(02).

[3]曹清雅.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探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0.

[4]楼庆西.建筑摄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杨晓丹.建筑摄影构图方法谈[J].高等教育研究,2007(06).

J419.3

A

1005-5312(2015)20-0261-02

本文是2013年度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SF2013039)“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研究”和2013年成人教育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ldcj201325)“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函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视点线条建筑物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线条之美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视点
火柴游戏
烧脑的线条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
舞出线条之美